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美”:南大美育的演进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2020-08-17李健
李 健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自20世纪以来,美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存在价值,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得到了反复验证。仅就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而言,美育地位的确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既漫长又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进的系统化过程。南京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名校,不仅见证了这一过程,而且其美育实践本身便具有非常显著的标本意义。一言以蔽之,南大美育的演进逻辑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便在于“寓教于美,大有可为”。本文立足于此,首先对南大美育的历史脉络进行简要回顾;其次重点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的南大美育实践,充分理解美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实施途径;最后,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对与美育相关的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并对高校美育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提炼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设性构想。
一、南大美育的历史回溯
众所周知,南京大学的建校史可以追溯至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更迭,迄今已有118个年头了。后因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立于1910年的金陵大学亦纳入其历史演进序列之中。这两个源头自然是本文追溯南大美育的起点。概言之,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开拓期、过渡期和定型期三个历史阶段,下文亦将以此为据分而论之。在此之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美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一个充满歧见的概念。历史地看,美育不仅与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智育、德育、体育等构成一种不断调适的动态结构关系,更与艺术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这其中,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不仅尤为复杂,而且前者客观上也是美育在实践层面得以施行的基本路径。确如蔡元培所言,“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1]169。本文对南大美育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同样需要以此为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这一历史回溯过程,也是更好地理解美育之于艺术教育的自身特性、美育之于当代高等教育重要性的现实基础。本文将在最后一部分就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以三江师范学堂筹建始,至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终,可以看作是南大美育发展的开拓期。从晚清至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阶段。美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既在理论层面有一个认识和接受过程,又在实践层面有一个设计和实施过程。就前者而言,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很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曾对美育问题有过较为深入的探讨。比如李石岑由教育体系中德智体各育的弊病入手,剖析了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之间的关系,为将美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必要性提供了学理依据。[2]这也与蔡元培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就后者而言,中国近现代教育中的美育实践既举步维艰,却又主要以专业艺术教育形态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人们得以直观体会到艺术的现实功用,并在此基础上越来越能够理解:通过艺术的美育活动,符合时代要求的健全人格培育将更具现实可能性。
具体到南京大学这一时期的美育状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察。第一,两江师范学堂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
两江师范,是单独的优级师范,规模宏大,学生最多时有六七百人。起初几年尚是各科混合制,自始即有图画、手工、音乐等课。后来乃行分科制。那时学部(民元改称教育部)所订的分科章程,有理化科、数学科(或数理化科)、博物科(或农学博物科)、历史地理科等,独无艺术性质的专科。监督(即校长)李瑞清(字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翰林)眼光远大,且自己擅长书画,故提出主张,同时学生又竭力争取,于是呈准学部,特别添设了图画手工料。——图画包括中、西画及用器画、图案画等。手工包括各种工艺美术。这两门功课是主科;并以音乐为副主科;再附加各种普通科为副科;另外,当然以教育为总主科。[3]
无论从中国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格局,还是美育和艺术教育实践的角度,这种创设都是意义重大的。在各种副科课程之外,以图画、手工、音乐和教育四类课目为主导的课程设置,也反映出其对于艺术类人才培育的综合视野。1910年毕业于此并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的吕凤子,作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开创者之一,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两江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之外,作为南京大学另一源头的金陵大学,从1922年便开始起步发展电影和电化教育学科。其理学院于1938年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修科。后又“改称电影播音专修科,也叫影音专修科,简称影专。全校各系课程、影专同学均可选修。影专所设课程,也常有各系学生选修。为电影、电教与各学科专业相结合打下初步、广泛的基础”。[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音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之下完成的,本身又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特别的养分。而后者的宽泛意义,正是一种陶养式的美育活动。
