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方法初探
2020-08-19沈建华宋献策蔡红玲张伟大
沈建华 宋献策 蔡红玲 张伟大
(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上海市奉贤区 201423)
“菌刀”系江苏凯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菌剂,该产品含有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有效菌数≥2.0亿/mL,具有抑菌、防病、改良土壤、增强作物免疫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诸多功效。为观测微生物菌剂“菌刀”在葡萄生产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研究出其最佳的用法和用量,笔者进行了微生物菌剂“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方法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8年5月—9月在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果树生产基地内进行,该基地位于奉贤区五四农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场土壤为滨海微砂质黄壤土,pH为7.5~7.8,土壤养分丰富,供肥、保肥能力较强。
供试葡萄为6年生“阳光玫瑰”,该葡萄种植在832型钢管塑料大棚中,棚长40 m、棚宽8 m、顶高3.2 m,每个大棚内南北向种植两行(每行种植15棵树),树势均匀,长势良好。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1)灌根处理。每次每小区用微生物菌剂“菌刀”60 mL兑水15 kg灌根。(2)叶面喷施处理。每次每小区用微生物菌剂“菌刀”12.5 mL兑水7.5 kg叶面喷施。(3)灌根处理加叶面喷施处理。灌根处理同处理(1),叶面喷施处理同处理(2)。(4)清水对照(CK)。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结合葡萄架型架式结构,以处于两根水泥柱子和两根毛竹之间的相邻2棵葡萄树为1个小区,选取长势均等的12个小区,每小区占地20 m2。
各处理灌根或叶面喷施处理均合计为6次,第1次处理在葡萄开花前进行,第2次处理在葡萄开花期进行,然后每隔10 d处理1次,6月6日葡萄套袋后进行最后1次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4月13日、4月23日、5月3日、5月14日、5月25日、6月6日。
灌根或叶面喷施处理时均为晴天,在上午9时至10时或下午3时至5时进行。配液方法、灌根或叶面喷施操作均严格按照配液程序、试验方案进行操作。葡萄的其它生产管理(如土壤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田间操作)各处理均一致。
1.3 调查项目
2018年8月10日采样,每小区随机采5穗葡萄(均未拆袋),用精确到0.1 g的电子秤测定果实的单穗重和单粒重,取平均值;用ALP-1型糖度仪测定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穗自上而下随机采5粒,5粒混合汁液测定3次,取平均值;测量葡萄叶片大小,肉眼观察葡萄叶色及果穗和果粒的外观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大小及叶色
自4月30日开始,每隔15 d左右调查1次,直至8月底,调查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3)比处理(1)的葡萄叶片略宽、叶色稍浓绿、叶片稍厚,对照的叶片大小及叶色表现均为各处理中最差。9月—10月调查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叶片大小及叶色均无明显差异。
2.2 果 穗
由表1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平均穗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64%、3.06%、3.26%;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平均单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8%、7.94%、14.21%;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平均单穗重分别比对照增加8.97%、10.26%、14.10%。从对葡萄穗长、单粒重、单穗重的提高效果来看,以处理(3)为最好,处理(2)次之,处理(1)最差。
2.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表1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99%、8.40%、9.92%。从对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效果来看,仍以处理(3)为最好,处理(2)次之,处理(1)最差。同时,在口感上,处理(1)、处理(2)、处理(3)的葡萄脆甜、香味更浓、风味更佳,其内在品质均优于对照。
2.4 产量及经济效益
由表1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的每667 m2果实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5.2、160.8、247.8 kg,增幅为7.35%、10.26%、15.81%。按上海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市场最低售价20元/kg计算,处理(1)、处理(2)、处理(3)分别比对照平均每667 m2增收2 304、3 216、4 956元。
表1 微生物菌剂“菌刀”在“阳光玫瑰”葡萄上的施用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玫瑰”葡萄上施用微生物菌肥“菌刀”,能促进新叶迅速转色、叶片增厚,增加叶面积,提高葡萄果实产量和品质,其中以微生物菌剂“菌刀”灌根处理加叶面喷施处理的施用效果最好,其次是仅叶面喷施处理,再次是仅灌根处理。因此,微生物菌肥“菌刀”适宜在“阳光玫瑰”葡萄上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