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0-08-17吴巧慧晏宁周志成李亚文赵辉王鹤
吴巧慧 晏宁 周志成 李亚文 赵辉 王鹤
[摘要]德育工作精准育人不仅是一种育人理念,更是德育工作的更高阶段。德育工作精准育人是在“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需求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4个特点,在实施方面应尊重学生个体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差异性,树立“因需施教”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制定“量身定做”的成长方案,从而达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实现政治和思想引领、在马克思主义能力培养中完成综合素质塑造、在规则意识培养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精准育人;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0)01-0006-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随后,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3]这是我国高校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做到精准施策,实施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1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内涵和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亲切关怀青年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多次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发表重要论述。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期,可塑性比较强,易受各种错误思潮和极端思想影响,需要加以正确引导。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准思维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聚焦,协同发力。”[4]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不断地对其倾注智慧、激情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换言之,精准育人就是把人作为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使其得到综合发展,精益求精,坚持过程、细节和结果并重,在教育活动中追求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精准育人更是一种育人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最优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德育工作的更高阶段。精准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核心思想是把学校育人工作的外因转化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内因,依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运用适合的育人内容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动力感,强化学生的路径感,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4个特点:需求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需求化是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正视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发展动力,其核心是找准学生的有效需求,满足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终极价值追求。科学化在于逐步把大数据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运用在德育工作中,并转化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手段,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工作体系。精准化在于对学生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现实回应,实质是德育工作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专业化在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德育工作者具有专业化资格和技能,做到精准施策。北京联合大学正是在精准育人理念持续指导下,始终在需求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方面精准用力,运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过程数据分析结果,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2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实施原则
2.1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个体性是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运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过程数据,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要将“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全过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主张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对人主体性的重视以及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德育也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以人为本的德育必然要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陶冶、交往意识的培养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并在关注人和尊重人的前提下教育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理解、沟通、对话、协同、共在、共涉、共享为主要方式,强化双向互动,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自主意识的、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实现德育目标。德育工作只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有效需求,学生才能更愿意接受社会价值的规范。北京联合大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过程数据分析,进一步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由于成长背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成长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尊重、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都是德育精准育人的切人点和立足点,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2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树立“因需施教”的教育理念
差异性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分层次、分阶段地制定培养目标。德育工作精准育人要坚持“因需施教”,实行分层管理。分层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各層次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发展路径、原则,实现对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最优化管理,从而达到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最终目的。德育工作精准育人要做到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上大学,我的信仰是什么,我希望大学毕业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质,我希望从大学获得什么,我需要获得哪些成长资源等问题。学生所设立的学习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会因人而异,自然就会形成学生之间目标的差异性。数据显示,对于希望能够正常毕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校期间的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而非自律、学业表现、起点成绩和政治上追求进步;而对于希望成为优秀毕业生的学生而言,上述因素中较重要的依次为:自律、政治上追求进步和学业表现,而不是学习策略的运用。
2.3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制定“量身定做”的成长方案
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体现了学生对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的自觉认同,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中。“量身定做”的工作方法需要有“精准供给”思维和“需求侧思维”。从供给侧实现“精准供给”,其前提是明晰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未来的发展方向、专业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技巧、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社团工作的矛盾等,这些都是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重点。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首先,强化目标意识培养。德育工作要实现精准化,需要加强学生的目标管理意识,帮助和引导学生把目标细化、量化,帮助学生规划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目标意识培养要贯穿大学四年。其次,强化动力思维。学习动力不足是应用型高校学生存在的客观现象。第三,强化路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应用型大学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本质属性,学生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自主调节行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学生的主体性,要着眼于学生的类型和特点,从主体作用发挥上探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路径选择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地方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既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客观上需要高等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北京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品质”的属性是“北京”,它承载着弘扬北京文化、传承北京精神、服务北京发展、展现北京形象等与北京“四个中心”建设要求相一致的责任和使命。“北京品质”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传承中国精神,秉持中国情怀,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点和烙印,同时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一种特有的品质[5]。精准培养具有“北京品质”的高素质人才,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3.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实现政治和思想引领
