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归国人员跨文化性格分析
2020-08-17席敬柳萍宋斯琦
席敬 柳萍 宋斯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有约585.71万名青年才俊走出国门,他们大多数在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的前沿知识,其中313.20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出国留学的温度只增不减,据统计2018年我国出国人员达66.21万人,回国人员也逐年攀升,2018年达51.94万人,回国人员中有35%的人期望到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占据了留学归国人员的大部分。
我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是留学归国人员主要的去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充分肯定,他说:“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党、国家、人民为拥有并将更多拥有这样一大批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比以往更加需要一大批通晓世界规则、拥有专业技术、具备高超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与其他人才相比,留学归国人员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技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提质增效阶段,以“双一流”建设为引擎,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教育与世界接轨,同时又要彰显中国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这方面更需要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沟通特长,助力双一流建设,打造世界级的强校和名校。
留学归国人员的范畴
学术领域对于留学归国人员的理解各异,概念比较混杂,且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归国人员的范围界定也不尽一样。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的出国人员中,既有留学攻读学位的,也有出国长期劳务、长期进修、合作研究或者投资移民的。目前较为统一的说法是指从海外学习归来,留学的时间至少是一年及以上的中国公民。
国家对留学归国人员的政策也经历了一些重大变迁。从最初的“规定其必须回”,到后来“设法争取回国”,再到现在的“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等三个阶段,体现了国家整体自信心的提升,对争取留学归国人员工作软硬环境的能力和信心,也理顺了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做贡献的关系。全国各高校以及各级政府对留学归国人员也纷纷开出了优惠清单,比如清华大学诚聘青年人才要求国内博士毕业。2018年武汉大学一部名为“飘扬过海,只为相见”的H5作品,以霸气直接、年轻动感的制作风格,在朋友圈刷屏。还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对留学归国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视以及所给予的优厚条件,但是他们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的突出能力还缺乏足够的的重视,为此有必要对该群体的跨文化性格特征以及如何助力国家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高校留学归国人员以及留学生的管理、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为三峡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给该校留学生开展“习近平著作研习班”活动现场。
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性格特征
国内学者对留学归国人员的逆文化冲突比较关注,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定义和理解,但是对于留学归国人员所面临的多重文化环境的表述还未有一个明晰的概念,有学者称之为“归国文化适应”。按照当今对跨文化研究比较统一的观念来看,文化就像是我们常吃的蔬菜洋葱,分为几个层级,其核心是价值观,虽然文化的表层诸如生活的习惯、语言、政治、经济形式时常改变,但是其内核价值观还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为此,从狭义的角度讲,任何一个人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生活的环境,就会面临跨文化的适应问题。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都是一种跨文化沟通。留学归国人员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内核——价值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即便是文化的表层发生变化,也只是生活的适应和调整,还谈不上又一轮新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为此要提防将跨文化行为泛化。
留学归国人员具备跨文化的性格特征。所谓人的文化性格是指人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该社会文化特有的具备群体共性的性格特征。人的生物性格和心理性格差异不受社会文化的限制,性别差异带有明显的生物属性,而性格差异则具备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人的文化性格完全是在后天的特定文化环境中形成,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可预测性以及可塑性。
荷兰籍的美国管理学家霍夫斯特提出了六个不同文化间的维度,即(1)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2)不确定性的规避;(3)权力距离;(4)男性化与女性化维度;(5)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维度;(6)自身放纵与约束维度。根据霍夫斯特的文化维度测试,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的维度分别倾向于注重集体主义,对于不确定性的规避所表现的回避程度高,权力距离远,注重权力的约束力,中国社会的男性化倾向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以长期和未来为导向,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高。此外,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社会对人享受生活、满足个人欲望的需求普遍持约束态度。同样的维度,欧美社会,尤其是以安格鲁萨克逊文化为背景的国家,人们表现出不同维度的文化性格。以美国为例,在霍夫斯特的文化维度下,美国人的文化性格倾向于注重个人主义,对于不确定性的规避所表现的回避程度较低,权力距离近,偏重于对规则和法律条款的服从,美国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转弱,社会传统上是以征服和短期行为为导向,转而看重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此外,受其价值观的影响,美国社会对人享受生活、满足个人欲望的需求持宽容态度。为此,对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生活过的留学归国人员是如何适应两种不同的文化性格呢?美国学者约翰.贝瑞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身置于异域文化之中,如果既重视本土文化,又关注异域文化,个体会采取“整合”策略(integration);如果抛弃本土文化,接受异域文化,个体则会采取“同化”策略(assimilation);如果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异域文化,则个体会采取 “分离”策略(separation);如果对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均采取排斥态度,则个体采取了“邊缘化”策略(marginalization)。显然,对于学成回国的留学归国人员来说,整合策略是一种最佳优势策略。
整合策略下的留学归国人员应该具备何种文化性格,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跨文化沟通呢?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较强的逾越文化差异与隔阂的能力,实现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顺利沟通?上世纪70年代的B.D.Ruben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学者认为个人的跨文化能力是一种可见、可以培训的实体,可从七个方面考核,即:显示尊重、互动倾向、对知识的取向、移情、自我角色行为、交流管理和容忍模糊。该理论对于开展跨文化交际的测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其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炼,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学者Byram提出了跨文化能力的五个维度,即:态度维度、知识维度、批判性文化意识、理解/关联技能以及发现/交流技能。该维度在语言教学方面应用较广。
