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讨论

2020-08-17陈思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并发症

陈思阳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引流管在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院,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6例,给予患者常规普外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普外手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腹腔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在普外手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给予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普外手术;治愈率;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机体内常会出现肠液以及胆汁等积液,甚至有可能出现大出血症状,这会对患者的手术进程以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发生医患纠纷。但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引流管在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1]。本研究中,选取74例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普外手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腹腔管引流治疗,探寻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4例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观察组4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8例、16例,年龄25~67岁,平均(42.32±3.21)岁;其中,外伤脾破裂9例,肠梗阻7例,坏疽阑尾炎穿孔8例,腹部锐器伤5例,外伤肝破4例,胃肠穿孔合并腹膜炎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21例、19例;年龄27~65岁,平均(43.64±2.14)岁;其中,外伤脾破裂6例,肠梗阻10例,坏疽阑尾炎穿孔9例,腹部锐器伤8例,外伤肝破4例,胃肠穿孔合并腹膜炎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普外手术治疗。在实施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功能以及肺功能的全面评估,选择全身麻醉。针对时间较长的腹腔镜手术,可以给予给患者深静脉穿刺以维持术中补液。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应保持头低腹高的体位,使主治医生能够清楚的看到患者的腹腔脏器,同时还因为患者建立气腹,气腹阙值应控制为12mmHg。

观察组在常规普外手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腹腔管引流治疗。患者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最短应当为32h,最长为15d。在应用腹腔引流管时,患者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应利用X线对无法穿透的材质进行检查,现阶段最常用的引流管为硅橡胶引流管;其次,对患者腹腔周围组织不会造成刺激或是造成的刺激较小;再次,引流管不易变质,且不易断裂,不会被堵塞;最后,引流管应保证表面光滑,質地柔软,不会对患者的活动造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在普外科手术中,腹腔引流管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根据实际的应用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分别是预防性引流以及治疗性引流[2-3]。预防性引流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对普外手术患者是否出现腹腔内胰脏、胆道、胃漏以及肠漏等现象进行监测,避免患者腹腔脏器由于受到影响出现异常情况。如果患者腹腔内出现了积液,则应利用引流管及时排出积液,预防患者出现更多并发症;治疗性引流是现阶段临床上对腹腔疾病进行治疗的一项主要手段,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在访视腹腔引流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始终遵循低位、捷径的放置原则,在需要引流的部位附近位置处放置引流管,便于开展引流工作。在防止腹腔引流管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平卧或是半卧姿势,确保引流管能够在最低位置处安防;第二,通畅引流。在放置引流管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自身的运动可能对引流管造成扭曲以及挤压影响进行全面的考虑,避免患者的腹腔脏器受到损害;第三,保证引流管妥善固定。在放置引流管时,应避免引流管脱落掉入患者腹中或是切口内,同时还应避免引流管脱出患者体外,基于上述情况,在放置引流管时必须要做好固定措施[4-5]。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普外手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腹腔管引流治疗,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普外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常规组,这主要是由于腹腔引流管的应用,能够对患者腹腔内部的病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排出患者体内的积液,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能够维持在理想状态下,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引流管,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洪艳.改良式腹带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8):2859-2860.

严培虎,马延龄,白玉玲,等.术中置入胆道减压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10):861-864.

邱兆岩,樊伟华,鲁意迅,等.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09):955-958.

杨力,徐泽宽,徐皓,等.食管空肠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5):522-526.

郝迎学,刘春阳,冯晨,等.完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10):1067-1071.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