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响
2020-08-18马进
马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浙江杭州310009
对于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是其常用的麻醉方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其成功率。多年来,学者们不懈的探讨各种方法以求延长单次神经阻滞的作用时间,多位学者研究了在局麻药中加入佐剂,如地塞米松、血管收缩剂等,以期延长神经阻滞时间,均获得了一定的效果。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同时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1]。现有的研究发现[2],右美托咪定可延长臂丛神经阻滞时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间,然而,对于臂丛神经阻滞中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国内较少报道。该研究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该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臂丛神经阻滞中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在该院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ASA分级Ⅰ~Ⅱ级,术前仔细评估患者,无臂丛神经阻滞禁忌证,无严重心肺基础疾病、低血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无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静药物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R组),每组40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未使用药物,入麻醉准备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BP、ECG、SpO2)并开放静脉通路。患者采用仰卧位,头转向健侧45°,颈部皮肤彻底消毒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线阵探头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探头横向放置在颈部,横跨颈外静脉表面,约锁骨上3~4 cm处,获得满意图像后,在前、中斜角肌之间进针,随时根据图像调整进针方向,在臂丛神经的三干周围注入局麻药,使三干被药液充分包围,两组均注入0.5%罗哌卡因25 mL,为最大限度避免操作者造成的影响,所有神经阻滞均由同一位麻醉医生进行。D组于臂丛神经阻滞前10 min按0.5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 min后调整为0.2μg/kg·h,手术结束前10 min停药,R组按照D组输注方案输注等量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的评估参考刘明[3]的方法。记录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停药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围术期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记录给予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的处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信息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构成比、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与R组相比,D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神经阻滞效果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nerve block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表2两组神经阻滞效果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nerve block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组别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组(n=40)D组(n=40)t值P值12.2±8.3 11.7±7.7 0.267 0.791 14.4±9.6 13.8±7.9 0.312 0.757 586.1±71.5 672.4±92.9 4.331 0.000 529.9±68.1 612.3±89.7-4.205 0.000
表3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s)Table 3 Table 3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s)Table 3 Table 3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T0时比较,aP<0.05;与R组比较,bP<0.05
时间R组(n=40)HR(次/min) MAP(mmHg) SpO2(%)D组(n=40)HR(次/min) MAP(mmHg) SpO2(%)T0 T1 T2 T3 T4 76.9±12.1 76.3±10.9 75.8±9.8 77.2±9.4 77.6±9.0 88.7±10.2 88.3±9.8 86.4±10.1 87.7±7.9 85.5±10.5 98.2±1.5 98.4±1.3 98.5±1.3 98.4±1.4 98.5±1.3 79.5±10.9(76.7±10.3)a(68.8±8.2)ab(66.9±7.4)ab(67.2±6.9)ab 86.9±9.1 85.8±8.9(81.0±8.8)ab(80.3±7.5)ab(81.3±9.5)a 98.3±1.5 98.4±1.5 98.1±1.5 98.3±1.3 98.2±1.5
2.3 患者观察指标
与T0时比较,D组心率在T1~T4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D组MAP在T1~T4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D组心率在T2~T4各时间点明显低于R组(P<0.05),D组MAP在T2~T3时间点明显低于R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HR、MAP和Sp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D组和R组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2例,给予阿托品后均好转;D组血压下降超过30%者1例,给予麻黄碱6 mg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情况。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传统的操作方法为麻醉医生通过盲探寻找异感,不仅要求麻醉医生有丰富的经验,而且可能出现阻滞不全甚至发生相关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可视化的超声技术逐渐应用,臂丛神经阻滞更加精准有效,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下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围术期的舒适化,这促使学者们不断的探讨,以达到更佳的临床效果。现有的研究指出,只增加局麻药的浓度和剂量并不能加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4]。因此,研究其他药物与局麻药的结合成为了近年的热点。右美托咪定是有效的α2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常用其辅助镇痛镇静。右美托咪定通过与α2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作用,同时右美托咪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大脑组织中呈睡眠状态的蓝斑,从而产生镇静、催眠及抗焦虑作用,并且对呼吸系统负性影响较小,临床使用有效且安全[5]。
该研究中,D组采用持续缓慢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672.4±92.9)min vs(586.1±71.5)min和运动神经阻滞(612.3±89.7)min vs(529.9±68.1)min时间,Kathuria S等[6]的研究显示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组感觉神经阻滞(667.50±121.98)min vs(451.60±113.36)min和运动神经阻滞(612.00±121.22)min vs(387.85±129.31)min时间均明显延长,这与该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作用。李岩等[7]探讨了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0.2μg/(kg·h)vs 0.7μg/(kg·h)]对肩关节镜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发现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安全性更高。
患者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可能因焦虑、恐惧而产生不利影响,邹敏等[8]对5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发现使用右美托咪定后,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系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aghinia等[9]的研究发现,上肢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痛,芬太尼用量明显下降,患者安静易于唤醒。该研究中,加用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中HR、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呼吸抑制,无明显紧张焦虑情绪,由此可见,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缓解围术期应激反应。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地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患者,可有效加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呼吸抑制。但该结论仍需更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