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广大的留学归国人员提出了总体要求,希望大家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和民间交往的生力军。
围绕这一总体思想,在开展高水平的大学建设过程中,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更应身先士卒,做出表率。针对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沟通的优势,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往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跨文化沟通方面的特长。具体来说,在他们的交往中,留学归国人员往往表现出积极态度的能力,在建言献策的活动中,留学归国人员往往采取描述性的、非评价性和非判断型的态度。具备充分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他们具备较强的移情能力,能够尽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们还具备较强的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能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够从容不迫地对其做出反应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为此应充分发挥其人才库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专业授课以外,可以充分利用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强的优势,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传授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能力培养的选修课;同时,可安排留学归国人员为学校的来华留学生开设各类中国文化、中国概况类的选修课,充分发挥他们多文化语境的经历,从另一个文化语境下分析中国文化、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这样的讲解会让留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更适合中国故事的传播。此外,在第二课堂活动、各类国际学术竞赛参与方面,留学归国人员也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可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留学归国人员指导中外学生组团参赛。
在科学研究方面,留学归国人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化引领和服务社会方面,留学归国人员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价值理念更趋于理性,他们不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对西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所以当他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重大事件时,能够做到多方位的思考解决问题。留学归国人员更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为国服务的愿望。他们独自在外求学经历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国内和国外的不同,看到了我国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也就更加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
困难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应该看到在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缺乏清晰的定位。高等教育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留学归国人员是高校的重要人才来源,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部分高校对留学归国人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些高校还没有留学人员联谊会以及类似的组织,更谈不上将其纳入统战工作的范畴。留学归国人员的另一重要组织欧美同学会更是在一些高校不见踪影。同时,有些高校在进行机构改革过程中,去除了相关的统战工作部门,或者是归入到了学校的其他部门当中去,从而在实际统战工作中困难重重。缺乏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导致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管理松散,造成人才流失严重。
其次,留学归国人员的组织凝聚力不强。组织建设是做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首要举措。遗憾的是,有些高校虽然成立了留学人员联谊会或者欧美同学会等组织,但是管理结构混乱。有些学校虽然出国经历的教师数量众多,但是留联会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需要搭建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机构,一方面要充实组织力量,补充专业素质高的统战人员进入相关部门。另一方面,需要有具体细化分工的职能部门。例如,有些高校把留学归国人员纳入到了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对留学归国人员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造成高校统战部门对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难以开展,这对于高校的统战工作来说是一种反作用。
此外,留学归国人员的工作创新不够。为此,需要继续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的要求,发挥好留学归国人员的跨文化沟通的特长,让留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组织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黨和政府做好留学归国人员工作的助手、成为广大留学人员之家。面对留学归国人员这一个知识层次较高、国际视野较广、智力资源较丰富的群体,更需要摆脱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工作方式。在人员配置上,要选拔那些政治上过硬、有出国经历、通晓文化差异的人加入统战队伍;在工作内容上,让统战工作充分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引领的各个层面;在工作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大数据平台,全媒体渠道协同发力,创建活力性的留学归国人员的组织;在工作考核上,不搞表面工作,注重内涵建设,深入每个留学归国人员,熟悉情况,发挥个人特长。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留学归国人员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生力军,在创建高水平一流高校的进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跨文化性格特长,认识到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组织结构,提升留联会等组织的凝聚力,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探索,是使得留学归国人员在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方面有新作为,在人才库、智囊团和生力军方面有新成果,在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方面有新的突破。(基金项目:三峡大学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课题 作者席敬为三峡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柳萍为三峡大学留学人员联谊会秘书长;宋斯琦为三峡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长)
编辑/余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