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8-17刘洋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刘洋

【摘 要】:目的 探究在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取本院急诊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分组依据,将70例患者分2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5例院前急救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院前急救行急诊急救护理,对比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入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急诊急救护理的应用,既可以缩短急救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危重症类型疾病,致死率较高。“四化”院前急救护理是集流程化、标准配置化、时间量化、同质化为一体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可进一步优化院前急救管理工作,提升院前急救治疗。因此,我院特选取院前急救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四化”院前急救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70例本院急诊(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分组依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将70例患者分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25例、10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62.32±8.30)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26例、9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0.54±6.80)岁。统计对比2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70例患者均经MRI、脑CT检查确诊病情。且家属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科室建立临床护理小组,小组中包含科室主任,护士组长,主治医师,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护理人员依据临床护理内容,进行护理评定,医疗对策,护理模式进行内容核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包含:①建立急救出诊的快速反应,急诊科室在接听到呼叫电话后60秒内出车,护理人员在车上和患者家属保持持续联系,需要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存在无力、发热、胸部不适以及心绞痛。②出车前保证救护车上的急救药物种类以及数量丰富。③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记录患者瞳孔的颜色和神志变化,患者根据临床病史以及反应,对患者持续氧气吸入同时帮助患者改善心肌缺氧。④转运进行中持续测定患者生命体征,主要是患者的意识情况,呼吸情况和心率。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提前通知科室进行准确,以便于抢救方案的及时制定。⑤患者入院后交接工作处理,接诊护理人员详细讲述病情以及用药情况,确诊抢救工作有效衔接。

2 结果

2.1 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入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实验组:2例并发症者、0例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5.7%、0;对照组:9例并发症者、3例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分别25.7%、8.6%,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心绞痛、持续性心前区疼痛等,具有发病快速、病情严重程度高等特点,有学者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h内,院外猝死率高达50%,但若能尽早发现且接受规范合理的救治,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院前急救指的是对由于院外突发事故或危重急症引起重伤的患者开展的急救措施。患者发病第一时间内接受有效积极的现场救护,再快速转入院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能最大程度提高救治成功率。再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方法,但其对时间的要求较高,由患者发病至治疗时间愈短疗效愈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能为入院治疗做好铺垫,还可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保护心肌,减少死亡,使治愈率提高。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首要重要环节,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甚至生命安全。该护理模式通过成立院前急救护理小组并在胸痛科专家的指导下给予小组成员理论学习和操作培训,制定专门针对此病的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務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保证患者得到规范、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接诊后快速心电图和症状监测,可评估患者的危险指数,利于给氧、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措施的快速实施,尽快稳定患者病情,减少MACE的发生。AMI患者常于院外时常因心室颤动死亡,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AMI患者起病至住院之间的时间。在此期间快速现场评估并给予其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在稳定患者病情时再进行转运,转运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密切关注患者气道、呼吸、血液循环情况,倾听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仔细检查药物、器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尽量少移动患者,注意患者体位,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应急准备,有利于防止并发症及危险事件的发生。见到患者行心电图检查后将其传给院内接诊人员,并随时与院内接诊人员沟通,详述患者现场情况、途中变化、已行措施等情况,以保障抢救工作的连续性,缩短抢救的延迟时间。

参考文献

张连华.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0):187-188.

赵丽.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8):174.

曾岳春,刘艳,陈喜玲.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1):1541-1542.

黄忞斐,徐娴,钱雯.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08):891-892.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