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菌群分布的调查分析

2020-08-18

上海护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异体卵巢癌病原菌

夏 欢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0)

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1 位, 临床治疗首选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2]。目前,关于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相关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 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防治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提供借鉴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卵巢癌手术治疗患者54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 ①符合卵巢癌诊断标准;②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复发性或转移性卵巢癌;②合并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③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 ④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手术治疗。纳入分析的54 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67.38 ± 5.37)岁;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即FIGO分期):Ⅰ或Ⅱ期41 例,Ⅲ或Ⅳ期13 例;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12 例,高血压32 例,高脂血症34 例,贫血19 例; 手术时间218~289 min, 平均 (227.81 ±11.82)min;术 中 出 血 量410~720 mL,平 均(428.81 ±29.81)mL。 54 例患者中有7 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96%。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年龄、FIGO分期、肿瘤直径、实验室检查(CA125、白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贫血)、异体输血;②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③切口感染的病原菌。

1.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卵巢癌术后切口感相关因素;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纳入分析的54 例卵巢癌手术患者,有7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96%。

2.2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54 例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 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1 株,占22.92%;革兰氏阴性菌34 株,占70.83%;真菌3 株,占6.25%。 详见表1。

2.3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2.4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FIGO分期Ⅲ或Ⅳ期、糖尿病、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见表3。

表1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分析

表2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n=54)

3 讨论

3.1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本研究纳入分析的54 例卵巢癌手术患者中,有7 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96%,处于较高水平。 究其原因,可能与卵巢癌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3],患者年龄普遍偏高,手术耐受能力、机体抵抗力等相对较差有关。 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4]。 因此,如何降低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是医护人员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3.2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菌群分布特点表1 显示,引起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有48 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70.83%。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以粪肠球菌最为常见。这可能与患者手术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了预防感染使用了大量抗生素, 导致肠道菌群出现定位转移有关[5]。

3.3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表3 显示,年龄≥60岁、FIGO分期Ⅲ或Ⅳ期、糖尿病、异体输血是导致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①年龄≥60岁。 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 术后体内炎性因子对病原菌的吞噬作用减弱。 此外,术后长期卧床,局部血液循环受到一定影响,新生组织再生能力减弱,进而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切口感染风险增加[6-7]。②FIGO分期Ⅲ或Ⅳ期。 卵巢癌Ⅲ或Ⅳ期说明肿瘤组织已经累及输卵管或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手术切口范围大,且术后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感染风险增加[8-9]。③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自身糖代谢功能紊乱,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相关保护性免疫蛋白IgG 合成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0]。此外,体内高血糖水平可抑制生长、 愈合等相关胶原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切口处新生血管的生成与修复,病原菌易感性增加[11]。④异体输血。异体输血又称同种异体输血,由于供血者血液中的白细胞介质可诱发机体免疫抑制, 异体输血后可导致受血者体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肿瘤坏死因子α、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 降低,NK 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活性降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减弱, 进而影响卵巢癌术后切口愈合,感染风险增加[12]。

3.4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表3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n=54)

3.4.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组织修复有研究显示[13],手术切口处行微波照射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葡萄球菌及淋球菌有灭活作用。此外,微波照射还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 促进血管内营养物质与细胞内物质的代谢与交换,减轻伤口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卵巢癌术后患者可以采用局部微波疗法预防切口感染, 微波照射中心距切口3~5 cm,温度设置36~45℃,切口有渗血的患者在照射前应先进行切口换药,每2 天照射1 次,每次30~40 min,连续照射7 d,要注意照射区域避免涂抹或粘贴氧化锌等重金属物质[14]。

3.4.2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机体产生耐药性表1显示, 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8 株,不同菌株治疗方案不同。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针, 根据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产生耐药性。

3.4.3 增加营养供应, 提高机体免疫力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都在一定要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 而营养摄入不足又会影响患者切口愈合和疾病康复,形成恶性循环。加强患者营养治疗、护理,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改善疾病预后有着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15],将多种优质蛋白和术后必须营养素进行混合浓缩的“超食疗法”,可以有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且可快速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3.4.4 采用自体血回输, 减少免疫抑制反应表3 显示,异体输血是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术中可以采用自体血回输的方式,并且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避免由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反应影响伤口愈合和疾病预后。

4 小结

卵巢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 主要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糖尿病、异体输血有关,严重影响其切口愈合及预后。引起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在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患者,了解其有无切口感染风险,并给予相应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应根据其感染病原菌种类,给予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猜你喜欢

异体卵巢癌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历组、宾组同卜一事新例——兼谈字的异体归属及释读问题
EPO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中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