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在血站采血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0-08-17许映红钱钰慧
许映红 钱钰慧
【摘 要】目的:探究在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予以沟通交流的护理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从本血站献血者中选取,总例数为5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8年6月,止于2019年6月,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进行分组,实验组予以沟通交流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献血者护理结果。结果:研究明确,实验对照两组在护理满意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高(P<0.05);实验对照两组在应激反应指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优(P<0.05)。结论:据此研究证实,在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予以沟通交流护理,能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献血者应激反应。
【关键词】血站采血;采血护理;沟通交流;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在血站中,献血者往往会由于自身的因素在采血后出现各类应激反应。特别是对于初次献血志愿者而言,加上其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应激反应加重,甚至会出现短暂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血站工作的开展。而针对这一情况,血站一般会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但护理效果不理想。而从当前的情况上分析。需要增强护理干预力度。沟通交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能够通过沟通的方式对献血者情绪进行稳定。本研究特对本院血站献血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案,探究溝通交流的护理效果及其应激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血站献血者,总例数为50。始于2018年6月,止于2019年6月,将50例样本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分组,分组比例为25:25。对照组25例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限制为18-45岁,平均年龄值(31.1±2.2)岁;实验组25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限制在18-46岁,年龄平均值为(30.1±2.1)岁。研究获得献血者支持,两组资料数据差异不影响研究科学性。
1.2 方法
实验组予以沟通交流护理,①言语沟通护理,献血者需要填写评估表格,护理人员在一旁进行指导填写,并且耐心解答献血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而采用鼓励崇拜的语气进行交流,告知献血者献血时血量维持在200ml到400ml之间,并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缓解。②非言语沟通:在沟通交流护理过程当中,需要从护理人员的的接待态度上分析,面部表情始终保持微笑,避免由于过于严肃进而导致献血者出现紧张情绪,另外在献血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采血的方式,给予轻抚的手势。③情感沟通:护理人员需要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并站在相应的角度上对献血者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进行消除,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采用快速轻柔的动作,降低穿刺的不适感,缓解其负面情绪。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满意率、②应激反应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
研究明确,实验对照两组在护理满意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高,两组对比统计差异值合理(P<0.05)。
3 讨论
应激反应是献血者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初次献血者而言,由于心理情绪过于紧张而导致的。其症状轻者休息片刻之后即可缓解,而症状比较严重献血者则可能因此退出献血队伍。如何减少献血者的应急反应是当前血站采血护理中的重点问题[1]。而从当前的情况上看,常规的护理方案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予以沟通交流护理的方式缓解献血者负面情绪,并且进一步减少献血者的应急反应[2]。在具体的护理中,能够采用语言交流、肢体交流以及情感交流的方式缓解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并详细介绍献血者的疑惑,取得献血者信任感[3]。
研究中,研究明确,实验对照两组在护理满意率上存在差异,在应激反应指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优(P<0.05)。
综上,据此研究证实,在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予以沟通交流护理,能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率,并改善献血者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韩萍.中心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体会[J].健康必读,2019,(3):107.
杨云峰.中心血站采供血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1):433-434.
宁正颖.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探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9,(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