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风险管控与过程管理探讨

2020-08-19葛宏伟林丽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9期
关键词:中本教务处职校

葛宏伟 林丽霞

[摘           要]  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是江苏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创举。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平等互信、转段考核、学生与家长的认同等风险因素,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从组织领导、项目申报、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考核、转段审核等方面对规范试点项目管理、防范与规避一些不确定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  中本衔接;“3+4”;风险管控;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108-02

作为中国东部经济大省、经济强省,新时代的江苏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挑战,迫切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一严峻形势倒逼政府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实施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即中职与本科七年一贯制培养产业急需的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八年多的实践探索,试点项目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牵头本科高校规避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强化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成为试点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此,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试点项目风险管控、过程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一、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基本情况

江苏理工学院于1984年建校,原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是全国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老八所”高校之一。作为江苏省“职教母机”和唯一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江苏理工学院始终坚守职教师资培养的历史使命,以服务、引领江苏职教为己任,自2012年江苏省启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以来,学校合计获批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47个,合作中职校达9所,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酒店管理等12个不同专业。2015—2020年,试点项目成功转段升学学生达1345人,平均转段升学率达86.27%(见下表)。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以“衔接”为关键,以“协同”为重点,构建中本七年一贯制培养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中职与本科两个阶段既独立又无缝衔接的特点,系统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风险分析与管控

实施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是江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历史没有经验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教育改革关系着“培养人”,绝不容许失败。基于此,在实施项目试点过程中,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举措努力规避,确保试点项目顺利实施。

(一)平等互信是保障试点项目成功的最大前提

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牵涉中职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两个培养单位。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双方在合作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双方要互认,各个阶段的教学是相对独立的。中职校不可片面地为了转段升学率,降低学业课程考试难度,随意增加课程考试补考次数,甚至违规更改学生考试分数。中职校牵头本科高校要放下身段,不可高高在上,故意设置高门槛将试点班学生拦在大学门外。

(二)转段考核是关系试点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试点班学生能否成功转段上大学,转段考核方案的设定是关键。各试点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从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出发,科学制订转段升学方案,报省教育厅批准后执行;切忌人为设置转段升学率、淘汰率,简单地以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能否转段升学。省教育厅可以制订全省统一的转段升学方案,以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三)学生与家长的认同是试点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础

对于这一教育改革,要确定学生是否做好了要走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的准备并为之努力[1],家长是否为了避开高考挤“独木桥”而选择中职毕业升大学这一蹊径。如若学生转段升学不成功,家长是否可以理解,学生是否认同。合作中职校要将试点项目相关政策、转段升学方案及时告知家长和学生,遇到问题要细心做好解释,讲究方式方法。家长和学生要遵守项目相关规定,不可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切实做好参与试点项目的心理与行动准备。

三、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过程管理探索

为进一步规范试点项目管理,有效防范与规避一些不确定的风险,江苏理工学院按照省教育厅针对试点项目转段升学的要求,从项目申报、方案制订、课程考核、转段审核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

(一)组织领导

学校层面上成立试点项目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处长任正副组长,负责制定教学管理各项政策制度[2]。各试点学院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专业负责人任正副组长,各课程组教师为成员,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考核、中职校师资培训等工作,做好试点班教学管理。重要基础课程相应归属学院,成立机构具体负责强化试点班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项目申报

省教育厅下发项目申报通知后,由校内各试点学院协同相关中职校完成申报材料。项目获批后,由教务处代表学校统一与合作中职校签订合作协议。科学制订转段升学方案,内容包含课程考核、过程性评价与学生综合评价等,报省教育厅审批后执行。方案一旦确定,合作中职校须在学生第一学期入学后告知学生及家长。

(三)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校内各试点学院与合作中职校在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等具体实施细节上进行对接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中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确定5~7门专业核心课程(最后一学期不安排核心课程考核),以及相关技能、计算机与英语等转段要求,报江苏理工学院备案,教务处统一印刷装订成册后发各试点学院和合作中职校,作为今后转段审核的依据。如中职校确实需要变更培养方案的,必须与江苏理工学院各试点学院共同认真研讨并论证,可行后方能变更,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报送江苏理工学院教务处备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若涉及某门核心课程是在多个学期开设的,校内各试点学院专业负责人须与合作中职校商议,确定该课程的考核方案,对考试时间和考核方式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详细说明。

