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运行现状及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2020-08-18韩树萍余章斌梅士娟薛海华刘蓓蓓

上海护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捐赠者母乳母乳喂养

楚 雪,徐 晶,韩树萍,余章斌,梅士娟,薛海华,刘蓓蓓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南京 210004)

母乳是满足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生长发育需求最理想的食物[1]。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所有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在母乳不能成为新生儿喂养第1 选择时,捐赠母乳也可作为一种替代喂养的有效方法[2-3]。 建立母乳库是收集捐赠母乳的重要途径, 可以为母乳供应不足的新生儿提供营养支持。 国外母乳库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先后成立了北美母乳库协会和欧洲母乳库协会,建立并修订了完善的母乳库运行标准和指南[4-6]。我国母乳库的研究和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我院于2013年成立母乳库,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我院母乳库运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

1 我院母乳库基本情况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成立于2013年8月,是我国(除港、澳、台地区)第2 家、华东地区第1 家母乳库。 我院母乳库为新生儿病房自体母乳库, 配有采奶室、配奶间、医院级吸乳装置、恒温震荡水浴箱、捐赠母乳储存容器、捐赠母乳储存冰箱(包括专用普通冰箱和专用超低温冰箱)、计算机及配套信息管理系统等。 母乳库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捐赠者筛查以及捐赠母乳的收集、加工、储存、应用均遵循北美母乳库运行指南[7]开展及实施,主要目标是推动住院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患儿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库的主要功能包括:①招募母乳捐赠者、收集捐赠母乳以满足一些特别医疗需要; ②负责母乳的消毒检测、 储存及分配等工作。有关工作需由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我院母乳库由医院领导直接管理, 配备1名专职护士负责母乳库日常运行工作, 母乳捐赠者筛查及捐赠母乳的收集、加工、储存、应用等均由我院新生儿科、妇产科、营养科、检验科的医护人员分工协作完成。 我院母乳库建立初期,捐赠人群以院外的社会爱心妈妈为主,随着医院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比例的增长, 捐赠母乳供不应求。 同时, 随着捐赠母乳人数及捐赠量的增多,对捐赠母乳质量的监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患儿的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库的持续发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对母乳库运行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

2 母乳库质量改进及评价

2.1 母乳库的质量改进措施

2.1.1 加大母乳喂养及母乳捐赠的宣传力度为了改善捐赠母乳供不应求的状况,提高母乳捐赠量,我院进一步改进母乳捐赠的宣传模式,采取院内、院外相结合的宣传方式, 在医院产科及产后康复中心开展捐赠母乳的宣传工作。通过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开展妊娠期小讲堂等, 加强母乳喂养宣传力度并积极鼓励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加入母乳捐赠队伍。此外,我院母乳库与金鹰国际集团合作,在其商场内建立母乳捐赠、妇幼健康宣教站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母乳捐赠公益事业走出医院、走向社会。

2.1.2 加强捐赠母乳的质量监管捐赠母乳质量是母乳库高质量、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大陆地区人乳库运行管理专家建议》[8]的指导下,我院母乳库进一步加强捐赠母乳的质量控制,在捐赠者筛查、捐赠母乳收集、消毒和储存方面层层监控,以提高捐赠母乳的合格率。①捐赠者筛查:捐赠者在捐赠母乳前均需进行健康筛查,了解其患病史(特别是有无传染病病史)、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用药情况等,并进行相关血液指标筛查, 只有满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人类嗜T 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血巨细胞检测均为阴性,才视为合格。 ②捐赠母乳收集:所有符合要求的捐赠者首次进行母乳收集时, 均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母乳收集前,捐赠者先用7 步洗手法洗手,用手口湿巾清洁乳房,特别是乳头和乳晕周围。采用电动吸奶泵收集母乳, 吸奶泵使用后所有配件均进行清洁消毒,收集好的母乳放置在专用的储存容器中,放入冰箱4℃密封冷藏,并于24 h 内进行混匀消毒。收集的母乳均进行信息录入, 并记录收集时间, 以备后期检测。③捐赠母乳消毒和储存:将收集好的捐赠母乳混匀,采用巴氏消毒法(62.5℃持续消毒30 min)进行消毒,消毒后储存于专用冰箱的-20℃冷冻层,储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 此外,为进一步保证捐赠母乳的质量,我院制订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捐赠母乳巴氏消毒规范》和《新生儿科捐奶使用规范》。

2.2 母乳库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价

2.2.1 评价指标以2016年1月为时间界限,比较质量改进前(2013年8月—2015年12月)及质量改进后(2016年12月—2018年7月)的母乳捐赠情况(包括母乳捐赠总量、母乳捐赠人数及捐赠次数等)、捐赠合格者基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首次捐赠年龄、分娩孕周、分娩胎次、分娩方式等)及受捐新生儿基本情况(包括出生体质量、出生孕周、初次使用捐赠母乳时间以及使用捐赠母乳持续时间等)。相关资料均从我院母乳库信息管理系统调取并统计。

