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应对学生“插话”的艺术

2020-08-19冯妮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插话小学生艺术

冯妮

【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生在课堂上爱“插话”的问题,论述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对学生“插话”的艺术,建议教师利用“插话”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倾听思考,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教学 插话 艺术 思维 延续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75-02

“冯老师,你们班的孩子思维真活跃,还没点名叫他说,就叽里呱啦说上了。”笔者知道,这是借班上公开课教师的善意批评。所有上课的教师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学生,让自己的课堂更有秩序。可不是吗?在课堂上,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你讲授着知识或布置学习任务时,有些学生会突然发话:老师,我觉得是……;老师我知道的还有……;老师,我会、我会……;等等,这样打断教师的讲话或打断同学的发言,都是学生“插话”行为的具体体现。在这个时候,也许很多教师会呵斥:不能插话,先听我讲。请先听同学发言,没礼貌。这样,也许会让插话的学生停止发言,但同时其腦海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也可能跟着被熄灭,导致后面无心向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思维能得到拓展。学生插话是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毫无顾虑的情境中产生的插话。正是由于学生插话的不可预设性,而教学中又要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这就让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那么,遇到学生“插话”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以“和”的态度对待学生急不可耐的“插话”

“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表现就是“和”。教师从态度上应引起重视,以身示范,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哪怕是学生急不可耐的“插话”。

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笔者向学生提问:“孩子们,老屋可能还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吗?如果是熊宝宝,它会寻求什么帮助呢?老屋又会怎么办呢?”一学生马上抢着说:“有,老牛。”另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大象、大象。”“哈哈哈……”学生顿时发出哄堂大笑。

显然,这俩学生没弄明白问题的要求是指小动物。遇到这种不加思考的“插话”,教师切忌粗暴地对学生说:“你都没听清楚就乱说,不对!”当时,笔者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蔼地对这两名学生说:“浩明、小威,老师表扬你们积极发言,但是一定要先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认真思考再回答。现在请你们的好朋友帮助回答,好吗?”浩明、小威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坐下了,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真听清老师的问题再举手回答。这样以“和”的态度化解学生急不可耐地插话的尴尬场面,能让学生明白:课堂上要认真倾听,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

二、真诚劝告那些担心错失发言机会的“插话”

笔者班上有一名学生叫小峻,他的思维反应快,学习理解能力很强,常常“好为人师”,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观点,而不愿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总担心教师不知道他的想法。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一天,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时,笔者提出学习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是怎么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的。”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指名学生回答。“没有风,叶子在动——”该生还没说完,小峻马上抢着说:“老师我知道,我知道!父亲闻到了鸟的气味。”其他学生马上大声说:“打断别人的回答是没礼貌的,你不懂吗?”对此,笔者并没有大声呵斥,而是对插话的小峻说:“小峻,老师知道你已经做好了准备,先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并学会综合别人的意见思考问题,耐心点,下一个回答的肯定是你。”然后,继续点名学生回答问题:“你来说说。”(生答略)“说得真好,表扬你!”“老师,我知道!”我一看,又是小峻同学。笔者看了他一眼,说:“耐心一点,接下来就是你来回答!”真诚的劝告,让小峻同学知道错了,他害羞地冲我笑一笑,乖乖地坐好了,等待教师的提问。轮到他发言了,小峻大大方方地站起来,把前面同学的回答做了补充:“从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看出父亲很了解鸟,也很爱鸟,所以当作者都没有感觉到有鸟,父亲就知道树林有不少鸟。”小峻的回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课上有时需要代表小组发言时,我特意指定他发言,并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得到了教师特别给予的机会,就不再担心没有机会发言了。

三、小心呵护因表现欲强的“插话”

每一堂课,教师常常会有一个预设目标。但学生是一个灵活的主体,这就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敢于接纳学生方面传递出的始料未及的信息,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班上有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他们大胆、有个性、能说会道,经常为了表达自己突然出现的观点而“插话”。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迸发出来的创新思维。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他们,一定要小心呵护这种插话,因为这是学生灵感的迸发,是专心听讲的感悟,是急切表达自己看法的欲望。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就会大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熄灭了。

