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020-08-19王雅洁马建军赵伟松王聪聪冯晨薄智豪刘琳琼张清扬
王雅洁 马建军 赵伟松 王聪聪 冯晨 薄智豪 刘琳琼 张清扬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飞速提升,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便成为当今高校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科研的普遍制约因素的分析,并以新乡医学院点加团队为例,论述了地方医学院校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19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大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时代日新月异的攻坚力量[2],其科研创新能力被不断赋予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各高校不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一、医学生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步入21世纪以来,医学专业飞速发展,呈现出多学科相互融合分化、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早先的医学前辈诊治病人主要依靠口口相传以及自己从医多年的经验,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当今医学的发展则更加注重科学性,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原动力。医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其学习、探究与总结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追踪本专业的进展,寻找新的科研热点,并通过实验探究进而创造新的知识,推进医学界的发展[3]。因此,新时代的医生应是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在医学生的本科阶段对其进行科研训练,有利于提早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批判性思维以及从临床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其从事临床科研研究打下堅实的基础[4]。
二、高校开展科研的现状及分析
德国哈勒大学在18世纪已将科学研究、教学自由奉为公认的原则,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随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也相继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直至今日,国内各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培养模式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许多制约因素亟待解决。
(一)大学生课业负担过大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刚迈入大学校门,各种社团活动和校级组织的招新让他们眼花缭乱,他们还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这一时期会十分盲目。进入大三、大四之后,尤其是医学生专业课的负担突然加重,还要面临考研、就业等问题,此时再想要加入科研平台,也会因为精力有限而放弃。并且,在本科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要拿到英语四六级证书、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还有许多国家级、省级竞赛的准备都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致使他们无暇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二)大学生的科研素养不高
在没有充分了解科研活动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科研工作对个人知识、能力要求极高,只有专家、教授才能从事,普通大学生根本无法参与,这种畏难情绪使他们在本科阶段无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令学生只重结果、轻过程,所以在导师分配任务之后,也会因为个人的科研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
(三)师资队伍力量不足
本科期间的许多教师都是博士、教授,他们自身就有一些科研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项目时,并不能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监督和辅导。此外,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5],如若指导老师的经验不足,培养结果便不尽如人意。
(四)传统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部分院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只根据期末试卷成绩论定学生这门课程的最终分数,没有指定一些考核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去挖掘探索知识。其次,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也不能仅是统计学生的评价意见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将指导学生科研作为一项标准,如此不仅可以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学生的科研能力也能大幅度提升。
三、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新乡医学院点加团队为例
新乡医学院点加团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运行二十余年,期间硕果累累,共撰写162篇文章(至今为止公开发表文章140篇、综述类11篇、24篇论著或研究报告类文章、105篇变异报道类文章,第一作者均为学生)。点加团队通过对其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究与实践,培养出了一批批具备科研创新精神的优秀队员。以下是其部分有效措施,作者期望能为其他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双导师制的人才培育模式
点加团队对在组成员实行双导师的人才培育模式——由学业导师和课题导师共同构成的联合培养模式。学业导师对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较为了解,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专业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着重于处理好知识教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学生在学习和大学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业导师也能及时向学生提供帮助,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习效果。此外,学业导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评估在组成员所设想的研究课题,并为其寻找相关领域的课题指导老师。课题的选择没有特定的局限性,旨在使学生在寻找课题方向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其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课题导师对学生所研究领域有较深的了解,在学生遇到研究思路的瓶颈期,给予他们一些创造性的想法和灵感。其次,课题导师需时刻把握课题方向,定期聆听学生的工作汇报,防止小组的研究方向出现偏差。
(二)科研團队的自主管理模式
点加团队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及量化积分制度,学生高度自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团队成员在标本制作、论文撰写和科研设计等方面具有极大的自主性,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合,可以使学生较早接触科研活动,提高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及归纳整合水平;通过小组召开多次会议确定文章脉络、科研方向,丰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在创新过程中互相启发和激励。点加团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涵盖纪律、卫生、财务、标本制作等各方面,并且此制度由成员共同商议制定,最大限度地吸纳每位成员的意见,进而更加合理地约束规范组员的行为。此外,创新性引入了积分制度,从2016年实施至今,已将标本制作水平、标本宣讲、解剖知识提问等考查方面全部囊括于积分制度当中,对于积分排名靠前者予以奖励,充分调动大家学习解剖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
(三)科技竞赛与科研能力提升相融合
基于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推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施行远远不够,在这种形势下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研竞赛和科研活动逐渐成为主流。点加团队实行以科研竞赛为主线、以课题项目为依托,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线并行模式。学生通过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将所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应用成果,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竞赛准备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分析、设计、实验、修整,学生需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科研的道路也并非所有成员总能达成一致意见,组内成员需要不断进行商议、讨论,无形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及合作精神。另外,指导教师在辅助学生开展科研的同时能更加了解学生的短板,对个人的教学工作开展予以新的想法,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校友资源整合,开拓科研平台
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对校友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兴起了一种校友育人的高等教育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思路[6]。新乡医学院点加团队通过建立QQ群、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搭建校友,实现点加团队“三位一体”的沟通交流平台,有效地将校友资源整合在一起,给在组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由于不同校友在步入社会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不同,有的在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他们可以担任学生的课题指导教师,给点加团队科研队伍提供最具发展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方向。此外我们还会举办聆听感悟,邀请优秀校友与学生进行交流,讲述他们的科研经历、考验经验、工作历程和社会阅历,这些对在校大学生规避人生路上的磨难来说,极为重要。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管理者、指导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学校需提出大力扶持科研平台建设的政策,指导教师需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学生需正确认识科研工作,提升参与意识。只有不断改进各方面的工作缺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科研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J].前线,2017(11):4-28.
[2]常永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3]桂明,钟狂飚,彭伟莲,等.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99-400.
[4]范静怡,何禹禹,赵显达,等.美国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3(7):108-111.
[5]李益,金燕,周晓珠.传媒艺术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5):61-62.
[6]李纯光.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5.
◎编辑 司 楠
Thinking and Practice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al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Wang Ya-jie , Ma Jian-jun , Zhao Wei-song , Wang Cong-cong , Feng Chen , BoZhi-hao,
Liu Lin-qiong , Zhang Qing-ya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social economy, compound talent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ow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d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ral constraints of scientificresearch carried out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takes the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point plus team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training mod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local medic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universities.
Keywords:medical student;cientificresearch ability;rain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