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与管理

2020-08-17谢珍陆溯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物联网

谢珍 陆溯

摘  要:智慧图书馆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则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和服务创造了基础,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管理、服务和建设提供充分的数据,帮助图书馆管理者进行决策。另一方面,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读者个人隐私安全、系统的网络安全和物理安全。文章以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慧空间为例,说明物联网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管理与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图书馆智慧空间;图书馆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9-0166-03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ibrary Intelligent Spac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XIE Zhen,LU Su

(Xian Fanyi University Library,Xian  710105,China)

Abstract:The intelligent librar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ibrary,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reat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the librarys intelligent spac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an provide sufficient data for the management,servic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s intelligent space,and help the library managers to make decisions. On the other hand,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ers personal privacy security,the systems network security and physical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librarys intelligent spac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lligent space of the Xian Fanyi University Librar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construction,manage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space of the librar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library intelligent space;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突破与普及,给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服务、内部建设、环境布置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变革,也重新定义了图书馆智慧空间。在物联网的条件下,图书馆智慧空间将更加智能、更能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的需要,也更加便于图书馆自身的管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读者所需要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成为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图书馆智慧空间与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感应器、扫描器等技术装置,运用各类可接入网络,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广泛链接,在中央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对声、光、热、电、力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的实时采集,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感知和管理。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过让所有可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图书馆智慧空间与物联网存在3方面的关系:(1)物联网是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基础,能够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提供数据,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的管理、服务和建设提供依據,在物联网环境下,任何图书馆的数据都可能在图书馆智慧空间的管理中发挥作用;(2)物联网是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的条件,不仅可以让图书馆依照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动管理,也可以依照单个读者的行为偏好和信息喜好智能地在局部创造其独属的个性化学习环境;(3)物联网是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的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帮助图书馆员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决策,也能够自行处理一些问题或事故,还可以挖掘图书馆智慧空间的潜能、设计读者需要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布局。

2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应用的目标

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建设了基于物联网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实现了物联网在图书馆内的应用,并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目标。

2.1  实现智能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

智能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改革图书馆的最终目的。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馆内所有资源和设施连接起来,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通过云计算系统调节空间设施,为读者提供舒适便捷的阅读和学习的空间,甚至能够根据需求为单个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图1所示。

2.2  实现数字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

科学有效的数字化管理是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必要条件,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系统能够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自动收集图书馆智慧空间运行过程中的任何数据资源,既包括图书馆管理的读者人数、资源利用状况等,也包括读者空间使用偏好、建筑环境数据等。系统将数据有效地收集并自动整理,为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

2.3  实现科学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

依据物联网收集的各项数据,对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建筑的规划和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以求图书馆整体上的人性化与便捷化,真正实现对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而不是像传统图书馆那样依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

3  基于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应用

目前,随着智能图书馆理念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受到了图书馆领域的广泛重视,国内外都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智慧空间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上,并产生初步的效果。

3.1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上的应用

3.1.1  设计完美的图书馆智慧空间布局

哈佛大学图书馆学者Jason Griffey认为物联网可以为图书馆挖掘以前无法挖掘的新数据,如读者在图书馆内对空间的利用的情况、图书馆噪音对读者的影响等,这些数据可以从不同角度帮助图书馆重新审视的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并应用全新的理念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使学习空间变得更加舒适、更适合读者学习,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例如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通过布置在图书馆内各个角落的监控录像收集数据,并用物联网系统软件自动分析读者的使用习惯,从而分析出图书馆最佳的空间布局。

3.1.2  实现对图书馆建筑自身的监测,维护图书馆建筑的健康

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跟踪馆内人员和物品的移动状况,也能在对图书馆建筑自身进行检测,掌握图书馆建筑的“健康”状况、清洁状况、图书馆设施位置的移动状况和使用状况等,这种监控为图书馆的设施管理提供了依据,图书馆管理者可以随时收集图书馆建筑的相关数据,掌握图书馆建筑的状况,在问题产生时就能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此外,这些数据也会成为图书馆建筑更新改造的基础,图书馆可以据此确定图书馆内空间改造的重点方向和注意事项,从而延长图书馆的使用寿命,实现对老式图书馆的现代化改造。例如: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通过分布在图书馆建筑内的传感器和探测器,全面检测图书馆建筑的状态,并根据相关数据制定图书馆建筑的维修计划。

