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粮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提高措施
2020-08-19杨浩辰吕妍昊蒋守业
杨浩辰,吕妍昊,林 洁,蒋守业
1.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0) 2. 中纺粮油(四川)有限公司 (眉山 620860) 3.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79)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重要的工作之一,可研报告的结论是项目干系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项目启动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1]。同时,可研报告更是对项目建议书的扩充,核心是围绕不同的维度,对项目方案进行比较、评价,从而确定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并为初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
可研报告不仅是项目批复的重要依据,更是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工作的指导文件。通过可行性研究,能更加直观地认清项目范围、总体规划、工艺技术、社会经济效益、市场风险等内容,是将项目从抽象转为具体的重要步骤。不同项目因侧重点不同,可行性研究的重点也不尽相同。进行可行性研究之前,首先应明确项目特点和项目意义,与决策者对项目的评价维度达成共识[3],按照科学的评价理论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1 我国粮油加工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现状
我国的可行性研究可追溯到建国初期,以方案研究、建设意见书、经济分析为主,并未形成独立的可行性研究。当时所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财务指标,虽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尚不完善,但对于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建设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4]。
我国加入WTO之后,粮油加工项目的建设速度也进入了快车道。早建成、早投产、早盈利是当时的建设理念,忽视可研报告的重要性,导致项目在方案选择、建设规模、安全环保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后期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改造。金融危机之后,粮油加工行业进行了整合,以中粮、益海嘉里、九三为代表大型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浪潮。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开机率呈现下降趋势,新建和扩建工厂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5],投资者对可研报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研报告没有把可行性研究与企业发展结合,对项目的风险分析不够透彻,也缺少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可研报告从原有的可行性研究逐渐转变为“可批性”研究,甚至出现先定结论后进行可行性研究的现象,没有不可行的项目,导致可研报告失去了作用。
1.1 建设方参与程度不高
业内目前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一般由设计院(或咨询机构)完成,建设方并没有深入参与报告内容的编制和方案讨论等工作,对于行业的基础资料提供不够详实,导致设计院只能依靠网络、产业年报或同类项目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缺少针对项目特点的可行性分析和不同建设方案的对比。设计院是专业设计咨询机构,对于项目转运营之后可能存在的问题缺乏相应经验,如果建设方能在可研阶段更多的参与报告编制、方案分析和论证等工作,则可以弥补设计院对于项目转运营后管理经验的不足,提高可研报告质量。
1.2 未能充分结合项目定位选择技术方案
可研报告中技术方案包括建设规模、工艺技术、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其中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是重中之重。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的不同,往往决定了技术方案选择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北方地区以片状粕市场为主,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则必须按照片状粕的特点进行设备选型,防止浸出器、蒸脱机等核心设备出现产能瓶颈;冬季气温普遍在冰点以下,应充分考虑调质塔的加热面积,使低温原料也能得到足够的软化。结合项目特点选择技术方案是对总图规划、建设规模的可行性再论证。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可研报告的工艺选择存在同质化现象,上述方案选择和设计被放在了初步设计阶段,导致出现设计概算与投资估算差异过大或被迫调整可研批复内容等现象。
1.3 缺少政治因素对市场影响的分析
粮油加工项目在金融危机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能扩张的速度高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全国开机率相对偏低,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市场长期处于供给过剩的情况。但在可行性研究中,多数仍是按照增量市场进行分析(或即预期的需求较为稳定为背景),忽视了市场正在向存量市场转变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在存量市场情况下,项目的定位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国内大豆压榨原料进口依存度达90%以上,政治因素已逐渐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之一。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的爆发后,市场波动加大,且沿海地区新建油厂日产规模普遍提高至5 000 t/d以上,对风险更加敏感,对资金的周转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需要在可研报告中对政治因素的影响进行分级评估,分析工厂在极限情况下的生存能力,促进管理层在可研阶段合理规划配套设施、制定完善的资金计划,从可研阶段就对项目运营期的风险有充分了解。
