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年华
2020-08-17彭立昭
彭立昭
“天气正好,下地干活。”湘香姐的客厅里,挂着她绣的一幅湘绣,画卷上直白的八个字,是她的“座右铭”。
1977年,当了10年水泥厂工人的她考入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随后,她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之一,学成归国后回校任教。如今她已过古稀之年,仍不知疲倦,画画,办个展。当年薄云之志,依然存于那颗芳心之中。
上世纪60年代,她读美院附中时有过一段“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经历。正值困难时期,大家整天饿着肚子,但又是最有理想的时候,满脑子是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这些中国历史上刻苦读书的典故,激励自己。后来无法继续深造了,她只能成了一名普通的工人。“桃源望断无寻处”,那是怎样的一声悲叹啊!
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很多青年都准备报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深造,可她却在犹豫中。
某天一大早,太婆便带着她上了月牙山,见一位会算卦的“神婆”。“好卦,好卦。金簪雪里埋……你还犹豫啥,赶紧去报名吧。”回家途中,太婆一路唠叨。
最后在报名截至的最后一天,她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县城,幸运地赶上了“末班车”。
“干嗎啊,头发剪得像男孩一样短……”去北方上学那天,太婆很不满意她把长发剪掉。她的旅行袋是用布做的,补丁上,她别出心裁地绣了一朵水芙蓉,很雅致。见她身上依然穿着一件劳动布的工作服,太婆笑弯了腰,说,这样子,肯定能引得大都市同学们的刮目相看。
从美院附中到美院,和许多同学不一样的是,她是美院的“老同学”。从美院附中到美院,在不同的时代回到了同样的学校,她的心情跟别的同学肯定是不一样的。
入学的第一个寒假,她没能回家,让太婆很失望。她回信,系里给了一次难得的勤工俭学机会———给书稿做插画,工作量大,时间紧。
大二时,她与班上最靓的男生恋爱了。有的人就有一种偏见,愣认为她和那个漂亮小伙子谈恋爱不般配。在大学里,她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无忧无虑,天不怕地不怕的“潮流型”女大学生的形象。虽说是“高龄”大学生,这个大学却上得很过瘾。那个4年,是彻底释放天性的4年。
再后来,她被派去国外留学,此时太婆的身体很不好了。每次回信,她隐瞒了许多在那边的“苦”。在国外时,她想尽办法省钱,省下每一个铜板都是为了能多走一个博物馆,多看几张画。前些日子,她被邀请回母校给高三的孩子讲成长故事。其中她讲到,世上哪有桃源,桃源,本是一种梦境,一种幻想,一种乌托邦。如果目标明确,以自己的能力经过奋斗,能够实现,就不可能陷入“无寻处”的处境之中,因此她希望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且努力去实现它。她的话语,如潺潺山泉水,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