第二,除却美术、音乐、影音等艺术类专门人才培养的系科,仅就学校课程体系的宏观建构来看,南京大学这一时期面向全校的美育实践在总体上仍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之中。比如,早期两江师范学堂的课程设置中,其理化数学部有图画及手工、音乐,博物农学部有图画等课程。[5]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形态分为训育(德育)、智育和体育三项,其训育大纲特别提及美感标准、方法上“触发统觉之原则”“引起兴味之原则”。[6]这既已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方面触及美育实施问题,又不难见出美育往往是被纳入德育范围之中的。再以学分建制较为完备的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课程设置来看,其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除中文、外文、哲学及中西通史外,并无统一规范的艺术类课程设置。[7]南大美育此一时期另一值得梳理的线索,即以课外艺术社团形式进行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因此更显现出重要性。事实上,在现代高校教育系统中,校园文化活动始终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美育实践形态之一。此一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活跃,各类学生社团层出不穷,可谓学校课程体系之外进行知识积累、思想传播及人格塑造的重要补充,其中艺术类社团不在少数。如国立中央大学期间,包括音乐会、唱歌团、剧社、美术研究会等在内的各种艺术社团非常普遍,金陵大学先后亦涌现出镁社、金陵戏曲社、金陵艺社、群鬼剧社等大量学生艺术社团。它们作为南大美育开拓期的一种常见美育实践形态,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来看,这一部分的相关研究仍显不足,未来理应做更深入的梳理。
第三,理解这个时期南大美育发展状况,又不能抽离时代主题空泛谈论。众所周知,其时代主题可以救国与启蒙二者概括。蔡元培等人极力倡导美育,出发点恰在于培养出能够救国于危难之际的现代栋梁之材。而在实际效果上,这种具有强烈现实功用指向的教育诉求,又使得明显缺乏现实功用性的美育活动很难在高校课程系统中得到普遍重视。反倒是以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艺术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其间不仅以国立中央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且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专科学校。仅以国立中央大学来看,其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承续两江师范学堂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优良传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过程:1906年,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制3年半。1916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学制3年。1923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院,设工艺专修科。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院工艺专修科独立,成立江苏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27年4月,江苏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改称艺术教育专修科,分国画、音乐、手工3组,学制2-3年。1928年5月,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设艺术专修科。1929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改学制为4年,增设西画组,徐悲鸿主任西画组、吕凤子主任国画组。1931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工艺组停办,设国画、西画、音乐3组,学制4年。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国画、西画合为绘画组,仍设音乐组,学制4年。1938年,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专修科,学制3年。1940年,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学制3年。1941年,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学制5年。1945年,增设艺术学部,培养研究生。详情可参见《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南京大学百年史》等相关史料。一方面,在救国与启蒙的时代背景之下,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既反映了专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又在客观上推动了美育观念的普及深化,而且还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储备人才。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艺术科,“以造就艺术专才,培养中等学校艺术师资和艺术批评及宣传人才为目标,旨在提高社会的艺术风尚,陶铸优美雄厚的民族性”。[8]182所谓“优美雄厚的民族性”,可与国立中央大学罗家伦校长对“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阐发相互参照来理解。如其所言:
本来,一个民族要能自立图存,必须具备自己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和民族团结图存的基础。如果缺乏这种文化,其国家必定无生命的质素,其民族必然要被淘汰。一个国家形式上的灭亡,不过是最后的结局,其先乃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上的衰亡。所以今日中国的危机,不仅是政治社会的腐败,而最要者却在于没有一种整个的民族文化,足以振起整个的民族精神。[9]
很显然,艺术教育对于民族性的追求,在这里已经远超出专门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无论两江师范学堂培养出来的吕凤子、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李叔同,还是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徐悲鸿、吕斯百、宗白华等一大批学者、艺术家、教育家,他们之于高校美育的贡献,皆需要在此视界得到更全面的评估。就其现实逻辑来看,南大这一时期的美育历程充分说明:美育观念的兴起是专业艺术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之一。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又使得艺术的美育功能得到直观显现,并带来一种观念反哺现象,促使人们更客观地认识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现实效应。因此,尽管专业艺术教育并不能与美育画等号,但它们在教育实践中构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互证关系,不可割裂来看。而另一方面,如果从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我们又必须意识到,这样一个美育开拓期在整体上又是理论构想多过教育实践的。美育作为一种具有普泛性的“情感陶养”过程[1]220,在过于追求功利目标的现实语境中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蔡元培晚年接受采访时,曾感叹道:“我以前曾经很费了些心血去写过些文章;提倡人民对于美育的注意。当时很有许多人加入讨论,结果无非是纸上空谈。”[1]214仅就南大美育的开拓期来看,这种感慨多少有点过于悲观了。但其真正进入一种自觉的系统化阶段,的确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其次,自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至1976年“文革”结束,可以看作是南大美育发展的一个过渡期。其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的高校院系调整,二是十年“文革”动乱。就前者而言,院系调整对于南大美育发展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南京大学的师范学院各系与金陵大学相关各系合并,成立南京师范学院。原隶属于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的美术系和音乐系由此分离出去。就后者而言,行政因素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此十年中十分显著。从学校建制的角度,这一时期的美育无疑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阶段。(2)参见王德兹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399页;《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2页。
