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8-19勤,谢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6期
关键词:腹针腹型糖耐量

阮 勤,谢 敏

(1.遵义市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阳 550000)

糖耐量减低(IGT)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血糖异常类型,它是所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病前的必经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指出:超重、肥胖、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内经》中有脾瘅、消渴、消瘅的记载。“脾瘅”是指糖尿病前期状态,脾虚是糖耐量异常发生发展中的始动因素和关键环节。糖耐量异常的主要病机为脾虚,故脾虚所致的肥胖与“致消”更为密切。“引气归元、调脾气”方,从调理脏腑功能入手,调补脾胃,运化水湿,通调气血,从而达到健脾化湿、调节“脾虚致消”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腹针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腹型肥胖IGT患者临床效果,为患者提高更好的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治未病中心、内分泌科就诊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21例(男9例、女12例),运动组18例(男8例、女10例),腹针组19例(男10例、女9例)。三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60岁,年龄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51.13±5.54)岁。各组人数、年龄、性别等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IGT: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糖(FPG)<6.1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餐后2 h静脉血糖(2 hPG)为7.8~11.1 mmol/L[1]。

超重及腹型肥胖: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诊断标准,超重:体重指数(BMI)≥24;腹型肥胖:腰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2]。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5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对脾虚痰湿型证候的标准作评定。具备主症3项(舌苔必备);或主症2项(舌苔必备)加次症1项;即可诊断。

主症:食少纳呆,脘腹痞闷,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塘泄,舌苔白腻或白滑。

次症:头身困重,腹满或腹痛肠鸣,肢体浮肿,恶心欲呕,妇女带下量多色白,面色萎黄,浮肿,脉濡缓或细缓。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IGT、超重、腹型肥胖以及中医脾虚痰湿证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3)腹针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期间未接受其他减肥、降脂药物治疗,无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60岁;(2)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IGT;(3)药物引起的IGT;(4)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慢性胰腺炎及严重的五脏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况;(6)依从性差的IGT患者及精神病患者;(7)有针灸禁忌症者;(8)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9)腹部检查有肌紧张、压痛、肿块以及肝、脾肿大或有触痛者。

剔除标准:(1)凡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应予剔除;(2)依从性差的受试者,疗程中自行退出者,或本实验实施过程中自行使用其它治疗方法者;(3)未按规定时间接受检查,资料不全者应予剔除;(4)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而被中止试验的病例。

1.4 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

1.4.1 治疗方法

(1)健康教育组(A组)。对患者进行IGT及DM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两种疾病的基础知识,包括IGT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重要性,宣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IGT的影响,将宣传资料打印发放给受试者,或发送到受试者的QQ或微信上。(2)运动组(B组)。运动组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用智能手机下载益动运动软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跑步、骑行及步行三种模式中的一种,每周总运动量为700 kcal,每次运动时间以达到上述运动量为标准。每天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值通过益动软件上传到微信朋友圈,以监督患者的运动量。坚持运动4周。(3)腹针组(C组)。选穴。引气归元穴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调脾气,双侧大横穴。患者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22×40 mm或0.22×50 mm毫针,进针时避开毛孔、血管及瘢痕,对准穴位直刺,针尖抵达预定深度后,采用只轻捻转不提插的手法。针刺深度为中刺,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次,隔天1次,共治疗4周。

1.4.2 疗效观察

入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时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餐后2 h血糖(2 hPG)。入组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时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见表1。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三组患者FPG、OGTT2 hPG、BMI、WC实验结果Tab.1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FPG, OGTT2 hPG, BMI and WC of three groups

表2 三组患者TG、TC、HbA1c、FINS、HOMA-IR实验结果Tab.2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G, TC, HbA1c, FINS and HOMA-IR of three groups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ree groups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腹针疗法对腹型肥胖型IGT患者FBG、OGTT 2hPG、HbA1c、TG、TC、FINS、HOMA-IR、BMI及WC具有调控作用,能降低血糖、血脂、体重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 结论

腹针疗法对血糖、体重及腰围的调控作用有较好的持续性,可以改善脾虚痰湿型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患者的中医症状。

