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20-08-17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三针运动性外展

周 凯

(山东省济南市田径运动中心,山东 济南250033)

肩袖损伤多是由于外伤或反复运动造成的损伤,也是引起肩周疼痛、肩关节障碍的常见病[1]。该病多发于关节反复活动的劳动者和运动员,在运动员中尤其以排球、手球、标枪等肩部运动负荷大的项目最为常见,常表现为颈肩部疼痛、肩关节无力及活动困难等。若未及时接受相关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不稳或继发性关节挛缩,造成肩关节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竞技水平和正常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以缓解局部损伤的炎症、消除疼痛及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等原则为主,中医外敷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4]。本文主要探讨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对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济南市田径运动中心训练科收治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28岁,平均(20.43±3.4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3.62±1.73)个月;病变部位:左肩13例,右肩27例。观察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15~27岁,平均(20.07±3.28)岁;病程1~10个月,平均(3.73±1.85)个月;病变部位:左肩14例,右肩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骨与关节损伤》中肩袖损伤的相关诊断标准[5],根据临床体检及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①经MRI检查显示肌腱信号强度局限性提高而连续性仍存在,肩峰下滑囊伴有积液。②肩峰下或肱骨大结节处有压痛感。③肩峰下间隙出现疼痛或伴有上举不能时,为阳性。④患臂上举60°~120°时,肩前方或肩峰处疼痛。⑤盂肱关节在主动或/和被动活动中出现摩擦声。⑥经肩坠落试验,被动抬高上臂至90°后无法自主支撑。凡同时具备上述①与②项,且合并任1项或多项者即可确诊。患者均为运动员,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无法坚持康复治疗者。②认知、精神功能障碍者。③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手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法治疗以推拿及关节松动为主,在患者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肉部位采用法、拿捏法进行往返治疗,以放松患者局部肌肉。在关节活动范围内,由小范围至大范围渐进式推动肩关节,直至推动到肩关节活动的最大承受范围位置,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有牵拉感为宜。然后点按肩后、臑腧、肩井、阿是穴等穴位,每个穴位点按1 min左右。每日1次,每次30 min,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肩三针针刺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取肩髃、肩髎、肩贞穴,消毒穴位后,选用0.35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970)进行针刺,行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治愈:疼痛感消失,肩关节外展及内旋均恢复正常;好转:肩关节活动功能趋于正常,肩关节外展及内旋时仅有轻度不适感;无效:疼痛感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的主动肩关节活动度(AROM)及被动肩关节活动度(PROM),主要有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所有患者均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AROM角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AROM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ROM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主动肩关节活动度角度比较(°,±s)

表2 两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主动肩关节活动度角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前屈 后伸 外展观察组 42 治疗前 109.86±37.38 30.23±9.16 80.85±26.17治疗后 158.74±43.12△▲ 55.03±12.75△▲ 143.48±41.56△▲对照组 40 治疗前 108.73±40.24 29.38±8.25 82.56±25.23治疗后 126.54±41.13△ 48.71±16.54△ 126.03±27.41△

(3)PROM角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PROM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ROM前屈、后伸及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被动肩关节活动度角度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前屈 后伸 外展观察组 42 治疗前 123.62±35.20 35.21±9.65 88.23±28.16治疗后 165.87±44.42△▲ 58.47±17.20△▲ 149.03±33.85△▲对照组 40 治疗前 122.34±38.94 34.16±9.97 86.41±27.05治疗后 132.84±42.95△ 50.81±16.74△ 130.46±32.02△

4 讨论

肩袖损伤是肌肉骨骼系统的常见病,主要由于长期过度使用肩部反复的撞击、磨损,从而导致肩袖损伤[6]。在肩袖发生损伤后,患者在初期可感受到明显的肩前外侧疼痛,部分患者会伴有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挛缩等现象,最终导致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7]。

中医将肩袖损伤归为“痹证”范畴,认为该病是由血液瘀滞而导致局部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从而致使活动受限[8]。因此,镇痛、松解肩部软组织痉挛及疏通患处气血是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肩三针针刺法能够调节和改善患处的局部血液循环,激活患者体内吗啡样物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肩髃、肩髎、肩贞穴是肩关节部位的关键穴位,其中肩髃位于肩端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针刺后能发挥舒经活络、通利关节之功;肩髎位于肩髃穴后方,针刺该穴能发挥通经活络之功;肩贞位于肩关节后下方,针刺该穴可治疗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等症状[9]。肩三针针刺后再联合手法治疗,能够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两组治疗后AROM及PROM的前屈、后伸、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可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

综上所述,肩三针针刺联合手法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其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三针运动性外展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
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