最后,自“文革”结束,尤其是1978年匡亚明复出担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以来,南京大学的各方面工作开始真正步入正轨。由此经过40余年的持续建设,南京大学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仅就美育而言,这个时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概言之,此可谓南大美育的定型期。再细分之,至少又可将其大致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三个历史阶段。其中80年代作为一个百废待兴的恢复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制度化重建。美育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走向正轨。其间成立的艺术教研室便是南京大学当代美育机构设置的一个重要起点。为了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学校专门开设了许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通选课程,其中便包括“艺术教育方面的艺术欣赏和美学理论等课程”。[8]413进入90年代,随着美育教研室的成立,特别是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设置独立建制的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标志着南京大学的美育实践正式步入一个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自觉时代。及至21世纪十余年,以通识教育为核心概念,南京大学的美育工作持续得到深化,开始进入一个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体系更趋完备的新阶段。下文即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的美育实践为依据,进行更具体、深入的剖析和说明。
二、南大美育的当代实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巩固。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深刻反映在国家层面教育政策的制订和指导上。1999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1世纪以来,为了推进美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顺利开展,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规范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为高校美育指出了明确方向和实施途径。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200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等。南大美育的当代实践,同样离不开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导和引领。具体来说,南大美育自90年代之后的持续发展,至少反映在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美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机构设置。1996年,学校成立“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委员;2003年,成立“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委会,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基地主任。除此之外,学校以80年代后陆续设立的艺术教研室、美育教研室为基础,于1996年成立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与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协同管理,全面承担全校本科生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的公共艺术教育系列课程教学任务。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而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作为全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主要职能部门,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抓手的美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在全国高校同类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中心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南京大学被教育部评定为“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由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具体建设和实施,并成立学校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的领导小组。可以说,一个坚强有力的专职机构的设置,是南京大学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之一。教育部的政策指导、学校层面的政策支持,则为美育工作提供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内在动力。
其次,全面打造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南京大学近年来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深化改革,最终形成了一个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的美育工作同样围绕这一模式展开,并以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悦读经典计划”读书班、创新创业课和文化素质公选课等多种形式,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既以艺术史论、艺术赏析和艺术实践三种基础性的艺术教育课程集群为主,同时又有意识地吸纳不同院系和专业背景的教师开设具有显著跨学科色彩的公选类课程,两者形成了很好的专业互补效应。目前,南京大学每年开设面向全校本科生的艺术类公选课程60至80门,所涉部门不仅有艺术学院(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现隶属于该院)、文学院、哲学系、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人文学科院系,还包括校团委、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等机构,甚至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于应用科学学院等理工科院系。(3)详见南京大学2014—2018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http://xxgk.nju.edu.cn/15433/list.htm。这些课程在本科生培养的不同阶段均占有一定比例,并以学分限修的方式,促使学生有计划地合理选修美育与艺术类公共课程。这也是美育工作在全校得以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尤其是由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实施的集骨干课程、基础课程与特色课程为一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集群,每学期推出40多门课程,选修率长期居高不下,每学年选修学生高达10000人次,并多次获得不同层次的“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制度管理上,学校明文规定所有本科生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类课程不得少于14个学分。