2 粮油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质量提高措施
可行性研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对技术、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其分析过程是项目模拟建设和运营的过程,远比分析结论重要。全面提高可研报告的质量,将项目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前移并完善建设方案,是对投资主体的负责,更是报告编制机构生存、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
2.1 落实建设方主体责任,制定评价标准
为提高可研报告的编制质量,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制定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目标、标准和评价方法》,附表部分提供了详细的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质量评价表,但其评价标准多为定性判断相关内容是否全面、详实,针对性不强。以技术方案的评价标准为例,分为优秀、良好、不合格三档,主要为判断技术方案可行性、实用性论证情况和是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等内容,评价维度不够精准。
建设方应结合自身要求和项目定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与设计院共同对项目的关键点提出多个平行方案。仍以技术方案为例,可以将评价维度细化为单位产能综合能耗指标、多种油料工艺兼容性、生产线提产可行性、产品多样性、工艺与环境适应性等多方面,并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赋予不同指标评价权重,综合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最终为决策提供有意义的结论。
2.2 利用榨利和基差合理预测利润
可研报告中财务评价是对项目收益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但粮油加工项目不同于普通的生产制造业,经营者会通过期货市场对冲经营风险。可研报告在预测利润时,原料和产品的价格通常采用3~5年历史均值,数据波动大,不易确定。以CBOT大豆盘面价格为例,2014~2018年,最高为15.36美元/蒲式耳,最低为8.12美元/蒲式耳,价格相差近90%,原料价格选取的难度较大,利润难以准确预测。
目前粮油加工行业普遍采用套期保值的模式进行经营,并通过历年的压榨利润进行下一年度的利润预测。计算公式为:
盘面榨利=DCE盘面豆粕价格/1.09×0.785+DCE盘面豆油价格/1.09×0.185-(COBT盘面价格+CNF贴水)×0.367 4×汇率×1.03
压榨毛利=盘面榨利+0.785×豆粕基差+0.185×豆油基差-加工费用-厂外费用
压榨利润=压榨毛利-三项费用
图1为2016~2018年盘面榨利波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盘面榨利集中在200元/t左右,利用此方法能大幅降低因原料、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利润变化,同时也能对2018年盘面榨利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完善市场风险应对的相关内容。
2.3 结合行业特点,强化存量市场特点的分析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的蛋白消费实现了指数式的增长,如图2所示。在需求和供给的共振作用下,居民实现了“猪肉自由”,但高血压、高血脂等“幸福疾病”也随之而来,合理饮食,控制动物蛋白消费的声音也逐渐出现。虽然目前中国人均饲料蛋白消费量只是美国的1/3,动物蛋白消费仍存在增长空间,但差异的根本原因则是中美两国的饮食结构。在进行项目可研分析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商品供给将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充足甚至是过剩的状态,未来的竞争是一个从有到优的竞争。可研报告中应强化对存量市场的分析,分析项目是否能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供需双方的对接效率,以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图1 2016~2018年盘面榨利波动情况
图2 2010~2019年国内大豆压榨量走势图
2.4 合理规划阶段性建设规模,实现良性运转
目前业内粮油加工项目的建设多为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模式,一方面可以缩小项目一次性的资金投入,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后期建设内容,使产品能更适应未来的市场。分期建设时,必须对码头、筒仓、油罐、铁路线等辅助配套设施的规模与一期压榨生产线建设规模进行合理规划,项目一旦运营,上述固定资产形成的折旧费会计入压榨固定成本中。国内某一知名企业,一期规划4 000 t/d的压榨生产线,但配套了40万t的原料仓容,导致工厂的运营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同时也增加了财务成本,给一期的运营带来较大压力。
若投资者计划在一期建设时将项目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可研报告中应对于配套设施能力过剩的部分,按照独立的“卫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开展中转、代储、租赁等自营业务的可行性,保证生产线的运营期成本可控,利用一期项目创造的利润进行再投资,降低后期建设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良性运转。
3 结束语
随着粮油加工行业竞争的白热化,投资者对新建项目显得愈发谨慎,而且粮油加工项目建设内容正在逐渐从单一的压榨厂向饲料蛋白、包装油、植物油副产品深加工等多业态转变,即构建产品的生态链,不断提高每一个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可研报告在编制时,应充分了解投资者需求,不断完善建设内容,摒弃原有“格式化”模式的可研报告,通过多维度分析,完善建设方案,帮助投资者对项目做出科学和可信的决策,切实提高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