4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IGT的发生主要与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密切相关。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并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深而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肥胖状态下脂肪细胞分泌以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TNF-a)为代表的各种炎性因子,引起胰岛素敏感性(IS)下降,产生IR,使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性分泌增多,以代偿IR所造成的胰岛素相对缺乏,随着胰岛素的过度分泌,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更高的IR状态伴随IS功能严重失代偿而出现IGT,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3]。腹型肥胖患者的腹部体脂积聚,内脏脂肪增多,导致脂代谢紊乱,使过量游离脂肪酸(FFA)在肌肉、肝、脂肪组织中储留,降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了胰岛素受体数目结合位点,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4]。

腹针疗法主要针刺腹部的穴位,针刺对神经通络和神经递质产生影响,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传导途径[5],增加葡萄糖的转运和摄取。也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患者自主神经系统[6],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泌,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脂肪蓄积程度,使机体代谢趋于平衡。有研究显示,针刺能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降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增加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7],即清除超氧阴离子(O2-)保护β细胞免受损伤,改善肌体的代谢状态,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

腹针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示出优越的疗效。虽然目前西药有大量研究证明了其疗效的确切性[8-9],但因其严重的副作用,目前对IGT的治疗主要以非药物治疗方法为主。腹针疗法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与传统针刺强调“酸、麻、重、胀”得气针感相比,腹针疗法不强求“得气”的针法,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提示,腹针疗法在调控血糖、血酯、体重、胰岛素抵抗程度方面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持续性。

糖耐量异常属祖国医学“脾瘅”范畴。《内经》中有脾瘅、消渴、消瘅的记载。脾瘅对应的糖尿病前期状态,即对应现代西医诊断的糖耐量异常阶段。《灵枢本藏》指出:“脾脆则善病消瘅”,由此可见,脾虚是糖耐量异常发生发展中的始动因素和关键环节。糖耐量异常的主要病机为脾虚,尤其是肥胖患者,与“脾虚致消”关系更为密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受损则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湿津液失于输布,聚而生痰,脾喜润恶湿,痰湿加重脾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脾胃失调,饮食不得节,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困脾,阻遏气机,脾化输津液和布化精微的功能失常,使水谷精微及津液不能进一步转化而发病。

通过腹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明显减轻,证明腹针疗法通过调理“脾胃”的功能,以“后天养先天”,能够达到调理脏腑、气机条畅的目的,使脾主升清、主运化的功能得以恢复,提高脾化输津液和布化精微功能,从而达到健脾、化痰、除湿的目的,改善患者食少纳呆,脘腹痞闷,腹胀,大便塘泄,头身困重,腹满,舌苔白腻或白滑等症状。

运动组治疗结束后出现持续反弹趋势,说明运动量减少后干预作用降低。有研究显示,运动60 min后血糖开始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降糖作用存在逐级递减的趋势[10]。本课题研究结果也提示运动对降低血糖有较差的持续效应。针刺治疗具有持续效应,是经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的[11]。腹针组疗效能维持到治疗结束后1个月,说明腹针疗法具有较好的持续效应。

本研究从治疗疗程及针刺间隔时间两方面讨论腹针治疗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的持续效应。针刺持续性效应的产生与疾病种类、针刺手法、针刺时间、针刺穴位、针刺强度、针刺疗程、针刺间隔时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效应会随着针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刺激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刺激量及刺激时间可能无效,甚至会起反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才能保证针刺的即时效应和远期效应是临床工作中应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选择1个月为1个疗程,腹针组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得到改善,并且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有较好的持续效应。然而,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持续效应开始减弱,及时给予再次刺激,制定合理针刺间隔时间,选择恰当的再次介入针刺治疗时机,对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结果也提示了用腹针治疗IGT,可以在结束治疗后2个月继续下一疗程的治疗。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延长随访时间,以寻找最佳时机再次介入腹针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腹针腹型糖耐量
不同营养支持方案应用于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效果观察
针灸联合疗法治疗腹型肥胖效果的Meta分析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BMI正常老年腹型肥胖人群脂代谢异常及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腹型肥胖或可增加HFpEF患者死亡率
糖尿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小鼠血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