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兆征在国共两党间的政治抉择
2020-08-19彭涛董燕
彭涛 董燕
苏兆征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从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的工运领袖成长为八七会议和中共六大全票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卓越贡献。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苏兆征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既有现实客观的原因,也有他个人的主观抉择。
对国民党推动中国革命的能力产生质疑
清朝末年,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彻底推翻清朝反动统治而开展革命活动,于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组建同盟会。苏兆征与孙中山都是广东香山(今珠海市)人,身为海员的苏兆征与多次前往海外的孙中山在船上结识后频繁交流,被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深深吸引,于1908年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后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时,他又加入了國民党。苏兆征和其他海员积极参加反清斗争,为筹集革命经费、传递消息及运送军火物资而奔忙,是辛亥革命在“广东方面的活动分子”①。
1922年初,在苏兆征组织和领导香港海员开展罢工斗争前后,广东政局动荡不已。广东政府虽然名义上属孙中山领导,但实际上却为粤军军阀陈炯明所控制。他与英帝国主义勾结,阴谋反对孙中山。同年6月,他下令包围孙中山在广州的大总统府,企图谋害孙中山。孙中山机智脱险。事后,孙中山号召讨伐陈炯明所部叛军,但成效不大。8月间,孙中山离穗赴沪后十分痛心地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作为同盟会的老会员和国民党党员,苏兆征对此也很痛心。他看到辛亥革命以来,国内局势混乱不堪,政治腐败异常,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痛苦不堪,民国徒有虚名。他日渐认清国民党的严重局限性,深感国民党内各派勾心斗角,矛盾重重,无法有效地推动革命。在国民党党内,除了孙中山、廖仲恺等一批革命派继续坚持革命的道路外,不少官僚政客只是把国民党作为争权夺利、损公肥私的工具,连孙中山都感叹“国民党中不真心想在中国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革的党员太多了” ②。苏兆征意识到他们不可能真正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目的,因而对国民党产生质疑,跟随国民党干革命的信念也开始动摇。
通过香港海员大罢工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全新认识
1921年7月,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便致力于工人运动,建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指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积极发动和组织广大工人群众为争取和保护自身利益与合法权利而斗争。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苏兆征是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中的一员。1903年,年满18岁的苏兆征来到香港的乐生号轮船当海员谋生,之后在英、美等国的多艘货轮上做杂役,遭受着“工资薄、包工制和民族间的不平等”的压迫和痛苦。为了更好地联合与团结海员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1921年3月,苏兆征和同乡林伟民等人筹划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香港海员工会。中国最早的现代产业工会之一)。从1921年9月起,香港海员工会先后3次向轮船资本家提出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待遇及反对包工头剥削的要求,但轮船资本家拒不答复。于是,香港海员大罢工于1922年1月12日爆发,掀起中国第一次罢工高潮的第一怒涛。苏兆征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始终以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基本诉求。他这颗坚守工人阶级立场的赤子之心,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且为之奋斗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为苏兆征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客观的信念趋同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苏兆征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令他鼓舞。中国共产党通过出版的刊物和发送的函电、文告为大罢工构建舆论宣传基础。海员罢工期间,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的《工人周刊》、广东党组织出版的《广东群报》、广东团组织出版的《青年周刊》等革命进步刊物及时宣传报道了香港海员罢工斗争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工人周刊》刊发的《香港海员罢工的现状及各地援助的踊跃》一文,热情赞颂了罢工斗争的正义性,批判外国资本家压迫剥削香港海员和镇压海员罢工的事实,旗帜鲜明地表示全力支持香港海员的正义斗争。各地工会的慰问电也极大地鼓舞了海员工人的士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领导唐山制造厂工人给香港罢工海员发出声援慰问电。京绥铁路南口总机厂工人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转上海“香港海员后援会”的信件,着重提及“万恳贵处亦电知香港海员,切勿轻于让步,以失我工人锐气”③。正当1922年2月初香港当局采取高压政策,苏兆征等领导人处于“万分的危机中”之时,中共广东支部于2月9日公开发表《敬告罢工海员》这一重要文告,除在《广东群报》刊登外,还印成传单广为散发。文告提醒“海员们懂得分清敌我界限,团结帮助我们的朋友,打击仇视我们的敌人”④。此文告旗帜鲜明地把海员划入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阵营,还郑重表示:“中共广东党组织坚决与广大罢工海员站在一起,竭尽全力为之后援。”
