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诊断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20-08-18张海昂
摘要: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正面临教师发展意识欠缺、实践能力缺乏等困境,教学诊断机制的运行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突围创造条件。在教学诊断运行机制的视阈下,经过要素诊断、过程诊改、效果诊断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教师专家化、参与全员化和管理精细化、技术信息化和预警常态化等路径不断取得突破。
关键词:教学诊改;教师;专业化;发展
1.总体目标
设计阶梯式教师成长模型,按照“自我评价、岗位认识、职业目标设定、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监控”五大步骤,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支撑,全面落实教师自我关注、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2.具体目标
(1)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抓手,确保教学诊改中师资队伍建设状态项目中的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各诊断要素和诊断点改进效果显著,并不断发展提升。
(2)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重建,完善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建设科学、准确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强化人才的竞争、激励、约束、退出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素质能力的持续提升。
(3)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即时采集,形成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
(4)建立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多元化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安排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着重提高教师的知识创新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3.具体任务
(1)完善教师建设目标链
明确学校层面和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构建教师发展目标链。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系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各专业明确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任务,教师编制个人发展规划,形成从学校到个人上下贯通的五级目标链。
(2)完善教师发展标准链
以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为目标,着力教师发展,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梳理教师发展标准,针对学校教师群体,凝练教师发展标准链,构建教师标准体系。规划教师职前——入职——职后成长发展路径,明确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具备不同能力素养,建立由引入、培养、成熟与发展四阶段标准链,组成阶梯式教师发展标准。重点补齐教师数量、能力、经验和产业背景等方面的短板,制定教师准入标准、合格教师标准、骨干教师标准、专业带头人标准、教学名师标准等,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3)实施动态监测,强化预警功能
借助信息化平台,搭建教师发展诊断系统,以教师个人为主体,实时采集教师个人性别、职称、学历、是否双师型、课时、获奖、教科研等数据,使教师随时掌握个人的动态数据,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形成教师各维度的自测诊断雷达图及分析报告。教师依据分析报告,对照个人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分析,找到自已的优势和劣势,调整个人发展规划。
学校通过对个人数据的整理,分析统计整体师资队伍的专数量比例、双师型比例、教师职称结构、教师学历结构、教师平均课时等各类数据信息,发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存在的方向性问题,经过比对关联挖掘得出师资力量、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科研能力、教师职业规划、教师业务能力 5 类预警信息。
(4)按照质量改进螺旋开展诊改
构建“8字”质量改进螺旋,通过“目標-标准-计划-实施(-监测-预警-改进-计划)-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的不断循环,形成各自独立、相互依存、纵横联动网络化全覆盖的质量改进螺旋诊改机制。
以国家、省职业教育政策为引领,以教学诊断与改进为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提高能力”的思路,以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为保障,以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
张海昂(1984—),男,河南商丘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
本论文为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JZY1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