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风险对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
2020-08-19周耀林黄玉婧
周耀林 黄玉婧
摘 要:[目的/意义]感知风险对科研人员持续使用云存储服务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探究科研人员在使用云存储过程中对具体风险因素的感知,可以为提高云存储服务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粘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科研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得到19个概念,10个子范畴和4个主范畴,构建感知风险视角下的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感知会直接对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个人云存储;感知风险;持续使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
Abstract:[Purpose/Meaning]Scientific researchers perceived risks prevent them from continuing to use cloud storage services.Therefore,to explore scientific researchers perception of specific risk factors during the use of cloud storage,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oud storage service,improving user satisfaction and user viscosity.[Methods/Processes]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researchers.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the interview text was coded with open coding,spindle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and 19 concepts,10 sub-categories and 4 main categories were obtained.A behavioral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continuous use of cloud storage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ived risk,was built.[Results/Conclusions]It was found that scientific researchers perception of privacy risk,loss risk,damage risk and economic risk would direct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continuous use of cloud storage services.
Key words:personal cloud storage;perceived risk;continuous use;grounded theory;qualitative research
云存储是由云计算概念发展而来的新型存储方式,它将网络中大量的存储设备通过硬件/软件方式集合起来,对外提供标准接口,以供个人或企业存储并调用数据[1]。相对于传统存储,云存储理论上价格更低廉、部署更方便,然而现实中其服务风险问题也屡见不鲜,导致用户对其采纳存在顾虑[2],甚而科研人员对使用该技术保存和共享学术信息资源普遍持保守态度。
因而,近十年来学界在聚焦云存储技术与安全两方面的同时[3-8],愈发关注用户,其出发点在于发掘使用者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改善他们的理解和认知。诸如Lee J H等较早提出感知风险是用户接受新技术服务的核心直接前因[9],Jianya W发现云存储特性、个人云存储意识和感知风险对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10];曹越等[11]、龚艺巍等[12]分别构建用户采纳模型和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了用户采纳意愿与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王建亚等分析了影响个人云存储采纳行为的间接因素[13]、关键因素[14]以及不同专业背景用户的行为差异[15]。总之,以上学者侧重对云存储服务用户采纳意图及驱动因素的全面探讨,无论采用何种研究方法,结果均验证了感知风险的重要性。胡昌平等引入转换成本这一调节变量,更进一步指出具体的感知风险,包括感知隐私风险、连接风险、心理风险等的作用机制[16]。
云存储服务首要考虑安全、可靠和效率。科研人员作为一类独特群体,有着自身行为特征,对于风险规避有更高的要求。虽然既有研究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他们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风险维度有待精细化,对于感知风险与学术资源云存储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尚需正面回答。这对云存储服务质量的提升及其在科研人员群体中的推广,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拟以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严格遵照扎根理论研究流程,探究其在云存储服务中的具体风险感知维度,构建感知风险视角下的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最早在1976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研究过程中以经验资料为事实依据,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三层次编码构建出初始理论,并返回到原始资料和实际情景中接受理论饱和度检验以修正和完善建构理论,形成相应思想和概念[17-18]。扎根理論方法目前已在社会学、教育学、情报学等诸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基于此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来收集经验资料并构建理论模型。首先,拟定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并邀请2名情报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进行预访谈,根据反馈意见完善访谈提纲。之后,使用修改后的访谈大纲对选定的被访者开展访谈,完成资料收集。最后,将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定性分析软件中,归纳并建构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感知风险维度的影响因素模型。
