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外场实战化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8-19王超勇吕鑫燚欧阳寰毕嗣民
王超勇 吕鑫燚 欧阳寰 毕嗣民
[摘 要] 依据新时代海军战略转型要求,结合军队岗位任职教育的特点,分析了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岗位任职教育外场实战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并以实战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把控外场教学过程为基础,抓好教学成果转化为前提,提高学员的实战化岗位任职能力。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任职教育;实战化;外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78-02
任职岗位教育是军队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因其肩负的特殊任务使命,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胜任第一任职岗位能力要求。随着校区特色任职教育建设的进一步推进,结合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实际,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任职教育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新时代高素质军事职业人才的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心准备,完善外场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一)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培养目标
利用校区组织的赴部队实践及跟产、跟试、跟研等时机,对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3+1”生长军官毕业学员情况及岗位任职需求进行了调研,发现毕业学员当中普遍存在:适应岗位第一任职能力过程偏长、机务技术保障技能偏弱、依法依规开展维护工作意识不足,与当前实战化战备训练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外场实操教学必须根据部队的实战化备战训练进行,增加训练时数,强化实战实操实训强度,提高学员日常工作和应急处突的各项能力。为此,依据一线部队所需的核心岗位能力需求,明确了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3+1”生长军官学员实战化实操训练的改革目标:一是熟悉机务维护各类技术保障工作法规,熟悉工作管理和装备管理法规。二是强化基本保障能力的生成,以满足本专业机务工作中的初级技能需要。三是在日常维护类装备保障训练中,重点训练方法、步骤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以典型带一般,以满足学员分配到不同机型的部队后,对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需要。四是在故障检测定位类科目训练中,针对主要离线测试设备开展技能训练,并拓展至专用、专项测试技能的养成,以满足基地级和内场级日常定检和故障测试定位工作的能力需要。五是在战时野外应急保障训练中,针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应急要求,开展应急修理技能训练,以满足一线作战部队应急保障工作的能力需要。
(二)把握改革原则,设计教学方案
外场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原则是在保持当前训练质量稳定的前提下,按照“三贴近”(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保障)的原则,模拟部队实战状态的技术保障工作全过程、全要素。依据所分析得到的专业核心能力需求,实战化外场教学改革在落实前期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于教学实施改革方案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改变:一是压减理论教学时数,大幅度增加实操训练学时。二是将技能训练改为进阶式三阶段训练模式,从基本保障技能、设备保障技能到组织管理技能,每阶段考核合格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能力提升。三是调整训练科目。基本保障技能主要包括从本专业机载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分解出来的相关的20余个通用航空维护保养能力科目。设备保障技能主要包括各机型维护法规中所规定的本专业应该开展的典型工作内容,如拆装、外检、通电等。四是改变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方式。按照同专业不同层次训练联动、军官士官混编成组的原则,以军官带士官,高年级带低年级,混编成专业机组的模式,开展技术保障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训练。
(三)加强教学研究,破解改革难题
在借鉴其他军兵种院校综合演练与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实操训练时间长、学员分组多、教员人手不足的问题,教研室通过统筹安排各类教学活动,以及开展多机型、复合技能型教员培养活动,为“3+1”生长军官层次的外场教学做储备。针对新装备尚未装备院校开展训练的问题,采用替代式方法教学、虚拟方针训练系统和训练台架相结合的方式,在基本保障技能和设备保障技能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以能力培养和作风锤炼为抓手,以基本方法熟练和专项工作熟悉为核心,破解新装备教学训练难题。
(四)开展集体备课,保证训练质量
由于“3+1”生长军官学员开展了三阶段进阶式训练,新增训练科目较多。教员有很多新增科目尚未达到熟练掌握,并未内化成为自身技能。所以教研室加大了外场集体备课的力度,按照一周3次,持续开展2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教研室全体外场教员全部掌握了实操训练科目,并且通过了认证考核,在有效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机务作风。
二、有效落实,加大外场教学实施的管控力度
(一)加大督导力度,实施过程控制
