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

2020-08-19王莉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9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育人

王莉莉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高校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特别是思政课是落实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改革中,破除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弊端,旨在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06-02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强大起来,真正实现民族的复兴,就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教育引导的主阵地,理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好在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必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德者,本也。”德性的养成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它立足现实而追求理想,并以理想来改造和提升现实,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是具备社会主义道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德性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好这一主阵地,办好真正符合时代需要、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教育。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历史事实证明,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只靠硬实力是完全不够的,要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底蕴,要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2]面对世界文化出现交流交锋激烈较量的新态势,提出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挑战的需要。事实表明,积极应对西方的价值观挑战,坚定自己的价值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免遭文化被西化的风险,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不同价值取向并存,我国社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迷茫等现象,特别是我们的新一代大学生若缺乏教育和思想引导,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青年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在他们人生中重要的成长成才时期,价值观尚未完全养成时,我们要利用好高校思政课这一主阵地,及时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程改革的挑战

(一)高校大学生价值认同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同。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已熟记于心,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其真实内涵和重要作用,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无法达到内心的真正认同。这一代青年人生活在网络信息大爆炸时期,大部分的知识及理念从网络而来,多元化的价值理念让他们倍感迷茫,缺乏自主意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大众化的意识和行为较为普遍,对于当今正确的价值理念反而缺乏学习和理解。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若大学生出现价值认同不足的现象,会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程改革,所以,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显得尤为紧迫。

(二)思政育人实效性不强

习近平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教师队伍责任重大。”[3]我们要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坚守好思政课这一主阵地。但是就目前来看,通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不足、理想信念迷茫等诸多因素可以看出我们的思政育人实效性有待加强。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思政教师队伍薄弱,素质参差不齐。按照教育部规定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但是部分高校的专职教师数量远低于标准。在出现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时,会由校内辅导员、外聘老师来补足空缺,但是这又出现了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2)教学形式多样,但是实效欠佳,特别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后劲不足。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但是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理顺教学思路,导致学生的接受度较低,并没有真正地入脑入心。特别是有些课程开展实践活动,没有完善的实践体系,只是单纯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力度不大,导致思政的育人效果不强。

(三)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合力不够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单凭主阵地的思想引导是不足的,思政课作为全国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每周一次至两次的思政课影响是不够的。目前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轻视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价值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不仅受到学校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现在提倡高校全过程育人,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社会对接,在学习、生活及工作全过程培育学生。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时,只注重学校资源的利用,却轻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引入,合力不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文化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认同

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特别是两千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提出了关于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理念,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成就了我们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改革,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就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基础课为例,在讲解理论内容,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时可充分借鉴孔子、老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思想,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與自然的关系。在探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时,可以利用红色文化故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讲解家乡发展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家乡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实践育人: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实践教学

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也反作用于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改革中,利用实践来深化理论研究,从知行合一中领略真知。(1)深入浅出,夯实理论知识。思政教师有过硬的教学本领,能根据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兴趣爱好分层分专业进行教学,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学生一起探讨国际形势、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获得感。(2)优化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实践形式多样化,若没有长效健全的奖惩和规范机制,容易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真正让实践起到育人作用,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实践活动。以无锡太湖学院思政课为例,坚持采用“经典品读”“历史上的今天”等课前五分钟实践活动,特别是基础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不同的专题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家乡美”主题演讲活动、道德辩论赛及法制手抄报的绘制等,并将实践活动纳入考评体系,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程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管齐下,整合教育资源

教育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是一项伟大且艰巨的工程,需要各方参与。(1)利用高校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学校各方参与,让思政元素进入专业课堂,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双管齐下,合力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人格魅力,培养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本领高的教师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2)注重引入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全方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秉性,因材施教,与家长一起积极引导学生。社会是大课堂,学校要加强社会资源的引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能品行优良、脚踏实地,积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少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2]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N].光明日报,2019-03-04(15).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十二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育人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