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危为机的中国智慧

2020-08-19

新传奇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危机智慧

历史上,中国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机、多险的局势,都最终能化险为夷,使中国文化绵延至今。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有超凡的神力,而是对“危机”的理解达到很高的境界,对“化”的智慧体悟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从而能化危为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国和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风险尚未完全过去。应对现在及未来的风险,应该重视借鉴中国文化中的化危为机的智慧。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如何阐释化危为机的智慧?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何能历经磨难坎坷而一次次化危为机?这一智慧对当今有何启示?

体现中国文化应对危机的高明

历史上,中国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机、多险的局势,都最终能化险为夷,使中国文化绵延至今,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有超凡的神力,而是对“危机”的理解达到很高的境界,对“化”的智慧体悟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从而能化危为机。

一是深刻的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来自中国人数千年前从无数的忧患和危机中的体悟。《易经·系辞传》用了三句话表达: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种危机、忧患意识来源于辩证思维,揭示了“化”的规律,启迪了人们应对危机的智慧。

二是彰显出丰富的预防危机的智慧。如何防范危机,首要的就是能知几察变、察微知著。《易经》首先提出“知几”的理念,“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要能预见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还要在问题刚发生、危机刚萌芽时,能及时化解。

三是强调责任担当、直面危机的勇气。危機面前,能否真正做到化危为机,还需要有勇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强调每个人在国家危难之际都应有一种道义上的责任担当。即使是在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国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谁也不是一座孤岛。

四是保持团结一心的危机处置心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的因素是化解危机最大的力量,也是中国文化中化解危机最高明的智慧。任何危机面前,仅仅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众志成城,才能化解危机。自古以来那些明智的军事家都懂得团结人心,范仲淹在《武经总要》中提出五条“修武备”的要求,其一便是“上下相亲”。只有上下相亲,才能保证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打一场人民战争。

揭示了不懂变革的僵化思维教训

在危机面前,尽管古人智慧中多有攻守兼备求全胜、积极变革不僵化的经验之谈,但是,中国历史上也有过不懂变革、思维僵化的深刻教训。

比如,在洋务运动期间,保守派对洋务派的攻击和阻挠,导致洋务运动失败;在戊戌变法中,由于保守派的顽固抵制,导致变法流产。正是僵化的思想观念导致中国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的步伐,仍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如果说这些顽固保守派对世界格局的巨变一无所知,对国家面临的危机毫无察觉,是思维僵化、固守传统的表现,导致中国错过了近代化的最好机遇,为害匪浅;那么,另一种思维僵化的表现,则是过于相信外国,抛弃本国国情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机械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时期就多次遇上,也先后导致中国革命的多次挫折和失败。

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正是由于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勇于打破教条主义等僵化思维,抛弃本本主义,重视由“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来领导革命,巧妙地借鉴中国文化中“化”的智慧,才使得革命能多次化险为夷、化危为机,最终迎来光明。今天的改革开放同样是来之不易。历史表明,谁排斥改革、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世界。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饱经苦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历史上有过多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都是依靠“化”的智慧,从苦难中吃一堑长一智,以无与伦比的勇气,超越苦难,战胜危机。

是什么帮中华民族一次次化危为机

那么,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能让中华民族在一次次的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

在逆境中奋发、在危机中寻求生机,是中华民族能够五千年历经坎坷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而这背后是由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提供着强大的支撑,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

首先是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世格言。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不服输的民族,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品质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多少次被西方国家围堵、封锁。然而,越是围堵、封锁,越能激发我们走出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潜力和超越能量,取得巨大成就。

其次是改革创新。穷则思变、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这是中国先哲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总结。回望历史可以看到,变革常常迸发于历史的关键节点,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当然,我们的变革与创新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稳中求变,是在传承基础上的革新。这种稳中求新求变的意识就是我们应对危机时强大的生命力。

还有就是求真务实。可从两方面看,首先是求真。面临巨大而繁难的危机,任何人心中不免会产生畏难和回避情绪,导致危险不断恶化,危上加危,这显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敢于正视难题而不畏缩,这就迈出了化解危机的第一步。其次是务实。克服危机,绝不是孤注一掷、不计代价,而是对自身的优势劣势进行系统深入的盘点,拿出一套富有可操作性且能保住基本盘的方案。

化危为机的智慧对当今有何启示

中华传统文化中化危为机的智慧,对我们应对当前疫情及复杂国际环境等因素带来的考验与挑战,有哪些启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坚定信心、勇气和智慧来化危为机,是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给我们的启发就在于,我们应当注意培养战略、辩证、创新、底线等多种思维。

战略思维能帮助我们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以长远眼光和全局视角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预判;辩证思维能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及时在危中寻找到机,从而处变不惊、坚定信心;创新思维能帮助我们科学应变、开拓创新,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底线思维则能帮助我们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同时也让我们得以从最坏处着眼,作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北京日报》2020.6.8等)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危机智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