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在花生上的应用试验

2020-08-19于海潮王宏臣王伟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供试基肥肥料

于海潮 王宏臣 王伟

近年,正阳县花生连年种植造成土壤偏酸,土壤微生物变化较大,打破了土体原有的平衡,连作障碍比较突出。本试验通过规范田间试验,对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从产量、品质、抗逆性、安全性等方面作出肥效和安全性综合评价,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一、试验基本条件

(一)供试肥料

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由山东省禹城瑞利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二)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8日至9月30日。

(三)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正阳县熊寨镇刘大搪村。

(四)供试土壤基本性状

试验田土壤为黄褐土。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理化指标:土壤有机质17.6 g/kg,全氮1.17 g/kg,有效磷16.7 mg/kg,速效钾89 mg/kg,土壤pH值6.2。

(五)供试作物名称和品种

供试作物为花生,品种为豫花37。

二、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处理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一次性施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10 kg作基肥;处理2:一次性施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7 kg作基肥;处理3:一次性施聚碳复合微生物肥料5 kg作基肥;处理4:空白对照(CK)。各处理种子均选用40%卫福悬浮种衣剂包衣防病,不使用杀虫剂包衣防虫。

(二)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200 m2,小区间隔1 m。

(三)试验过程

试验区不再施其他有机肥。试验田除空白处理外,一次性施入基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在犁地前均匀撒施,然后播种。播种期为6月8日。

三、田间调查

(一)调查时间和次数

花生收获前9月30日调查1次。

(二)调查方法

各处理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采样,每点1 m2,抽样5株。调查花生的单株结荚数、单荚实粒数、百荚质量,收获全部花生果,计算每667 m2产量和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

(三)安全性调查

8月7日和15日分2次进行药害调查,各小区花生长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

四、结果与分析

(一)株高情况

9月30日调查,处理1、处理2、处理3平均株高分别为33.4 cm、33.2 cm、33.1 cm、31.8 cm,差异不显著。(见表1)

(二)结荚情况

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平均结荚数分别为21.7个、18.6个、18.2个、16.7个。单株实粒数调查,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平均实粒数分別为32.9粒、32.5粒、31.8粒、26.7粒。(见表1)

(三)百荚质量情况

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平均百荚质量分别为182 g、181 g、181 g、170 g。(见表1)

(四)蛴螬危害调查

花生收获时(9月29日),随机从各小区中取3点,每点1 m2进行蛴螬危害调查。每个处理取9点,4个处理获虫数分别为5头、7头、11头、16头。花生果受蛴螬危害不严重,没有出现花生被咬食成空壳的现象。

(五)产量情况

由表2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13.8 kg、304.7 kg、296.2 kg、271.8 kg。处理1、处理2、处理3与处理4相比,每667 m2分别增产42 kg、32.9 kg、24.4 kg,增长率分别为15.5%、12.1%、9.0 %。经方差分析,各处理比较差异显著,处理1表现最好,处理2次之,处理3最后,说明有机肥对增产有效果。

五、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根据试验方案开展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田间肥效试验,4种处理之间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增施有机肥,能提高产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循环环境,提高土壤有机质。

猜你喜欢

供试基肥肥料
小麦全程绿色防控用药试验分析
小麦全程防控应用拜耳公司农药产品试验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生姜上的肥效试验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生物炭处理有利于棉花生长及产量
油菜栽培怎样施好基肥
给玉米施肥
花生种植慎施肥
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在大蒜上的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