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0-08-17李春亭屈睿
李春亭 屈睿
民族团结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云南民族大学团委以制度化发展、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的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以语言相通推进各民族沟通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了民族高校共青团传播思想知识、引领价值观念、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与担当。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入选团中央“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试点项目,云南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案例。学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云南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云南省青年文明号。
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制度化发展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纵向构建“校—院—团支部”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打造枢紐型志愿服务组织,健全志愿者注册制度,将志愿服务作为团支部的重要功能;横向整合全国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云南省大学生民汉双语宣讲团、学校红十字学生分会、青年志愿者“石榴籽”宣讲团、顺麒志愿服务队以及其他公益性学生社团力量。云南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是云南高校成立的最早的校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版)收录的24家高校志愿者组织之一,先后获得云南省共青团员先锋岗(队),第12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校2018年被国家民委、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及共青团中央认定为首批6所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国家级建设单位。
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支撑。学校党委出台学分制改革、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成绩单文件,提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学校团委在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团支部、学生干部评选,“青马工程”、推优入党、入团教育、典型选树中把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规范志愿服务记录,通过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志愿服务时长、地点进行准确记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落实奖励与激励机制,制度化表彰志愿服务优秀组织、项目及个人。为学生组织和个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人力、宣传等方面的支持。
以文化人、实践育人。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设计志愿服务口号、标志,确定“志愿有你,精彩有你”的志愿服务口号;定期开展志愿者理论学习,组织志愿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志愿服务重要论述;因地制宜开展志愿者进阶培训,选拔、培训骨干志愿者,形成“传帮带”机制。深化校地共青团联系,在州市县乡建立志愿服务基地。讲好志愿服务故事,推广民汉双语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成果,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投入资金出版调研成果。面向不同群体召开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分享会,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看照片讲故事”特别主题团日活动,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精神。
打造特色项目实现内涵式发展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以“民汉双语+志愿服务”为特色,整合联动校内外力量,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砥砺爱国情怀,担当青春使命,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民汉双语理论宣讲。2018年11月,学校与共青团云南省委联合成立云南省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中心、云南省大学生民汉双语宣讲团,将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翻译为13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制作宣讲读本,开展双语宣讲活动10余场。赴大理、文山、红河、丽江、迪庆等地,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运用民汉双语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覆盖2000余人次。用服务对象“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把党的主张和声音及时传递给少数民族群众。
民汉双语推普脱贫。组织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吸引其他民族大学生参与,调动村寨里的大中小学生参与活动;采取文艺节目、有奖竞猜、民汉双语支教等形式,提高推普脱贫的实效性。民汉双语推普脱贫注重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服务,注重群众的接受习惯,调动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通话学习的内生动力,构建了广泛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运用共同体,形成“接地气、制度化、可复制”的推普脱贫志愿服务模式。活动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18年澜沧县脱普攻坚小分队获得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2019年澜沧县脱普脱贫项目入选教育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精品案例。
民汉双语环保志愿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理念和知识,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增强人们爱护环境、爱护生态的自觉性。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倡导大学生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广泛开展河湖水质监测、垃圾分类宣讲,助力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创建。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边疆民族地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好呵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捞鱼河”市民河长连续两年获得 “团团营”精准治污项目最佳项目奖。
民汉双语法律宣讲。运用当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宣讲法律法规,让党的政策和关怀及时传送到边疆民族地区,双语宣讲禁毒防艾、环保知识,引导各族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护法,让法律成为各族群众共同的行为底线。相关项目获得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高校防艾基金项目支持。
民汉双语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引导各族青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及时组织动员民汉双语志愿者,在普洱、文山、红河、大理、迪庆等地开展民汉双语防疫宣传、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为特色的志愿服务,打通边疆民族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组织青年志愿者就地就近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50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推动志愿服务国际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勉励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促进中国梦和各国人民的梦相通相融,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学校积极选派志愿者参与南博会、商洽会、旅交会等国际赛会,在全省高校率先招募选派留学生服务本国参会代表和参展商。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缺少小语种志愿者,学校精心组织协调,圆满完成志愿者招募、选拔和培训等工作,泰语、缅甸语、老挝语和柬埔寨语4个语种专业的5名同学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为进博会提供东南亚小语种服务。团上海市委致信学校,对学生的专业服务表示肯定,对学校精心组织表示感谢。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原定在云南昆明举办,学校响应团省委号召,在全校层层选拔,精心培训,储备了30余名翻译类志愿者。
2020年2月,学校响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号召,参与发起#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疫情防疫人人说#线上倡议,用50多种语言和方言宣传防疫知识,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到防疫斗争中。组织志愿者在云南边境口岸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翻译,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语言翻译服务,受到各方好评。
加强课程建设实现标准化发展
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为动力,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击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壁垒。通过“三步走”达到“教育闭环”:志愿服务意识走进课堂,课程社会实践走向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体系走回课堂,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志愿服务从“活动”走向“课程”,从“碎片化”迈向“规范化”,从“运动式”转向“常态化”。
深化“教育内容就是课程”的理念。把必修、选修和实践学分结合起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志愿服务课程群,形成了“基础知识+专题实践+综合创新实践”的三级递进式课程体系。一是在思政课中做好知识普及。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志愿服务专题教育,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课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教育。二是在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中实践提升。推动学校设置必修课《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活动量化计入学分,规定必修学时,推动志愿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开展。三是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民汉双语志愿服务》课程纳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南亚东南亚语言专业加强志愿服务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赛会志愿服务,学生不仅上了专业课,而且上了思政课。四是引导学生围绕公益领域创新创业。学校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实践教学融通“如盐入味”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学习、常态服务、公益创业与案例分析的统一,指导学生将公益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五是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发挥同伴教育作用,深化过程管理和小组学习,促进学生学思贯通、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民汉双语支教”获得第四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关爱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云南省银奖。调研成果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百篇优秀调研报告,“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云南省特等奖。
云南民族大学团委推动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在项目管理、实践内容、支持机制、课程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社会满意的民汉双语志愿服务,深化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促进边疆各族群眾语言相通、心灵相通,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高校共青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