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的高校学生实习状态变迁研究
——以自主选择模式为例

2020-08-18靳文敏

科技创业月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行动者场域资本

靳文敏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3)

0 引言

2017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些应用型学科(如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的人才培养而言[1,2],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各学校采取的模式也有所差异,已有的模式包括随堂实习、研究性实习、认知见习、专业考察、专业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等[4]。时间较长的实习,通常会采取顶岗实习模式[5],然而此模式在实践中通常会有重复性强、学生情绪不高等问题[6,7]。不少研究已对实习模式、实习问题及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8-10]。但是已有对社会实践的探讨更倾向于从学校专业发展的角度[11-13],而根据高校大学生培养的目标,应摒弃将实习过分聚焦于就业能力的功利化思想,回归实习的本质属性——人的全面发展[14],以一种整体性的、系统的角度来评估实习的产出效果。

本文认为实习效果的评估应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重要标准,学生的反馈是检验实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以某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第三学期社会实践为案例,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框架,分析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心理及获得感知变化,进而为这种模式的完善提出建议。

1 研究方法

暑期(第三学期)统一安排+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实习方式,不限定学生所选的实习单位一定要与专业相关,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习单位,学生亦可以采取自我寻找的方式,但大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寻找。因此学生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自行制作简历、应对面试,此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会相对较高。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5]。本文通过对19位会展经济与管理大学生在大一、大二两个暑期的实习感受进行访谈,并对他们两年间与指导老师的沟通邮件、实习报告进行分析,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方面:场域、惯习、资本[16]对学生的实习状态进行对比研究。

2 基于场域维度的分析

2.1 场域选择:盲目——有的放矢

布迪厄将行动者的实践空间称之为场域,场域由一系列关系组成,主要是指在某一社会空间内,由特定的社会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16,17]。

实习单位的选择事实上就是一个选择场域的过程,自主选择不同于学校集体安排,对学生在时间安排、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对比大一和大二大学生的实习状态可以发现,其场域选择从盲目寻找到有的放矢,时间安排上更从容。同时,学生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大一由于经验缺乏,以及完成必修学分的迫切性要求,大部分同学的心态是找到一个实习单位。而大二的时候,学生更倾向于寻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实习工作。大一的时候在选择场域时紧张、忐忑感强烈,对于迟迟收不到面试通知也易感到焦虑。与此同时,为缓解不确定性感知,一些学生选择结伴而行。大二时候学生会根据大一的经验处理好期末考试与寻找实习之间的时间安排,心态上也更加从容,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去投简历,能够耐心等待结果。

综上所述,在场域选择上,大一为大二的实习积累了经验,时间安排、工作选择、心态适应三个方面在大二均有了显著改善。

2.2 场域感知:学校、工作场域的差异性

学生在大一实习的过程中,学校、工作场所这两种场域的差异开始被认知,并且促成了其在工作场域中新惯习的形成。两种场域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

(1)人际关系发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改变。大学是一个象牙塔,学生在这个场域中人际交往相对简单,工作场域中的利益性更大,学生用“青涩幼稚”来形容初入职场的自己,而对职场的评价则涵盖“经验老到”“各自为阵”“难以接近”等。

(2)生活状态发生了从随性到受约束的转化。大学场域相对于工作场域的约束性较小,再加上刚从高考这种高压环境中释放,生活难免松散。而工作对时间要求高,再加上通勤交通等问题,学生会感受到一种紧迫感,甚至是压力感的增加,在此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了在学校场域“温水煮青蛙”的危机感,开始反思大学生涯中的目标、规划等问题。

3 惯习维度分析

布迪厄认为场域对惯习具有制约、形塑作用,惯习是在场域中形成的。惯习是贯穿于行动者内外,既指导行动者的行为,又显示行动者的风格和气质;既记载了行动者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经历,又在不同的境遇实施创新;既具有前后一致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又随时随地在制约性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发生变化[16]。如前所述,工作与学校相比,具有不同的场域特点,而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新的如下惯习。

(1)学习主动性。在工作场域中,主动去学习变得更为重要。不少学生意识到工作中不能等待别人给你安排任务,需要主动请教,在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后,要学会花时间和同事们交流工作方法,才能更有收获。另外,因为有些同学选择的场域和专业的差异性较大,为了更好地完成新领域任务,要主动寻找方法,比如有些同学会学习视频拍摄的相关知识,记录相关有用的信息。

(2)持续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校所学具有局限性,关注到除了专业学习外的其他技能。尤其是去到非本专业行业时,需要更多的技能,而社会整体形势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来扩充自身的知识库,拥有更多的能力储备,在日后的工作中方可保持竞争力。