1.2 数据收集
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10~39岁网民群体在网民整体中占比达65.1%[19]。因为相比样本数量,质性研究更看重样本所提供数据的有效性和丰富性[20],所以本研究选取了17名年龄介于25岁和39岁之间,具有1年以上云存储使用经验的科研人员(为保证访谈结果不受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17位被访者中不包括之前2位参与访谈的博士研究生)开展“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受访对象包括高校教师、研究生,科研院所及企业相关科研工作者,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访谈内容根据研究主题拟定,主要包括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的使用经历,在使用过程中对具体风险的感知及原因等,详细大纲如表2所示。访谈前,将大纲提前发送给受访对象,并约定好访谈时间与地点;访谈中,在大纲结构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对部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整个访谈过程录音;访谈后,将访谈内容逐字逐句地转化成Word文本格式。选取前14份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和模型建构,余下的3份访谈资料则预留下来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2 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编码分析
访谈资料收集、整理完成后,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即进入到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阶段,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3个主要步骤,在编码完成后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2.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在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基础上,从中抽取提炼概念,并将相似概念归纳提炼成范畴的过程。本研究始终围绕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风险感知及其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这一主题展开,为保证数据准确性,笔者将与此主题不相关的概念剔除,共得到19个有效概念。将概念进行范畴化,得到隐私泄露、隐私安全缺乏保障、数据保密性、服务可用性、云存储账号丢失、资源合规性误判、存储期间发生损坏、上传过程出现故障、功能限制和感知成本10个子范畴。开放式编码的过程如表3所示。
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所得范畴基础上,结合原始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并建立各子范畴间的内部联系,进而炼出主范畴的过程。它更具有指向性、选择性与概念性。本研究对开放式编码所得10个子范畴进行归纳分析,得到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和经济风险4个主范畴。这一过程如表4所示。
2.3 选择式编码
前两个阶段已厘清概念与范畴之间的关系,选择式编码将进一步识别出能够统领所有范畴的核心范畴,建立它们之间的典型关系(即“故事线”),之后即可基于此“故事线”发展出实质理论框架。本研究“故事线”所展现出的关系结构及其内涵如表5所示。这一典型关系结构表明,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和经济风险会直接对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根据实验设计,对预留的3名受访者的访谈文本(R15~R17)进行三级编码,结果显示始终未出现影响核心范畴的新概念和范畴,各重要范畴之间也未产生新的关系结构。一般认为,研究人员即使通过获取额外数据也不能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范畴特征和产生新的关系结构时,理论(模型)就达到良好的饱和度[21]。因此,可认定上述基于扎根理论编码分析所构建的感知风险视角下的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在理论上达到饱和。
3 模型分析
经过以上编码过程,研究表明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感知风险的4个维度分别为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与经济风险,并可据此构建如图1所示的感知风险视角下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科研人员对这4个风险的感知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
3.1 隐私风险
