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线上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持续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实践策略分析
2020-08-18吴斯娇
吴斯娇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班主任工作中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将校内线下课程与家庭线上微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劳动的重要性,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延伸至家庭中,从而将“爱劳动、会劳动”内化成为小学生的能力与品质。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微课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勞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有报告显示: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一、目标与思路
作为小学班主任及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我尝试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班主任工作中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将校内线下课程与线上家庭微课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劳动的重要性,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延伸至家庭中,让劳动成为小学生每天的“必修课”,持续提升学生劳动能力。
第一步:扎实线下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校课堂这一重要教学阵地。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分为2课时4板块,意在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安排,结合班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展开扎实的线下课堂。
第二步:开展线上微课,发挥教学持续性。课堂上授予学生的劳动理念与技能必须在家庭中得以发挥与延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这就需要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线上微课教学,引导家庭实现家校配合,让学生参与到家庭劳动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劳动行为,开展线下课堂
启动课程之前,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劳动岗位观察一周,了解该劳动岗位同学的值日情况。同时,教师对班级劳动岗位产生的特殊情况加以记录、分类,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教学核心过程为(1)复习规则,引入劳动岗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班级生活有规则》引出新课内容《我是班级值日生》,学生通过谈话交流了解班级的值日岗位有哪些;(2)交流经验,明确岗位职责:由上一周的优秀劳动岗位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榜样,思考交流成为优秀劳动岗位的要求,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每组学生选取一个劳动岗位,交流讨论出这个岗位的具体职责;(3)情景辨析,攻克难题:播放学生值日时遇到的4种常见难题场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找到解决方案并小结,值日劳动时遇到难题不要怕,想办法尽力解决。
2.学习线上微课,养成劳动习惯
线上微课延续了线下课堂中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设立追踪评价体系,学生持续按照课堂中提出的劳动要求和习得的劳动技能完成家庭劳动任务,不断强化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微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激发学生在家劳动的意愿和提出学生在家劳动的建议。(1)“小家”中的我们爱劳动:以班级学生家中劳动的身影为引,让学生感受同辈力量的引领,激发学生在家劳动的意愿;(2)“小家”中的我们会劳动:以洗碗为例,介绍洗碗步骤,播放洗碗小妙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家劳动的注意点,总结劳动小秘笈;(3)“小家”、“大家”齐劳动:由“小家”中的劳动引申至“大家”,即祖国中的劳动,因为有无数不计辛劳的劳动人员的付出,我们才有如今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升华学生们的劳动情怀。
三、成效与展望
1.在校劳动技能提升,学会主动解决问题
课程结束后的一月内,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到岗,完成自己岗位的职责,面对问题时,能主动和组内成员商量并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部分学生开始懈怠,无法如最初的状态完成值日工作。每周的“劳动模范”评比活动能有效提醒这一部分同学,继续坚持完成值日工作。在班干部汇总的值日问题中,个别调皮的学生在值日时打闹影响值日效果的,可以让这些学生自行提出解决方案,并自己执行。经过几周的试行,颇有效果,也调动了这些学生劳动时的主动性。
2.在家劳动意愿增加,家长重视学生劳动
微课的分享让家长们意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孩子的劳动情况,并主动提出让孩子参与更多种形式的劳动,比如加入社区参加义务劳动等。同时,大部分家长为了以身作则,也加入了劳动的行列中,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在家长和学校的配合和监督下,通过评价机制的建立,学生们的家务劳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校能合理分工,高效率完成值日生工作;在家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高年级学生还能结合自己的知识创造生活中的劳动美。
热爱劳动是每个人一生都应拥有的好品质,教会孩子“爱劳动、会劳动”是教师们必须坚持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此次结合线上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持续提升学生劳动能力的实践中,我们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在接下来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在劳动时出现的难题,教会学生从被告知劳动方法到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成为积极向上,热爱劳动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梁敏玲.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与路径[J].师道·教研,2020,(5):181.
[2]周亚.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探析[J].南北桥,2020,(9):28.
[3]刘涛.课堂延伸下微课堂的开设与模式建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20,(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