(3)冷静看待问题的能力。如前所述,大二学生在选择场域时候的考虑因素更为周全,冲动决策减弱。另外,学生在大一的实习中更关注个体的焦虑感。工作重复、融入困难、与同事意见不合、认为领导处置不当等问题频出,甚至有学生花很大篇幅描述一件工作中认为领导处理方式不当的事情,个人的情绪感表达十分强烈。而在大二的暑期实习中,学生的例行邮件内容明显更关注工作本身,以及如何调整和自我学习。

4 资本维度分析

布迪厄认为,资本是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当行动者或行动者群体在私有的也就是独占排外的前提下占有利用它时,它们便可以因此占有利用具有物化形式,或者体现为活生生的劳动的社会能量[16]。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文化资本,主要体现在:

(1)专业外新技能的获得。由于选择的自主性以及兴趣性,一些大学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同的行业进行实习。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软件使用、视频制作、办公室文档处理等技能。

(2)在实习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实践感知。选择专业内实习单位的同学,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或进行理论的拓展,或发现二者的不同,形成新的认知。比如有同学能够实践专业学习中的策展过程,将专业学习中的理论运用其中,亦能发现实践中及时解决问题需要灵活性,而非刻板照搬书本。

即使选择不同专业实习的同学,一旦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亦能将二者进行结合。学生能迅速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对现实的指导,并且在大二阶段表现更为明显。比如,在宠物行业参加实习的同学,因公司参加宠物展的契机,对企业参展行为有了实际的感知。

此外,比较大一和大二所获资本的异同,可以发现,大一时候更注重显性资本(文化技能)的获得,大二时候能够获得显性与隐性的双重资本。隐性资本主要是指实际思想的改变,对心态、人生、职业规划等方面理性化的思考。原因在于大一实习阶段所形成的对新场域的惯习,导致大二阶段实习有更多的机会、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资本的获取。比如,大二时候对实习的排斥感下降,会思考如果继续从事某个行业,需要加强的方面。同时,学生会意识到大学里有机会能多感受不同类型的实习单位,会降低以后的机会成本,因为学生阶段对收入、生存等方面的实际压力不大,更多出于兴趣,以及带给自己的多样体验。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正如布迪厄所指出的,场域、惯习和资本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场域是最基本的客观关系的独立空间,在不同的场域下,行动者形成了不同的惯习,在独立空间里不断地争斗有限的资本,形成了新的实践行为[18,19]。整体上,从场域变迁来看,大一时期在进入新场域前的不确定感强烈,相对盲目,并且对自我情绪关注更多。而大二则更具有经验和规划性,兴趣选择更突出,更关注场域中的工作本身和人际互动。从惯习变迁来看,大一实习开始意识到工作场所和学校两种场域所形成的惯习(生活状态、人际关系、学习)是不同的,而大二则对工作场域的惯习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表现在焦虑感减弱,以及工作自信度提升,学习主动性加强。从资本变迁来看,大一会形成浅显的资本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本,即新技能的获得;而大二学习则是显性与隐性资本(职业规划、心态、理性思考等)的双重积累。

图1总结了在实习过程中,场域、惯习、资本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场域的变化影响了学生惯习的形成,而后者则促成了对前者适应性的提升。学生在适应场域变化、惯习形成两方面所获得的显性资本和隐性资本均会对其未来新工作场域的适应力有所改善。

图1 实习过程中场域、惯习、资本三者关系

5.2 讨论

自我寻找实习单位更容易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重点,提升其终生学习能力[20]。因此即使实习单位与专业相关度低,也不足以否认这种模式的有效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容易提高他们的实习满意度,是符合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模式。现阶段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浓厚,更愿意挑战自我。而学校统一提供实习机会更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感。

总体而言,企业教学这种“工作场所的学习”方式不再简单是一种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或是检验学校知识是否有效的手段,而应使其价值回归到个体的全面发展上,充分注重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关注工作场所学习中品德的塑造和传承,重视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以及强调知识迁移的过程性。

此外,在此模式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指导老师无法精准地获得实习单位对于学生的总体评价,即使每一个单位最后根据学校提供的表格进行打分,但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可以通过协调实习单位、老师打分的权重来进行最后成绩的判定。另外,这种模式是作为专业实习的补充,是多元实习方式中的一种,无法代替应用学科其他模式的实习。

猜你喜欢

行动者场域资本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苗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行动者网络——贵州反排木鼓舞个案的体育民族志研究*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社会网研究的启示
资本策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