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何以这么牛
2020-08-17孟媛
孟媛
“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都在中国,而在这些伟大的工程中,我还想不到,哪一个工程没有三一装备的参与”,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于中国湖南长沙的跨国集团,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31年来,“三一”生产的工程机械装备遍布全球,参加了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工程,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迪拜哈利法塔,非洲最大发电站——南非约翰内斯堡Kusile发电站等众多世界瞩目的工程建设。
37米,中国“第一臂架泵车”
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有伟大的工程,是伟大的工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而在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背后,都有着强大的工程技术和工程装备做支撑,这也是“三一”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的一项重要使命。
1986年,4名年轻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用借来的6万元在湖南省涟源市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就是“三一”的前身。
因产品适销对路,材料厂快速发展,产值在1991年一举突破亿元大关。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去该厂考察时,见大门口贴着“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建议加横批“做出一流贡献”。“三一”由此诞生。
同年,三一集团现任董事、三一重工现任总裁向文波加盟。之后,董事会提出“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
在三一集团展览馆,一台黄色车身红色长臂的泵车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国第一台自制37米臂架泵车,它记载了中国工程机械民族品牌与国外品牌同台竞技并最终实现逆转的一段历史,也被视为三一集团“敢为人先、打破恐惧、大胆创新”的活教材。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我国出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但环视各地工地,基本成了进口设备的“博览会”。事实上,国产品牌并不是没有,但由于缺技术、缺品牌,产品一出厂似乎就被贴上了品质低劣的标签。37米以上的长臂架泵车只能依靠进口。
“国外的技术严密封锁,我们只有杀开一条血路,掌握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才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梁稳根告诉记者,“三一”几乎是从零开始,踏上了自主创新的艰苦历程。
“一定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泵车”,1998年,时任三一重工副总经理的易小刚带领十几名年轻工程师,决定把“三一”第一台泵车的臂架长度定为37米。为保证研发进度,研发团队把办公室搬到了车间,全体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全身心扑在37米泵车的研制上。经过数月的努力,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臂架泵车终于诞生。
1999年开始,这台“中国第一”开始转战西北,在青藏高原的经济中心——西宁市的大部分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奋斗了11年,为西宁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9年,车辆被收藏时,用户坦言:“当时,中国混凝土设备市场都是进口品牌,要买个国产品牌,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使用11年了,目前作业状况仍是良好”。平实而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三一泵车安全可靠、物有所值的真实体验。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易小刚再次谈起自己团队研制出的第一台长臂泵车时,还是忍不住哽咽。在易小刚的言语中,机器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像孩子一般,让他时刻牵挂着。
620米,世界“最高混凝土泵”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提到:“你的房子建多高,我的混凝土就给你打多高”。世界最高的建筑——中东的迪拜塔,就是由三一重工提供的设备完成混凝土浇筑的。
如何把混凝土打到建筑的高度,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浇筑,这对“三一”人来讲是一种挑战。
哈利法塔(Khali fa Tower)高828米,樓层总数162层,总共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为了修建哈利法塔,三一重工所派遣的工程组共调用了大约4000名工人和100台起重机,把混凝土垂直泵上620米的地方,打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建造时的492米纪录。
技术创新是“三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一集团累计申请专利12070项,授权8751项。当“三一”刚进入行业的时候,业内的普遍做法是从国外引进技术,但“三一”不满足于单纯的引进,而是以全球化视野进行全球采购,组织自己的生产要素,把国外技术转化为本土化的国产技术,目标就是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迄今为止,最让“三一”人引以为豪的就是它的技术创新。三一重工一直引导着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不管互联网、物联网如何发展,产品竞争力对于一个传统行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三一重工交出的答卷从不含糊,令世界认可。
