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褚遂良的生前祸与身后名
2020-08-19
褚遂良书法作品
褚遂良(596—658或659)是初唐有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除了在书法上见长,更以博学闻名。褚遂良一生之中,经历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三朝,可谓是三朝元老,更因为忠直义勇被唐太宗临终时任命为托孤的辅政大臣之一。比博学多识更可贵的是,褚遂良在大是非面前始终能坚持己见。
贞观十七年(643),晋王李治在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拥护下成了皇太子,并在贞观二十三年(649)正式接班成为皇帝,史称唐高宗。因为有感于褚遂良在唐太宗在位时对自己的拥护,一开始高宗皇帝对褚遂良还是非常尊重和感恩的。他先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第二年又封为河南郡公,永徽四年(653)更是拜褚遂良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 一职。在短时间内,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倒也开创了一番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但没多久,在改立皇后一事上,高宗李治和褚遂良意见不合起了争执。永徽六年(655),高宗李治想废掉当时的王皇后,改立自己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为了得到大臣的支持,高宗便先传召褚遂良、长孙无忌、于志宁等几位重臣入殿商议。
因为武昭仪曾经做过太宗皇帝的妃子,且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属名门望族,更是太宗在世时为高宗李治定下的原配妻子。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后的做法于礼于法都不合。但当时很多大臣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见此情形,褚遂良主动站出来说:“我奉先帝遗命全力辅佐圣上,如果不尽责尽忠,实在有负先帝所托,将来也没有脸去见先帝。那就由我先去劝说陛下吧。”说完,褚遂良独自一人去面见高宗。
见到褚遂良,高宗李治就提出了废黜王皇后的最重要理由:“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仪生有皇子,正是皇后的合适人选。”面对高宗的“充分理由”,褚遂良听后却毫不退让:“皇后系出名门,是先帝为皇上慎重挑选的佳妇。臣没听说过皇后犯过什么过错,皇上怎么能轻言废立呢。”
不仅如此,在第二天众大臣都在场的集议上,面对高宗再次提出的废后提议和百般解释改立武昭仪的原因,褚遂良再次毫不犹豫地坚持“武后曾侍奉过太宗”的历史污点,坚决反对立武昭仪为后。他甚至把头上的帽子和上朝时所执的手板放到台阶上,以决绝的态度要求告老还乡。
褚遂良的态度彻底激怒了高宗,同时也彻底得罪了武后。后来高宗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立了武昭仪为后。褚遂良也因为立后一事被高宗所不喜,先后被贬为潭州都督、桂州都督、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直至在流放中死去。
虽然因为貌似拎不清现状而没有得到好的结局,但在一百年后,也就是贞元五年(789),唐德宗下诏给褚遂良平反。唐德宗不仅恢复了褚遂良忠正义勇的名誉,还下令将他的画像供于凌烟阁,享有初唐开国功臣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