隐私风险是感知风险视角下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模型中的重要主范畴,包括隐私泄露、隐私安全缺乏保障及数据保密性3个子范畴。隐私泄露是指科研人员在使用個人云存储服务时担心个人私密信息存在外泄风险,个别受访者表示出于此种担忧将不会继续使用云存储服务,如“百度云经常会弹出一个窗口让我们把证件照传到它指定的一个证件文件夹里,对这个事情我是非常顾虑的(R14)”,“我不会在云端存一些私密性的东西,对个人隐私还是非常担心(R10)”。对于隐私安全缺乏保障,不少受访者提到“百度云盘,我觉得他对用户隐私不够重视(R06)”“这些云存储服务商都没有制定一些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措施,让人觉得很没有安全感(R09)”。此外,受访者还提到对于数据保密性的担忧,科研人员相较其他从业人员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信息数据可完整反映科学研究开展的全过程,可用于研究的证实、复演及后续研究的深化和开展,它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可能关系到团队、机构乃至国家利益,因而他们会更加担心实验数据或者创新成果的保密性,“我们科研人员需要创新,如果别人把我的idea抢先拿去发表就非常恶劣了,所以我一般不会把我的学术论文保存在云端(R14)”“有时候出于方便考虑会把一些正在撰写中的论文存在云端,但是还是会很担忧,万一被服务商窃取另作他用怎么办,所以后来还是尽量随身携带u盘(R02)”。可见,正由于私人信息和学术创新成果泄露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科研人员对于隐私风险的感知会对其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3.2 丢失风险
丢失风险是指科研人员在使用个人云存储服务过程中对文件可能丢失的担忧,它包括服务可用性、云存储账号丢失和资源合规性误判3个子范畴。服务可用性指云存储服务可能被中断,导致存储在云端的资料丢失。近年来云存储服务商倒闭,存储服务平台发生故障和问题等状况时有发生,如2016年6月微盘宣布关闭免费个人用户的存储服务,逐步暂停分享及站内搜索功能,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云存储服务不可用。遭遇过类似情况的受访者不在少数,他们都提到对服务可用性的担忧,“我现在基本上都不使用云存储服务了,因为之前我用360云盘我真的是非常认真地分类保存,但是他说没有就没有了,都不会跟用户打一声招呼,我辛辛苦苦存了那么久的东西都全没了。云存储虽然很方便,但是由于害怕资料丢失我真的是舍弃了它(R01)”。一些受访者称担心云存储账号丢失导致存储在云端的资料找不回来,“我比较容易忘记密码,之前用的那个百度云账号密码我就找不回来了,里面存的什么我现在都不太记得了,所以还是比较少用这些云存储服务(R11)”;当然账号丢失还可能出于盗号等外部原因,如“我已经用了第3个百度云账号了,之前几个都被盗了(R17)”。除服务可用性和云存储账号丢失外,资源合规性误判也会导致文件丢失,部分受访者即提到上载和共享学术信息资源曾遭遇误判而被删除甚至封号,“存了一些专业相关的资料在云端,然后莫名其妙地就被删除了(R16)”。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学科差异,一些涉政、涉宗教等相关的资源更容易出现误判情况。现有的云存储平台对于内容合规性判断没有考虑到学术资源的特点和不通群体存在的存储需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删除所有信息,对个人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产生了严重影响。总之,科研人员对由于服务可用性、云存储账号丢失和资源合规性误判造成的文件丢失风险的感知,会阻碍他们的持续使用行为。
3.3 损坏风险
损坏风险指科研人员在使用个人云存储服务时感知潜在的文件损坏风险,包括存储期间发生损坏和上传过程出现故障两个子范畴。许多受访者均表示在使用云存储服务过程中曾遭遇文件损坏问题,而其余未曾经历者亦不同程度地表示出对于类似问题的担忧。在两个子范畴中,对文件在云端存储期间发生损坏的担忧在受访者的回答中占比更高,“我很担心一些重要的文件存在云端会损坏,所以一般在云端存东西都是些临时性的,不会长时间地把一些文件保存在云端,不太放心(R04)”,“确实有发生过云端文件打不开了的这种状况,所以现在还是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方式保存一些重要文件,虽然云存储很方便,但是感觉不太安全(R05)”。而在上传过程中出现故障虽然占少数,但仍不容忽视,“有一次上传资料传到一半,电脑突然黑屏了,再打开资料就只有一部分在,其他部分都找不到了(R12)”,“我们做实验,很多数据都非常大,有的时候需要上传很长时间,每一次都得一直看着,就担心上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其实总的来说还是存在硬盘里更稳妥一些,所以现在基本上一些实验数据会买那种内存很大的硬盘来保存(R13)”。由此可见,感知损坏风险对科研人员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有着显著负向影响。
3.4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指科研人员在使用个人云存储服务过程中感知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存在功能限制与感知成本两个子范畴。为了增加盈收,目前很多云存储服务商对许多功能实行仅对会员开放机制,甚至通过限制非会员用户上传速度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开通会员获取提速服务,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免费用户的使用体验,“百度云下载速度特别慢,只有充了会员下载速度才会变快,好像印象里以前也没有这么慢,感觉是为了让我们充会员故意限制我们的下载速度(R06)”,“感觉现在很多云存储服务都是需要付费使用,而且价格还不低,我不太愿意花费这么多钱去付费使用那些功能(R10)”,“不想用了,以前都是免费的,现在弄得好复杂,好像如果第一个月充了钱,苹果手机下个月还会自动付钱给服务商(R07)”。部分云存储服务商还没有培养出用户的付费习惯就开始施行会员收费制度,造成了大量用户流失。除限制功能仅对会员开放之外,一些云存储服务商只提供非常小的存储空间,要求用户必须要花费较为高昂的价格方能够获取足够使用的存储空间,“iCloud自带的空间只有5G,如果想要更大的空间每个月就要多花很多钱,很显然我并不愿意花那么多钱用来买空间,我完全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R14)”。可以看出来,相对于传统个人存储方式,云存储理论上的价格优势尚未充分显现,大部分科研人员尚未养成付费使用的习惯,不愿意在此方面消耗太多金钱,当科研人员使用个人云存储服务时感受到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便会直接影响其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
4 研究总结