比如,在教学《捞铁牛》时,笔者预设的一个问题是:除了本文的方法还可以怎样捞铁牛?看见学生都皱着眉头认真地思索,于是,笔者便安排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有的小组一边画图,一边比划,有的小组争论得面红耳赤。笔者信步走到一名平时不爱表现的学生身边,发现他的方法挺不错,就叫他说说自己的办法。这名学生站起来轻轻地说:“我认为船里装上石头更快一些。”另外一名学生举手建议:“老师,我有不同的办法,船里装上泥沙、石头太麻烦了,我觉得装水更好,直接把水排掉,省时省力!”笔者向该生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却有学生抢着说道:“人站上去吃水到一定位置,然后再下来会更快。”“嗯,这个可行的!为什么怀丙和尚想不到呢?”对于该生的抢答,笔者并没有批评,而是将其看作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并赞许地说:“这个同学的想法很新颖,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加独特的方法?”“老师,阻断河水,然后把河水抽干,就可以把铁牛捞上来了。”“也可以用吊车打捞,更省力。”“老师,绑住铁牛了就用绞盘,由牲畜转动绞盘缠绕,这样就能把铁牛拖上来了。”……瞧,学生嘴里蹦出的这些想法是多么有创意!听着听着,笔者不禁发出感叹:学生的思维是多么地开阔啊!只要教师小心呵护、珍视学生看似“插话”的行为,不打击,巧引导,鼓励和赞许其学习反馈,那么,学生定能在亮出自己观点的同时,迸发出更多的有创意的思维火花。

四、巧用“插话”训练思维,延续学习

面对学生的插嘴,教师不仅要耐心引导,还要适时等待、认真倾听,根据学生的反馈考虑是否应该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鼓舞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欲望;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带给学生快乐和满足,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奇异的琥珀》一课时,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代表正在汇报着:“在十分巧合的情况下,一只正捕食苍蝇的蜘蛛同苍蝇一起被松树上滴落的松脂粘住或包住,渐渐形成一个松脂球,苍蝇和蜘蛛被裹在里面。千百年后,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森林逐渐被淹没。松脂球沉到海底,被层层泥沙掩埋……”正当他讲得精彩,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时,有一名学生突然发言:“老师,我也会推测了,看到老树身上斑驳的外衣我会想到,这棵老树肯定经历了大水的浸泡,然后我就想象到许多年前,这里有个村庄,村庄很美,绿树成阴。可是,突然有一天天降大雨,把村庄淹没了,大树泡在了深水里。水退了,许多年以后,大树就变成这样了。”虽然该生打断了其他学生的发言,让笔者心里有点不太舒服,但笔者还是静静地听完了他的讲述。听了他的讲述,笔者高兴地说:“你真聪明,由课文内容,联想到了大树,你推测得也不错,老师为你喝彩。但我们最好先听完同学的发言,好吗?”随后,话锋一转,对全班学生说:“刚才,××同学已经给我们开了头,提供了一个范例,下面请四人小组继续合作学习,根据你所见到的一样东西,进行合理想象,推测出这种东西的形成经历了什么故事。最好能写下来。”边说边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张A4纸。5分钟之后,笔者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学生的想法各异:“我们小组由山体的纹路推测这里发生的故事,这里原来是无边无际的大海,一个炎热的夏天,突然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海水瞬间不见了,海底露了出来……”“谁信?瞎编。”“爱信不信,反正是我们推测的。”“你的证据不够有力!”笔者认真听完学生的质疑和反驳后,鼓励其他小组继续谈他们的推测。有的小组推测河边大石头的来历,有的小组推测家乡田野里突兀起来的土丘,有的推测蚂蚁搬家所经历的险情……最后,有学生提出:“老师,他们说的你信吗?”对此,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只要你们想得到,说得有理,我就信,你们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验证它的对与错呀!”这样,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愿意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在倾听之后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甚至质疑,教师要允许学生为了质疑而插话,并鼓励学生在倾听中质疑、反驳,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去寻找真实的答案。

学生的“插话”让笔者更加清楚,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总想探个究竟,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插话而强行干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掐灭他们思维的火花。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解放儿童的脑子,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訓练学生思维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要设法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发现、创造的热情,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地激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勇于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不是故意捣乱课堂秩序,教师就应该包容学生的“插话”行为,允许学生“插话”,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插话小学生艺术
不同角度学写话
DMR通信系统紧急插话方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纸的艺术
我是小学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