(四)课程考核

1.每学期开学4周内,校内各试点学院专业负责人必须将本专业各年级试点班本学期所开设的核心课程以及本校对应课程具体负责人名单,经学院分管院长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本校课程负责人应加强与对方核心课程对接力度,做好课堂教学监控管理工作。

2.每学期末,核心课程的试卷与考核须由校内各试点学院专业课程负责人主导,课程试卷命题应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执行,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对于实践类课程,应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考试试卷(A、B)必须由本校专业课程负责人独立命题,严禁将合作中职校若干套样卷试题随意组合成考卷。按照学校试卷审批流程,经教学院长审核签字后,报教务处审核签字后印刷。教务处会同质评处加大检查力度,邀请第三方对核心课程考卷进行复查与评估。为规范核心课程成绩管理,由教务处统一负责试点班核心课程成绩的对外发布,校内各试点学院(个人)不可向合作中职校通报课程考核成绩。试卷和成绩表纸质版在本门课程考核结束的下一学期初,由教务处统一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合作中职校存档。

3.试点项目强调过程性考核,核心课程考试的重要性与高考无异。命题教师在考前不得泄露或者暗示试题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好保密工作。教务处在考试前将与各命题教师、相关学院签定责任状,造成教学事故的,按江苏理工学院相关文件规定严肃处理。考試监考教师由校内各试点学院派出,每个考场设监考2名。考场规则按照《江苏理工学院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制定。

4.专业核心课程的补考原则上安排在每学期合作学校开学后的4周内进行,并及时做好补考阅卷与补考成绩提交工作,成绩和试卷按相关规定统一报送教务处。重新学习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随下一年级统一参加考试。基于转段审核时间要求,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可安排相应学期跟班重修考试,第四、第五学期开设的不可安排重修考试。学生重修课程必须是跟班重修,如下一届未设相同项目试点的,不再安排重修考试。专业核心课程正考如不达标或因故申请缓考,仅可以参加一次补考,一次补考后仍不达标的不可转段。

5.校内各试点学院要加大对试点班非专业核心课程考卷特别是补考试卷的复查力度,杜绝出现补考试卷与正考试卷大面积雷同现象出现;同时也要将核心课程考卷纳入校内教学检查范围,保证核心课程考核的严肃性。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查出问题必须及时报告教务处按照规定处理,绝不可隐瞒。

6.如学生所学专业在下一届同类项目中继续试点,则可在中职毕业后申请随下一届复读(仅一次)。学生复读期间,所有核心课程的考试卷面成绩必须达到合作协议规定的要求,且不含平时成绩。课程成绩不合要求者,可报名参加下学期(春季学期)初补考。

(五)转段审核

每年转段审核安排在春学期开学后进行,所有课程考核成绩(不含第六学期)截止到省教育考试院转段审核名单上报时间前。合作中职校提供的转段审核材料,非核心课程平时成绩占比必须严格按照合作协议要求,一旦发现有违规之处,立即取消转段资格。合作中职校务必加强对试点项目学生的过程性管理,每学期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在一次补考后成绩仍不合格或者一次补考后累计不合格课程达到两门的学生,不能参加最终的转段审核。

四、结语

中本衔接“3+4”试点项目是江苏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一大创举,作为教育改革试点,注定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江苏理工学院做出的有益探索,无疑对试点项目的后续推进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存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试析江苏省职业教育分段培养试点工作[J].江苏教育,2014(10):11-12.

[2]施俊,袁德正.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衔接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4(32):45-47.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中本教务处职校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比特币的谜底,很多年后才会揭开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好处费
“中本贯通”政策的逻辑、隐忧及理性实践
高中教务处工作信息化管理经验略谈
学校教务处在推动学校变化方面的探索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