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不是辩论赛, 不需要一直讲道理

2020-08-19麦乐迪

中学生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道理讲道理道理

麦乐迪

你身边有那种很爱讲大道理的人吗?无论你跟他聊什么,他都能引经据典、义正词严,句句在理、言辞恳切,但是你就是不想跟他继续聊下去。

这是昨晚我和我妈聊天之后吐血得出的结论:要维持一段良好的关系,就不要一直讲道理。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网课好多,作业好难啊,我都要念不下去了。”

我妈毫不犹豫地回应:“那可不行,不能用这种消极的想法消磨信心。”“你问问同学,看看是大家都觉得难,还是你自己的问题?”“作业不会就问老师,问同学,多查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现在这就够幸福的了。”“坚持,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是……”

事实道理论据扑面而来。别说坚持了,我连坚持吃完这顿饭都觉得噎得慌。

按理来讲,我妈说得句句都对,甚至可以看得出来她非常用心地听了我说话的内容,她提的每一条建议都不偏不倚地戳在我的膝盖上。但是她越有道理,我就觉得我们之间那堵墙越厚。

直到洗碗的时候我妈问我:“你是不是累了啊?”

我说:“唉,是吧。”

“累了就休息休息吧。”

我哭笑不得,要是早这么说多好啊!

类似的情况简直太多了。我一边要求我妈体谅我理解我,一边也乐此不疲地给别人讲着大道理。姐妹考试考砸了我给人家分析为什么成绩低,感冒了我说肯定是昨晚没有盖毯子,和男朋友吵架了我给她复盘哪些话应该怎么怎么说……

反正每次这样說完,她虽然没有跳起来打我,但是看上去也没有很释怀的样子。我出口成章的精辟言论,从来都没有产生让对方恍然大悟的效果。

现在看来,这就像在劝女同学多喝热水一样啊。

很多人常常说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明明自己在努力帮他解决问题了,可是不仅没有得到感谢,反而落埋怨。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抓错了聊天的重点——重要的不是叙述出来的事实,而是说话的人想要表达的感受。人们往往倾向于向亲近的人表达情感,并且期待着对方的回应,不是看他的回应有没有道理说得对不对,而是看他是否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时如果只关注到说话的内容而不关注说话者的感受的话,就会造成一方在说情一方在说事的局面,说事的人永远不觉得自己的理论有什么错误,总是想说服前者;而说情的人则觉得对方只是想快点儿解决事情,而不是真正关心自己。

其实人家哪里不懂那些人生道理呢,只是想找到一点儿安慰而已啊!

讲道理这种事情,在共情面前一文不值。

我们说的大道理越正确,我们之间的关系就越有可能出现错误。我们可能会为了所谓正确的真理,而切断了情感的共鸣。我说我被某某人恶心到了,你告诉我要学会悦纳他人;我说我熬夜复习,你告诉我下回提前准备;我说我微博抽中了奖要出去庆祝,你告诉我要理智消费……你永远不懂我的快乐和悲伤,久而久之,我就懒得跟你分享任何情绪了。而任何一段想要长久维持的良好关系,都离不开情感的联系。

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但是现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时间。我们能做的,只是倾听和陪伴。毕竟,人不是只负责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程序,而是有着丰富敏锐的情感的复杂生物啊!

编辑/张春艳

猜你喜欢

大道理讲道理道理
别让“讲道理”毁了孩子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讲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
智珠
讲道理等
学会讲道理
喜欢你,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