2.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 校正法;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母乳库运行基本情况自母乳库建立至2018年7月,我院收到捐赠母乳总计4 340.84 L,捐赠人数达1 401名,总捐赠次数累计12 368 次,近年母乳捐赠情况详见图1、图2。 母乳捐赠合格人数比例由质量改进前的66.86%提升至改进后的9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045,P<0.001)。 质量改进前后母乳捐赠整体情况详见表1。

3.2 质量改进前后母乳捐赠合格者及受捐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2013年8月—2018年7月,母乳捐赠合格人数共计1 169名,受捐新生儿共计5 728名。质量改进前,1 240名受捐新生儿中,个人最大受捐奶量为11 160 mL,受捐时间最长为44 d;质量改进后,4 488名受捐新生儿中,个人最大受捐奶量12 895 mL,受捐时间最长为53 d。 质量改进前后,母乳捐赠合格者的文化程度、捐赠次数、分娩孕周、分娩胎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受捐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出生孕周、初次使用捐赠母乳时间、使用捐赠母乳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 具体详见表2。

图1 近年我院母乳库母乳捐赠人数及捐赠合格人数

表1 质量改进前后我院母乳库母乳捐赠整体情况

表2 质量改进前后母乳捐赠合格者及受捐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n(%)]

图2 近年我院母乳库母乳捐赠量及捐赠次数

4 讨论

4.1 母乳库建立背景及基本运行情况

4.1.1 母乳库建立背景随着母乳喂养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 母乳喂养的益处已被大众所广泛认同。母乳是新生儿喂养的首选和最佳食物,母乳喂养可以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同时可以帮助术后患儿克服喂养困难、 预防短肠综合征等, 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9-10]。WHO 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30 min 内即可进行母乳喂养,并推荐纯母乳喂养直至6个月月龄[11]。 有研究表明, 母乳库中的捐赠母乳在冷冻和巴氏灭菌后可以杀灭其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而母乳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变化不大[12]。 所以,当亲生母亲的母乳不能或不足以成为患儿主要营养来源时, 捐赠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替代品[13]。 母乳库的诞生,为捐赠母乳的规范收集、存储和加工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 成为新生儿营养支持的重要保障。迄今为止,母乳库已有100 余年的历史, 且随着全球范围内母乳库的发展及相关指南和标准的制订,母乳库的运行也越来越规范。我国母乳库发展起步相对较晚,2013年3月,我国(除港、澳、台地区) 首家母乳库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成立,为我国母乳库的建立提供了方向指引。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8月, 我院成立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母乳库,是我国(除港、澳、台地区)第2 家、华东地区第1 家母乳库, 为我市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新生儿的营养支持提供了保障。

4.1.2 我院母乳库运行情况表1 显示, 我院母乳库自2013年8月成立至2018年7月,运行5年期间,母乳捐赠总量达4 340.84 L;捐赠人数达1 401名,捐赠合格人数达1 169名,总体合格率为83.44%;总捐赠次数累计12 368 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受到了母乳受捐家庭的广泛认可。

4.2 母乳库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分析

4.2.1 母乳捐赠数量及质量日趋提高表2 显示,质量改进后, 母乳捐赠合格者捐赠次数≥3 次的比例显著上升,早产儿产妇、第2 胎及以上产妇捐赠人数也显著增加, 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产妇捐赠比例也有所提升, 与质量改进前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这提示产妇对捐赠母乳的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产妇主动加入母乳捐赠队伍。 随着母乳捐赠宣传工作的改进, 现阶段我院母乳库捐赠人群基本趋于稳定,结构逐步优化,捐赠母乳量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满足了更多新生儿使用捐赠母乳的需求。

4.2.2 受捐新生儿初次使用捐赠母乳时间有所提前表2 显示,质量改进后,受捐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占比有所下降,但数量明显增多,受捐新生儿使用捐赠母乳持续时间有所下降, 但初次使用捐赠母乳时间提前,出生后24 h 内使用捐赠母乳的新生儿比例由40.32%增加至56.53%,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这提示母乳喂养已受到医护人员和家庭的广泛重视, 越来越多的产妇倾向选择母乳喂养,且随着捐赠母乳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当产妇母乳不足或由于疾病原因无法亲自喂养时, 使用捐赠母乳已经成为母乳喂养的一种有效替代方式。

5 小结

我院母乳库自建立以来,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为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儿提供了营养来源。但是,我国母乳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安全、资金和捐赠母乳来源是母乳库持续运行的三大挑战。后续工作中,我们还将严格遵循《中国大陆地区人乳库运行管理专家建议》[8],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母乳库运行方式, 支持和促进母乳库的持续、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捐赠者母乳母乳喂养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The unusual gym man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纽约首设“母乳捐赠站”
母乳也有标准吗?
美国粪便银行接受捐粪,捐赠者一年赚8万元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