3.2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上的应用

3.2.1  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数据采集

数据是图书馆智慧空间管理的基础,图书馆员必须充分及时地采集图书馆的数据。一直以来图书馆数据都是由图书馆自动化设备采集并由馆员加以整理,这些数据包括读者入馆率、上座率等,其中难免出现漏记或者错记的情况,而且,许多涉及图书馆建筑改造的数据如图书馆的噪声程度、光照强度、温度等无法进行采集。但物联网技术改变了这一切,通过在空间内设置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图书馆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类型数据。因此,在传感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条件下,图书馆获取数据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确定要获取什么样的数据以及怎样获取数据,根据管理和服务的具体需求,进一步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数据收集工作。

3.2.2  图书馆物联网数据的管理

随着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图书馆管理,意味着图书馆管理者将面对更多无形的数据流,对物联网产生的数据的管理也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感知数据内容,利用开发软件和算法系统来收集和汇总图书馆数据,对图书馆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析,是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点。如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通过RFID技术监控每一本书的移动状况,从而了解每一本图书的使用状况,为图书馆购买图书资源提供参考。如图2所示。

3.2.3  图书馆数据的安全保障

随着图书馆数据规模越来越大和数据挖掘得越来越深入,数据安全性也成为了图书馆管理问题,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在读者隐私保护方面,许多图书馆都是通过关键信息遮蔽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在设备安全上,图书馆采取触发报警的方式确保这些设备不会受到损害,尽可能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减轻风险。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采取将信息遮蔽的方式保证了图书馆用户的隐私。

3.3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上的应用

3.3.1  实现读者与图书馆智慧空间的互动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的成果之一,就是创造出更个性化的智慧服务。从西方国家图书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实践来看,虽然创造完全实现满足单个读者的个性化图书馆智慧空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技术改进可以实现对读者的信息推送、需求提醒等简单的个性化服务,利用RFID技术给每一本图书、每一个家具、或每一个设备分配一个地址,实现在图书馆智慧空间内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不仅能让读者及时准确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每一个信息资源的位置,还可以通过云计算系统的智能规划,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学习。如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利用微信链接到每一名学生的手机,通过微信小程序帮助学生实现座位预约等操作。如图3所示。

3.3.2  为读者创造个性化的空间服务

通过与读者的长期交流,物联网可以帮助图书馆获取读者的大量个性化数据,如某个读者的阅读环境喜好、资源偏好等。这些数据为真正实现为单个读者进行“画像”,为提供个性化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提供了基础,读者可以在私人订制的空间环境中进行学习或娱乐。虽然由于技术限制目前尚不能完全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但部分图书馆已经尝试利用现有技术在局部空间提供个性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服务。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已经进入了起步研究阶段,许多技术得到了应用,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利用读者信息为其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保护读者隐私。图书馆必须为保护智慧空间下的读者的隐私做出更多的努力。

4  结  论

图书馆的发展始终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必将成为图书馆空间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流程,更革新了图书馆管理方式,为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创造基础。尽管西安翻译学院图书馆的物联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有关物联网的设施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管理领域必将成为一个趋势,将会给读者带来个性化、智能化的图书馆智慧空间新感受。

参考文献:

[1] 鹿玉红,刘颖,段丽,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图书馆系统设计 [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21):35-38.

[2] JASON G,CHEN Y J K,JONATHAN B,et al. Library Spaces and Smart Buildings:Technology,Metrics,and Iterative Design [J].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2018,54(1):1-29.

[3] 郑元元,罗艳.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信息孤岛”问题探究——基于“互联性”的视角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6):10-16.

[4] 單轸,邵波.图书馆智慧空间:内涵、要素、价值 [J].图书馆学研究,2018(11):2-8.

作者简介:谢珍(1985.12—),女,汉族,陕西凤县人,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陆溯(1982.07—),男,汉族,陕西城固人,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物联网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测温模块设计
基于物联网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如何在高校架设学生洗衣服务系统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