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事件下的新闻应对
2020-08-18葛艳华
葛艳华
重大公共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作用
重大公共事件(如自然灾害、瘟疫、战争、重大政治和经济事件等)的发生,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影响的时间也会十分久远。该类事件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打破社会系统原有的平衡。由于它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如果处理不得当,后续就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旦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新闻媒体作为对其进行报道的主要载体和途径,主要发挥以下几项功能:第一,让社会公众了解真相;第二,客观揭示事情发生的经过与结果;第三,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预警;第四,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发生重大公共事件后,向公众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利用事实报道,把舆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避免产生负面舆论,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营造一个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的舆论环境。这是媒体责任的重要表现,也是重大公共事件中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因时因势调整新闻报道着力点
重大公共事件在发生学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暴发期、扩散期和恢复期。对于不同的阶段,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跟踪报道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以不同作用为导向的新闻诉求,即为事件不同发展时期的新闻着力点。
在事件的暴发期,媒体的主要作用是告知社会公众有关事件的真相,让人们了解事件本身,辟谣各种流言和不实信息,保持社会局面的稳定。这一阶段新闻着力点在于以最快的速度对事件本身进行真实、全程报道,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事件的本真。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要选好角度,比如不要哗众取宠,也不要博取同情心。
在事件的扩散期,媒体是协调社会各种关系、各种资源、实施监督的重要力量,是促使社会形成合力对事件本身发展采取统一行动的催化剂。这一阶段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在于全面关注,引导、团结各种社会力量来共同面对、对抗负面冲击,形成有利于化解危机的良好社会氛围。这一阶段的新闻要拓展报道范围,一方面多对准一线,让基层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心声,发挥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应对危机,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对社会上各种违法违规或者不负责任的行为予以揭露,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在事件的恢复期,媒体的主要作用是理性反思重大公共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而探求事件暴发的社会根源,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平复情绪,引导全社会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实现重建。这一阶段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在于对整个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进而实现化危为机,推动社会进步。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反思并不仅仅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反思,而是大众的共同反思,是社会的整体反思,而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更是这场反思的见证者、记录者与参与者。
精准发声实现舆论正向引导
一些从事新闻工作的前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认为做好重大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是要把反映和引导作为着力点,用公开、真实的新闻报道引导出对的、有利的、同趋的局面,在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中,把似是而非、以点带面的舆论或者议论,逐渐矫正到真实、有效、可控的新闻舆论中来。换句话说,新闻媒体对重大公共事件的每一次报道,都要完成一次社会舆论的引导。而正确的舆论引导也必将提升公众认知并助推社会进步。
从近年来媒体对重大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来看,开放与及时已成为媒体报道的显著特点。那么媒体如何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精准发声引导舆论,发挥自身特有的社会功能?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精准发声应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信息来源要真实,实现对社会大众的精准传递。可以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体的立身之本、立命之基。只有真实可靠有效的新闻报道让新闻媒体得到公众的认知与认可,进一步塑造媒体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才会强化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二是新闻观点介入要精准,掌握舆论的主动性。公众在接受信息传播时,由于不良媒体的舆论引导,公众往往会获取到与事实反差很大的信息,由于先入为主,这样会影响公众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对社会危害极大。因此,媒体在进行正向舆论引导时,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沉到基层,融入到人民群众中,真实感知公众的安危冷暖,新闻观点要体现全局意识、责任意识,一定要找到权威、主管部门的声音,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掌握舆论的主动性。
三是新闻语言表达要准确,确保舆论引导正向。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报道要体现平等原则,采用适度的表达方式,去逐渐影响和改变受众的态度。这里要注意的是,切勿居高临下,用命令和教训的语言与公众对话。
四是传播方式要最优,实现正向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渠道不断增多、需求不断加大。这使得新闻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宽、方式更加多样。用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传递信息,更易拉近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减少距离感,以此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因此,要在信息交流互动、创新形式上下功夫,增强新闻的传播力,采用“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新型的传播形式,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将传播目的转化为影响公众情感的存在,从而实现正向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
我国重大公共事件面临的国际舆论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我国新闻媒体在海外也迅速构建起对外发声的媒体载体与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传播中国好故事、中国好声音,以及报道好世界的实力与影响力。需要注意的事,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依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对于国际舆论的引导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以援助某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例。我国向某国派出了若干抗疫专家,随行带去了数十吨各类医疗物资,企业和民间各界也纷纷向其捐款捐物。然而根据Alfred 数据室发布的统计数据:有26.4%的外国网友对于我们的援助表现出了正向的情感,大部分(60.1%)外国网友表现出了中立的情感,还有13.5%的外国网友表现出负面情感。也就是说,一部分外国网友甚至对我们的援助毫不领情,在负向的评论里,充斥着对我国的各种偏见。而造成这些偏见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当地媒体对我国长期开展不以事实为依据的负面报道。
Alfred 数据室统计结果显示,外国网友了解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时,更多的信息来自香港(南华早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海峡时报)、英国、美国等地区的媒体报道,而不是作为新闻发生地的我国内地官方媒体的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的报道对于国际舆论的引导至关重要。谁的媒体掌握了更加强大的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够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掌握更多的舆论空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而现阶段,我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在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引导舆论要遵循规律,是成绩就是成绩,是问题就是问题,在坚持实事求是中体现我们的自信。要善于把握本质、主流和趋势,善于把握社会心理,善于把握时、度、效,深度分析,主动发声,澄清是非,更有针对性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这也为我国媒体在重大公共事件下的新闻应对提供了指导方向。
此外,重大公共事件的新闻应对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务必”:第一务必要遵纪守法,要符合大政方针政策等的要求,不能踏红线、踩底线;第二务必要实事求是,要坚持真实报道的原则,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夸大事实,不能为了造舆论就夸张宣传,不能为了迎合受众就丧失底线;第三务必要“以新求闻”,对待每一个新闻报道,都要有适合的角度,不能“四海之内皆准之”,要突出每个新闻的角度和重点;第四务必要“求真求存”,要确保每一篇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与真实性,更要经得起社会公众和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