20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签订天然气管道修建备忘录。中俄东线天然气运输管道全线建成后,每年可向我国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资源380亿立方米。这相当于中国2018年天然气消耗量的13.6%左右,将惠及沿线9省市4亿多人口,有效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
参建这项代表中俄重要合作成果的战略工程,对于“三一”来说意义非凡。2014年,三一集团与俄罗斯代理商PSK集团通过多次拜访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最终沟通确定了项目的设备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能适应超低温的施工环境。需要三一履带起重机施工的区域位于俄罗斯萨哈共和国,地处北极圈附近。这里是北半球冬季最长和温度较低的地区,陆地几乎全是冻土。为了尽快满足客户需求,“三一”重起事业部和俄罗斯大区联合组成了俄罗斯特别履带起重机工作小组,根据项目施工要求和具体工况,加速对超低温版SCC2600A履带起重机的研发。
研发过程中,“三一”先后采用了“超低温启动、超低温驾驶室和油道管路加热、超低温液压油箱内加热器、发动机机油加热器、防冻液加热”等多项先进技术。在与客户联合进行了十多次技术调试后,终于实现了超低温版SCC2600A履带起重机的顺利交付,这也是三一履带起重机产品第一次打入超极限低温地区。
在服役的3年多时间里,这台超低温版SCC2600A履带起重机表现出众。不仅能在高寒、高原以及大风沙恶劣环境中稳定运行,还可以在工作和安装两种操作模式中切换自如,既方便又可靠。
7点,为的就是客户满意
在“三一”,多年来形成了独特的早餐会制度。每天清晨7点开始,都会雷打不动地召开晨会。7点半,所有公司的高管都会围坐在视频会议前一起吃早餐,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调度。
“像三一集团这么一个在中国500强企业里面排到200位的企业,我们的董事长现在还在调动服务和营销,怎么实现的?就是早餐会议制度”,向文波说。
“三一”的服务标准可以说一直引导整个行业服务发展的方向。进口设备维修流程复杂,周期太长,许多客户备受其扰。看到了这个消费痛点,“三一”就把医院护理病人的机制引入工程机械行业,一级护理、特级护理……每一个设备都有对应的分类,都有专属的服务方案。
2019年6月17日,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首届“服务万里行”活动。第一站,三一石油服务万里行小组选择了国内非常规能源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四川。为了保障设备顺利运转,提升客户体验,服务万里行团队对市场上所有的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液氮泵车等设备进行巡检。除了设备检修,万里行小组还进行了操作人员培训,扫除作业盲区,提高安全系数。
6月的四川,气候潮湿且变化大,这给万里行小组增添了不少“麻烦”。为不影响设备巡检及客户生产的正常开展,巡检组成员冒着瓢泼大雨,连夜奋战、连续转场,完成了各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下着大雨,正在给设备加油的“三一”服务工程师,宁可自己不打伞,也要给油箱油桶打上雨伞,防止液压油进水乳化。大家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一”服务标准。
服务组组长韩鲁生满脸倦容,每天依然笑呵呵。他说,大家白天干活,晚上还要和客户开会对接明天的工作安排,一天休息不到6小时。但是,只要客户满意,一切的付出就值得。
因此,让客户满意的“三一”高质量服务还在一如既往地开展着,每周的常态化沟通,每月的定期巡检,让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解决。“可以说‘三一到今天,服务仍然是我们竞争的利器,很多客户选择‘三一,一方面是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对服务的认可”,三一集团现任总裁向文波说,正是这些服务创新成就了今天的“三一”。
18号,亚洲“最大智能车间”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的重量级企业,三一重工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始终屹立潮头。
位于湖南长沙的三一集团18号厂房,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最快可实现一小时下线一台泵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通过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厂房实现了高度柔性生产、离散型制造的流水化装配,人均效率提升400%,人均产值提高24%,可比制造成本节约1亿元,资产利用率提升8%。
厂房规划全面应用数字化工厂仿真技术进行方案设计与验证,大大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及布局的合理性。其总装区率先将数字化管理理念融入到总装流程的各个部分,包括设计新颖的数字化厂房设施与生产线规划、柔性化的数字化生产、有序高效的数字化物流及更为可靠的数字化质量保障等。
利用18号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三一”引进或者自研了一大批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例如自主研发的先进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和智能仓储物流系统,该系统与车间的柔性化混流生产模式相结合,让厂房在与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中具备突出优势。
MOM制造管理系统项目,被视为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升级版。三一重工总工程师易小刚介紹,新系统上层连接着PLM、WMS等多套系统,下层连接IoT平台,是智能工厂生产制造的“指挥大脑”。通过打通生产、质量、物流、库存等生产环节,与产线自动化设备深度集成等,MOM将建立统一生产数据模型,将排产进一步细化到人和设备,真正实现生产过程的全数字驱动,推动三一重工的生产制造“由局部智能迈入全面智能”。
18号厂房不仅体现了三一集团的高度智能化、数字化以及三维仿真的研发实力,同时集中展现了集团自创建以来飞速发展的辉煌成就。
在易小刚看来,这家以6万元创业资金起家的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引领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改变着中国制造的形象和地位,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这是一个年轻的时代,这是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不管多么好的企业,多么历史悠久的企业,如果不关注新的技术,都有可能一夜之间被别人赶超。新的时代给了所有人后发赶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