中国共产党还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海员大罢工。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人李启汉组织发动了上海工人大力声援香港海员的斗争,挫败了外国轮船资方企图到上海招募工人以破坏罢工的阴谋,李启汉因此被上海反动当局拘捕,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上海以及国内各地工人组织“香港海员后援会”等团体,从政治、经济上对罢工工人给予巨大援助。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火车头悬挂印着“援助香港海员”等字样的旗帜,在北京和汉口之间往返飘扬,振奋人心。香港海员罢工期间,李启汉还受中国共产党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委托,专程赶赴广东,与苏兆征等领导人会面,鼓励罢工工人要砥砺前行,不畏艰难。劳动组合书记北京分部成员邓培走上街头,发动各界群众为香港罢工海员募捐了数百元,及时汇给广州海员罢工总办事处。香港海员罢工爆发后,罢工工人相继从香港返回广州,中共广东区委立刻组织党、团员全力投入接待罢工工人的活动,并走上街头向各界群众宣讲香港海员罢工的意义,号召社会各界热情声援香港海员的正义斗争。
通过舆论宣传和从行动、资金上支持的方式,中国共产党给予由苏兆征等人组织和领导的香港海员罢工以大力援助。当苏兆征收到一封封声援函电、看到出版的刊物和文告、收到各地千万工人汇集而成的一笔笔汇款的时候,内心激动万分,深受鼓舞,更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
此外,中国共产党也从组织上主动争取苏兆征。1924年,周恩来、陈延年等相继调到广东工作,加强党对广东地区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一些党、团员到香港开展工作,建立了香港地区的党支部。党组织十分重视对苏兆征的帮助,指定专人与他联系,邀请他参加党组织的一些活动,向他征求工作意见。同年春,林伟民代表香港海员工会赴苏联参加国际运输工人代表大会。其间,由罗亦农介绍,林伟民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了关于苏兆征的积极表现及其对共产党的敬仰等情况,郑重地把苏兆征推荐给党组织。他说:“苏兆征为人正直,诚实可靠,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廉洁奉公,很有革命志气,是一位很好的同志,在海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我们要把海员工作做好,把广大海员团结起来,就一定要把苏兆征找来,争取苏兆征入党。”中共旅莫支部十分重视林伟民的意见,随后将他的意见及苏兆征的情况由返回中国工作的共产党员带回国内,转给党组织。同年底,林伟民从苏联回国,把自己在苏联的见闻以及对共产党的认识告诉苏兆征。苏兆征由此受到极大的鼓舞与启发。
从国民党党员到共产党党员
苏兆征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自始自终给予海员大罢工真心实意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他曾主动寻找和争取共产党对自己的指导。
如何接近共产党的组织?苏兆征想到首先要接近共产党党员。随着海员罢工的推进,按照香港海员工会的管理规定,会定期举行一些演讲会,苏兆征时常主动邀请一些共产党人前来演讲,向海员介绍国内外形势,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当他们演讲时,苏兆征总是虚心地坐在一旁认真听讲。一位在苏兆征协助下到海员工会参加过演讲活动的共产党员回忆说:“在苏兆征的带领下,海员工会十分亲近共产党组织。香港海员在外地返航时,定期请一些共产党员到海员工会作演讲。演讲时畅所欲言,百无禁忌。”⑤ 这些共产党人的演讲内容与苏兆征奋斗的目标是一致的,加深了苏兆征的领悟。
随着海员罢工的结束,苏兆征日益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虽然成立不久,却是革命宗旨鲜明,全心全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一心为劳苦大众谋翻身、求解放的革命政党。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与工人阶级心连心、共患难;劳苦大众要砸烂身上的枷锁,谋求解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至此,对共产党有着高度认同与追随之心的苏兆征对违背初心的国民党有了坚定的脱离意愿。
1924年底,当从苏联回国的好友林伟民与苏兆征会谈后,苏兆征受到更大的鼓舞与启发,因而更加迫切地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更加自觉地在日常工作和斗争中锻炼自己,主动接受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宣传党的主张,积极搞好海员工会的工作,并团结教育其他群众,开展各种活动。
1925年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等进步力量发起了一个全国性的国民会议活动,并于同年3月在北京举行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苏兆征代表广东、香港的工人团体出席会议并发言。在北京期间,苏兆征有机会与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和从事工人运动的共产党人接触。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多次邀请苏兆征到北京大学红楼自己的办公室会晤,对他在领导香港海员罢工及这次国民会议促成會议中的表现给予很高评价,同时向他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经过、共产党关于开展工人运动的计划和策略,并对他进行党的纲领、章程和政策的教育,帮助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苏兆征向李大钊汇报了自己对共产党的认识,正式向李大钊提出入党的要求。不久,苏兆征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自己的主观抉择。
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锻炼,苏兆征最终由一名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新的革命征程,更加奋不顾身地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注释:
①③④⑤卢权、禤倩江:《珠海历史名人·苏兆征》,珠海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5、96、98页。
②转引自宋庆龄:《孙中山和他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1962年11月12日。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