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学生在校期间过程数据分析显示,思政课成绩、英语成绩和体育课成绩与毕业状态存在显著相关。相对而言,三类课程中,思想政治课成绩对毕业状态,尤其是成为优秀毕业生更为重要。政治上追求进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优秀毕业生的发生比,较非党员高3.513倍,学生毕业时的政治面貌反映出的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是学生能否成为优秀毕业生的重要动力因素[6]。北京联合大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注重加强思政课程主渠道建设、推进“课程思政”、第二课堂纳入教学体系等措施,实现了价值引领。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透,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理性自觉。其次,在专业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北京联合大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注重把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以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认同、内化和践行。第三,在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参与活动,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活动中,北京联合大学有1343名师生参与其中,国庆活动就是行进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党课、一堂活泼的思政课。可以说,国庆活动从训练到受阅,再到总结宣讲,对于“98后”“00后”的大学生是一场参与式、全程式、浸人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参与和体验的过程,是获得一种精神、一种立场的不懈追求的实践过程[7]。采用沉浸式和体验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容易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践行场域。国庆活动使同学们获得了精神洗禮,激发出学生爱国的热情并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底色,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融入北京联合大学的所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良好局面。
3.2 在马克思主义能力培养中完成综合素质塑造
马克思主义能力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始终坚持“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和“学以致用”的校训。北京联合大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基因。近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坚持从顶层设计、教育教学、实践锻炼等多个环节,大力培养学生掌握、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8]。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习近平总书记提供了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治国理政的成功范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是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关键;应用型大学应当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基本能力。这一观点契合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10]应用型大学德育应当围绕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能力,从三个维度开展德育实践,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素质拓展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为素质拓展和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指引方向,凸显阶级性;素质拓展体现了应用型大学德育的大德育观,凸显发展性;学风建设为应用型大学德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的成效,凸显教育性。
3.3 在规则意识培养中实现立德树人
规则意识作为现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都趋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渐定型并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阶段,因此,大学阶段正是规则教育从规则认知向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北京联合大学近两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过程大数据显示:学生规则意识与能否正常毕业及能否成为优秀毕业生均显著相关,大学生心理、行为指标是影响毕业状态的主要因素。对于正常毕业而言,只需满足“遵守规则和应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两个指标;对于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而言,则需要在一定水平的起点成绩上,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如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健康管理、财务管理等),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现有规则条件下有效行动,并在挫折情境下保持乐观的精神风格。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对规则的认同必然有态度和程度上的不同。由此,规则意识是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和标准,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在认同规则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内化使其转为自觉行为。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崇尚并遵从规则可以保证个体在现有规则条件下有效行动。任何规范或规则如不经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认同,都不可能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德性和素养。北京联合大学每年举办新生线上线下学习规章制度,定期举办学生规章制度竞赛等,正是强化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北京联合大学目前正在建设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数据思政平台旨在通过挖掘相关数据并分析,构建学困生个人学情档案,预测学困生学习的发展趋势,建立优秀毕业生学习过程评价,实现过程动态跟踪指导,提供发展性评价。通过分析优秀毕业生的数据,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精准服务;通过分析延长学制学生的数据,构建各部门间学习联动预警体系、危机事件干预体系、安全督导体系、学业督导及辅导体系。大数据改变了长期以来依靠习惯和经验的做法,以数据的精准判断代替直觉判断,实现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运用大数据是高校学生工作步人教育信息化新时代的重要标志。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实现精细化服务,是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创新了学生工作模式,增强了学生工作的时代感、鲜活性和创新性。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高校学生工作中,能够改革工作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各部门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在大数据平台可以更好的实现,最终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EB/OL].(2017-12-06)[2019-10-20].http://www.moe.gov.cn/sresite/A12/67060/201712/t20171206 320698.html.
[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周志成.培养具有“北京品质”的时代新人[J].北京教育(德育),2019(4):4-8.
[6]晏宁,李亚文,周志成,等.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发展影响因素调研报告[J].思想教育研究,2019(7):121-126.
[7]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周志成,李焱.着力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J].北京教育(德育),2017(9):23-2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李亚青)
[收稿日期]2019-11-24
[基金項目]北京联合大学2017年人才强校优选计划——百杰计划:运用大数据跟踪评价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BPHR2017CS16),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19LLKDA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巧慧(1973-),女,满族,辽宁辽中人,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周志成(1969-),男,山西绛县人,北京联合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李亚文(1967-),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信息网络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赵辉(1979-),男,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学生处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鹤(1980-),男,吉林大安人,北京联合大学团委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晏宁(1977-),男,河北定州人,北京联合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E-mail:yanning@bu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