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我们的中国故事
2020-08-18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赛星语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赛星语
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划,第32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原定于2020 年7 月在日本东京举行,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蔓延,该届奥运会被迫推迟至2021年夏季举行。
回首过往,奥运会给中国人留下了无数难忘的瞬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运动员的拼搏故事。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第一次夺得金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从乒乓球、跳水等项目中国梦之队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到“中国飞人”刘翔的逆袭与女排精神的传承,每一次获得的荣耀,都是运动员拼搏的勋章。
自我超越,自强不息。奥运精神在青春的汗水中代代相传,闪闪发光。
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惊艳世界
对中国人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代人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12 年弹指一挥间,当时的那份激情与热血仍历历在目。
2001 年7 月13 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 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的那一刻,全体中国人沸腾了。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背后,凝结了几代中国人对奥运的执着与付出,更凝结了无数中国奥运健儿对体育精神的不懈追求。
百年期盼,百年圆梦。
2008 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喜悦与灾难共存的年份。当时汶川地震之殇尚未完全修复,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当中国奥运选手姚明身旁出现地震救人小英雄林浩的那一刻,无数中国人感动得落泪,那一幕仿佛在告诉世界:我们即便身处逆境,也心向光明!
在开幕式上,烟花“大脚印”的惊艳、悬浮于鸟巢中央银色五环的浪漫、147米巨幅画卷里展现的中华文明、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时矫健的身姿……无不令世人惊叹。
中国的奥运情怀在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的那个夏天,中国惊艳了世界,也注定令世界难忘。
那个夏天,张娟娟在女子射箭比赛中,连挑三位韩国名将,为中国射箭队夺得奥运会史上第一枚金牌,打破了韩国射箭梦之队的不败神话。
那个夏天,20岁的邹凯一举拿下了男子团体、自由体操、单杠三枚金牌,与“体操王子”李宁比肩。
那个夏天,女子乒乓球领奖台上,张怡宁、王楠、郭跃包揽女单前三名,三面国旗同时升起,燃爆全场。
那个夏天,邹市明为中国拿到了第一枚奥运会男子拳击金牌。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的骄傲。
那个夏天,中国男篮再一次杀进世界八强,姚明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必须战斗至死!”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榜首,是奥运会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榜首的亚洲国家。
自我突破,决不放弃,这便是中国人的奥运精神。
2回溯历届奥运会,夺冠瞬间令人热泪盈眶
不只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回溯过往,中国运动员的奋勇拼搏从未停歇。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夺得男子自选手枪60发慢射冠军,《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奥运会赛场上响起。
在那个年代,许海峰的这一声枪响打破了中国多年的沉寂,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实力与尊严。
同样是在那届奥运会上,“体操王子”李宁惊艳世界。
3 金2 银1 铜——男子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3枚金牌,跳马、男子团体2枚银牌,个人全能铜牌,全能的李宁让世界对中国运动员刮目相看。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14岁小将伏明霞,成为女子10米跳台冠军。
那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游泳队创造了奇迹,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四朵金花”分别拿下了四个游泳冠军。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举重运动员占旭刚以自己的神力连破70 公斤抓举、挺举、总成绩3项世界纪录。在女子5000 米的田径赛场上,“东方神鹿”王军霞奋力冲杀,夺下金牌,令无数中国人骄傲。
2000 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总奖牌59枚(其中金牌28 枚)的优异成绩一举跃入了奖牌榜前三的行列,开启了奥运强国的新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孔令辉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以3 比2 的比分力克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夺得冠军,成就了个人大满贯的伟业。夺冠后,孔令辉紧闭双眼,仰天长啸,泪流满面地狂吻胸前国旗那一幕,至今令人难忘。
2004 年雅典奥运会,杜丽在女子10 米气步枪项目中摘得该届奥运会首金,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再次获得奥运会首金。
那届奥运会最让人难忘的是男子110米栏项目的比赛。“中国飞人”刘翔最后的一跃,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奥运经典。再次重温,直到现在依旧会泪流满面。12秒91!这个数字令所有黄种人沸腾,刘翔不仅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男子田径项目的奥运冠军,也成了第一位获得奥运会短跑项目冠军的亚洲人。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在这些运动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3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王者之师,来之不易
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张继科、马龙……
没有人知道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但所有人都知道,是因为每一位运动员的拼搏与努力,才有了中国乒乓球事业的不败传说与薪火相传。
当你为一枚枚金牌而欢欣鼓舞、热泪盈眶时,永远不要忘记运动员背后的辛酸与付出。
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明星梦之队,从高敏到伏明霞,从郭晶晶到吴敏霞,从熊倪到田亮,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站在跳水台上的轻松一跃,看到的是被压得毫无波澜的水花。但这一切的背后,运动员们流过多少泪、多少汗,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因为常年的跳水训练,郭晶晶的眼睛视网膜受损脱落,她几乎是冒着失明的风险继续练习;秦凯因为训练,手指骨折过五六次。多少队员轻伤不下火线,缠了绷带再继续一遍遍地重复练习。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充满了坚持与热血的中国红。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创造历史,夺得全部5枚金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林丹成功卫冕羽毛球男单冠军。在当日赛场上,除了林丹蝉联冠军让人喜悦,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的奋力拼搏也令人感动。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无论何时,我们的运动员始终全力以赴。
哪有什么梦之队的神话。那一次次在奥运会赛场上意气风发、创造神话的背后,是异于常人的拼搏与坚持。
还有“网红”傅园慧,在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她打破中国纪录,位列第三,夺得铜牌。在半决赛后的采访中,面对成绩,她开心地说:“我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
很多人说,傅园慧是中国新一代体育精神的代表。
是啊,没有那么多对金牌的执念,而是更注重自我超越,享受运动的过程,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
4女排精神,永不言弃奥运精神,生生不息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在新中国体育史上,有哪些比赛的瞬间令你沸腾?几个点赞数量靠前的回答都指向了一个答案:中国女排。
是的,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精神最好的缩影,更是一代代中国人顽强拼搏,在挫折中成长,在荣誉中砥砺前行的最好见证。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美国队,第一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在那个改革开放开启不久的年代,没有什么比中国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
此后的日子里,中国女排经历过暗淡,经历过伤病,经历过挫折,却从未放弃。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队对阵俄罗斯队,中国女排在开场不利先输两局的情况下,以强大的韧性完成绝地反击,连续拿下三局,重新夺回旁落了20年的奥运会金牌。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以年轻的阵容在决赛中力克塞尔维亚队,第三次夺得奥运会金牌。
经历无数痛苦与挫折后,中国女排王者归来。
很多人问,到底什么是中国女排精神?
在笔者看来,哪怕一次次被打倒,也决不服输;哪怕知道自己未必能赢,也一定竭尽全力。这就是中国女排精神。女排精神就是自我超越,就是刻苦与专业,就是拼搏与热爱。
这不仅仅是中国女排精神,更是奥运精神、中国精神!
这种精神被兜在一代代人的心底,满载着年轻人的梦想与朝气,日月更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