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职业工作压力与应对措施

2020-08-17顾奇兰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护士临床护理

顾奇兰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护理观念的深刻变革,导致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巨大,护理工作处于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长期超负荷工作下,心里压力逐渐增大是影响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1],正确评估、分析压力来源,探讨其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制度,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减轻职业倦怠及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压力 护理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本院护士104名,平均年龄31岁,护士48人,护师37人,主管护师19人。文化程度:大专64人,本科40人。3年以下40人,3~5年25人,6~10年14人,10年以上25人。

1.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护士工作的评估,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工作风险,自身压力等原因出发。25个选择项目,简单的指导语说明意义及填表要求。发出问卷106份,回收102份,回收率96.2%。

2 结果

2.1 机械性损伤 护士由于职业关系,在护理工作中常常会引起机械性损伤,常见的有跌倒、扭伤、撞伤等,特别是负重伤对护士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护理人员每天工作都离不开穿刺、注射及处理伤口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如不小心會造成职业性暴露,对护士身心都得到危害。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

2.2 不良的工作环境 医院的复杂化环境,以及病房中与患者及家属间的语言沟通,拥挤的工作空间及不适的气味,均是护士不得面对的环境因素。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又要处理各种突发应急事件,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护士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危重患者护理系数大,工作繁重加之超负荷,担心护理措施达不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值。

2.3 文化压力源 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先进设备和技术都需要高端的护理保障,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及操作技能才能跟得上社会发展要求,这种状况势必造成对护士的精神压力。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就要利用业余的时间去读书进修,医院给护士院外进修的名额也很有限,势必要完成工作外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2.4 社会地位因素 社会及医院中认同医生的观念较重,护士晋升深造的机会相对较少以及医护工资待遇差距较大,都是降低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原因。现今社会对医疗工作期望较高,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为此会承担法律责任,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等情绪。[3]

2.5 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未按编制、床位比例分配。各种复杂的治疗,各种书写文件,床边护理时间少。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出意外,造成心理上高度紧张,易出现神经衰弱、经期紊乱痛经等。

3 讨论

3.1 应对措施 医院管理层的支持与重视给上班的一线临床护士创造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环境。合理配备人力资源,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的科室加强人员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弹性排班。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促进医护工作沟通,以提高工作效率。当护士与患者发生冲突时,管理者应理解、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去关心理解护士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责任与怪罪。

3.2 提高护士自身应对能力 通过继续教育,自身学历的提升,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多举行学习班级讲座,调动个人上班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正确对待负面情绪,有正确的价值观。护士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要上夜班,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及得到家人的支持。提高福利待遇,调动积极性,对外部造成的压力源,可以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护理管理者要了解每一位在职护士的性格特点,加强相互沟通,因人而异,量才所用,使护士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质量。

3.3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加强办公室及值班室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工作氛围和谐、愉快,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适当运动使精神放松。保持心理健康,面对应激事件积极应对,避免回避。[4]

4 结论

临床护士压力来于多方面,自身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自我调节,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护理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全社会应该肯定护理工作的价值,认真对待,恰当的解决对策来减轻或消除临床护士的压力源,使护士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及社会做出贡献。只有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才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确保医疗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钱芳,胡小艳.护士压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方法[J].中华全科医学,2016,77:752.

李艳艳.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3.

刘克梅.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

陈亚红,吴庆文.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542–1543.

猜你喜欢

护士临床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