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8-17陈婷赵博涵高雅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针灸

陈婷 赵博涵 高雅

【摘 要】目的:研究针灸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完全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FS疲劳量表-14(FS-14)、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辨证应用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针灸;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慢性重度疲劳持续或者反复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疼痛、咽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的症候群[1]。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处于长期紧张和压力之中,可出现体力、脑力的疲劳,从而导致CFS的发生,此病好发于青中年,以女性为多见,CFS将成为21世纪影响大众健康的问题之一[2]。临床上对CF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功能,研究表明,很多患者的发病精神应激、病毒感染、睡眠障碍、过多劳累有关,西医给予采取心理疗法、抗病毒、平衡营养、药物治疗等,疗效不佳[3]。中医采取针刺疗法,通过刺激腧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和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很大意义。本文就针灸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化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龄31~49岁、平均(40.35±3.52)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5例,年龄30~50岁、平均(40.41±3.64)岁,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谷维素,3片/次,3次/d,维生素B1,1片/次,3次/d。观察组采用“华成”牌不锈钢针灸针,规格0.25×25mm、0.3×40mm,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对患者的进行针刺,主穴取百会、四神聪、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根据中医辨证,肝气郁滞加期门、太冲、合谷;脾气亏虚加中脘、大横、气海;肾阴虚加太溪、照海穴;肾阳亏虚在关元、气海穴加温针灸,心神不宁加神门、安眠穴。以上穴位按常规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天,休息2天继续治疗,2周为1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S-14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1.4 评价标准

采用疲劳量表-14(FatigueScale-14,FS-14)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疲劳程度进行评分,包括躯体疲劳最高分8分和脑力疲劳最高分6分,分数越高,疲劳越严重。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判定,显效:症状消失≥2/3、FS-14评分减少70-94;有效症状消失≥1/3、FS-14评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消失<1/3、FS-14评分减少<3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n,%),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S-14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躯体疲劳评分和脑力疲劳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CFS的发病率也逐年上涨,在我国,大约有1/4的成年人患有CFS,其中以青中年女性为多见,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很多学者认为是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引起的肌肉组织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4]。引起此病的病因不外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调、情志不舒、劳神过度等,中医认为疲劳包括心劳和形劳,形劳为体力过于操劳,损耗气血津液;心劳可引起心烦、心悸、失眠、健忘等,可将CFS划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脾气虚、心神不宁和肝气郁滞五个证型。针刺疗法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整体调整,改善患者的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5]。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CF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疲劳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玉琳,马帅,李俊辰,张思琪,屈媛媛,杨添淞.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病因病机研究及针灸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19,41(08):1266-1270.

韦光.逍遥丸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4):136-138.

邓永琴,邹海燕,陈妍.温针灸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改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3):64-65.

时空针灸对乳腺癌辅助化疗后疲劳干预三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法国专家团队访谈记[J].世界中医药,2019,14(02):247-250.

罗君亭,郭慧明,刘金泠,张遂辉.温针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39(11):58-60.

李超然,劉德柱,杨燕,王德龙,郭静,石天宇,屈媛媛,杨添淞.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及肠道菌群的作用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07):89-92.

猜你喜欢

针灸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针灸发展前景研究
针灸
对我省近年针灸发展状况的分析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