针对“3+1”生长军官学员外场实战化训练内容改革多、课目变化多的现状,密切联系各级教学督导,第一时间收集督导反馈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集体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以拉单挂账的形式限期整改。另外,通过加大各级领导的外场听查课的力度,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关注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关注学员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培树,对发现的问题,在教员课后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探讨交流,在学员课后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点评谈心。这种“教、学、管”共同育人的模式,可以在教學实施过程中形成合力,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个性计划,实施专项控制
在设备保障技能训练阶段,根据设备或系统的复杂程度,有些科目单人当天就可以结束训练,而有些复杂科目则需要多人协同分时间段完成。因此,对于学员的训练质量很难通过单一课目的考核来衡量整个设备保障能力的水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制订每个学员的个性训练计划和配套个人训练日志,以详细、精准记录为抓手,实施专项控制。针对单人当天可以结束训练的科目,可在训练结束前进行考核评价。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员,以教员重点关注、学员结对帮扶、延长训练时间等措施,达到人人过关,个个合格的要求。对于多人协作类工作项目,采取自由组合、对抗比武、观摩示范等措施,使所有学员做到人人参与,人人争先,达到“训练不缺位、能力有提升”的目标要求。
(三)把握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控制
十八大以来,校区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教学支撑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拓展了实战化实操训练的内容。对于部分新机型和新装备,只有部分教员参与了接改装培训,对于新装备的理解还比较浅,更多的教员则对新装备一无所知,完全没有接触。如何形成新装备的外场实操实训教学能力,就成为当前实战化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环节。为此,在新机型新装备列装部队后,参与接装的教员在帮助一线部队进行理科改装培训的同时,率先在全系范围内开展实操实训演示观摩,并通过共享培训资料、教研室领导带头,示范教员牵头,组织全员开展新装备学习备课,使每名教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装备的原理知识,形成维护能力。
(四)根据专业特点,实施课程控制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外场教学中,与武器弹药等火工品联系紧密,在训练组织上稍有疏忽,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以往的教学训练中,虽然也有预案,有计划,也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但对于部分科目的完成质量、安全程度和时效性上,没有客观标准,只能靠教员的主观判断。同时,在往期教学训练中,也发现有个别教员随意调整和改变训练科目、降低训练难度的问题。为此,结合岗位任职核心能力需求,并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施计划,对于外场教学三阶段的我们都细化了训练科目内容、实施要求和考核标准,形成了每个阶段的教学实施方案,实现了实操训练教学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精准控制。
三、及时总结,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有效转化
(一)抓好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进一步使教学训练内容满足部队实战化装备保障需求,做到“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在三阶段技能训练结束后的考核中,专门聘请一线部队高工和分队长担任主考官,对训练质量进行把关验收。考核结束后,结合部队考官的讲评和每名学员的情况反馈,再综合各级教学督导专家随堂听查课的反馈意见、各级领导听查课的反馈意见、学员课终评教意见、任课教员的评学意见和课程总结等,对照教学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课程施训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总结,形成课程评价意见和评价报告。
(二)抓好综合演练总结
综合演练环节是学员各种能力和技能的综合与提升,是装备保障技能融会贯通的最终环节,也是对前期实操训练效果的检验。根据校区每学期开展的演练主题和演练内容要求,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详细制定了“火控专业技术保障”全流程实战化演练方案,并通过反复推演,对该方案进行了细化和优化,通过实战化氛围营造和實战任务背景的铺垫,演练过程更贴近实战状态下的部队工作实际;演练导调为部队专家,保证了整个演练过程均严格按照部队演练模式开展,演练内容均为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演练评分标准和考核模式均按部队模式执行。演练结束后,院内外参演各方对演练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相应报告。
(三)抓好组织管理能力考核
“3+1”生长军官学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类院校的难题。其组织管理能力既包括人员的组织管理,又包括装备的组织管理保障能力,是一种指挥、技术、管理复合的能力。对于此类生长军官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与考核目前将其与士官层次外场教学相结合。生长军官与士官混编成机组,按照技术保障和装备保障要求,完成对士官学员的技术指导、带教,同时完成人员的组织管理。通过这种军官、士官混编,高年级、低年级混编,教员指导军官,军官指导士官的模式,可以使其在学习中扮演规定的任职岗位角色,完成其相应的岗位职责。这样,能够强化他们的岗位意识,提高其任职能力。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