本文以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相较于以往的用户研究,具有更强的问题导向性和理论解释深度,同时可为其他学者比较不同用户群体之间的感知差异提供一定参考;对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行为开展研究,与对云存储采纳行为驱动因素与初始使用意愿的既有研究形成互补,对于全面揭示用户行为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收集科研人员的经验资料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云存储服务中隐私风险、丢失风险、损坏风险与经济风险的感知是影响其持续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這一结论细化了用户云存储服务风险感知维度,可为后期云存储服务改进提供指导,诸如深化“存储即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引导用户消费行为;重视数据加密技术研发,网络环境综合治理,全面保障用户权益;开发多种服务套餐选择,开展产品设计、营销和监管,凸显服务优势,提升用户粘度。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尽管在资料编码过程中克服了研究预设的困难,但在整个过程设计中,笔者必然会浸入访谈文本中,部分编码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性;对此,可在后续研究中考虑增加编码人员。其二,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在模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存在改进空间,理论模型中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差异性尚未得到体现,后续研究可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测量和验证,进一步完善模型。
参考文献
[1]傅颖勋,罗圣美,舒继武.安全云存储系统与关键技术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38-147.
[2]卢小宾,王建亚.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1):92-111.
[3]Genlang C,Zhiqian X,Hai J,et al.Generic User Revocation Systems for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in Cloud Storage[J].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2019,20(6):773-786.
[4]Fu A,Li Y,Yu S,et al.DIPOR:An IDA-based Dynamic Proof of Retrievability Scheme for Cloud Storage Systems[J].Journal of Network & Computer Applications,2018,104:97-106.
[5]胡昌平,王丽丽.国外面向数字学术资源的云存储服务安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3):156-160.
[6]仇蓉蓉,胡昌平,冯亚飞.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安全保障架构及防控措施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106-112.
[7]胡昌平,查梦娟.科研人员学术信息资源云存储服务应用安全障碍分析与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1):18-23.
[8]Sanggeun S,Junghoon S,Sangjun L.Reliable Cloud Storage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Using Personal Computer[J].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2012,3(3):255-259.
[9]Lee J H,Song C H.Effects of Trust and Perceived Risk on User Acceptance of a New Technology Service[J].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41(4):587-597.
[10]Jianya W.Critical Factors for Personal Cloud Storage Adop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6,(2):60-74.
[11]曹越,毕新华.云存储服务用户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9):137-141,146.
[12]龚艺巍,王小敏,刘福珍,等.基于扎根理论的云存储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探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9):29-36.
[13]王建亚,罗晨阳.个人云存储用户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1):74-79.
[14]王建亚.不同专业背景用户的个人云存储采纳行为对比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8):44-50,58.
[15]王建亚,程慧平.个人云存储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6):181-185.
[16]胡昌平,李霜双,馮亚飞.感知风险对个人云存储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转换成本的调节作用分析[J].现代情报,2019,39(5):64-73.
[17]Glaser B G,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2009:45.
[18]韩正彪,周鹏.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5):19-23.
[1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2020-01-15.
[20]Patton M Q.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0:169.
[21]Fassinger R E.Paradigms,Praxis,Problems,and Promise:Grounded theory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5,52(2):156-166.
(责任编辑:郭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