作为此类课程中颇受欢迎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类通识课程正在承担越来越重要的教学任务。随着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美育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本科生“悦读经典计划”通识课程,所设六大模块中,“文学与艺术”模块中的《美的历程》《中国美术史讲座》《艺术的故事》都属于艺术和美学经典文献。另外“历史与文明”模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为艺术史经典文献。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力求在一个跨学科的视野之下,培养更多适应各类社会需求的艺术相关人才。比如,由学校艺术学院负责实施的“艺术与文化创意”第二专业教学计划,依据学科优势,通过文化艺术的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专业基础,采取“课堂授课+专业实践+国际交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意实践和文化产业的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和基本技能;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实战应对能力;通过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体系,该计划旨在培养拥有较强艺术鉴赏力和创造性,兼具调研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与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4)详见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与文化创意”第二专业教学计划,http://art.nju.edu.cn/96/df/c17306a300767/page.htm。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南京大学“三三制”模式对于交叉复合类人才的培养要求(图1),而且对于提升参与者综合人文素养也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将各种实践平台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方面,南京大学亦有多种尝试。比如2016年南京大学被教育部评定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紫砂艺术传承基地)”,在围绕基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便重点打造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紫砂艺术与文化”课程。这一课程既被纳入现有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之中,又借助特定的基地平台展现了美育实践的多元途径和手段,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质化提升,为南大美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实践平台。
图1 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再次,在课程建设之外,学校还致力于建构美育实践的多元空间和路径。其一,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学校美育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种补充。自90年代以来,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一直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除了学校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文艺术系列讲座”“新年音乐会”等形式多样的校园艺术活动外,艺术类学生团体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比如学校重点打造的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等艺术社团,为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称号,已举办各类音乐会数百场,并多次赴国外及港台地区访问演出;交响乐团还受教育部委托,先后赴数十所高校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巡回演出,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他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中,亦有大量艺术社团,如林泉钢琴社、阳光舞蹈团、古琴社、永遇乐相声社、阳光戏剧社、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微电影协会、紫砂艺术协会等。这些社团不仅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而且都有专业艺术老师参与指导,往往又和指导老师的相关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其二,精心组织各种艺术活动,指导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学生参与各种全国性和省部级艺术竞赛,不断取得佳绩。比如在三年一届的“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南京大学多次荣获学生作品一、二等奖和教师指导奖。南京大学还承担了“阳光校园”江苏省大学生微电影优秀作品比赛的组织评审工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艺术创作的实践平台,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三,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抓手,精心打造课外美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平台。比如,结合实践类艺术教育课程的需要,建设“陶艺创作室”等校内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基地;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校园橱窗,定期进行书画、摄影展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演艺集团、高淳陶瓷集团、南京云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南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校外教学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构筑更为广阔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
最后,在专业艺术教育领域,南京大学一直在不断整合资源。随着艺术学院于2017年成立,南京大学艺术史论、文化创意、艺术教育、美术学、设计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博士人才培养开始真正步入正轨。以此为起点,艺术类专门人才和师资储备,为学校美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南京大学作为“江苏省高校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每年负责组织省内高校各艺术专业的教师培训;作为江苏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的“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艺术领域高端人才的培训工作,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为江苏省美育和艺术教育师资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随着新世纪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变动和调整,原有的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设置正处于一个有待“升级换代”的历史关口。这也是我们当前大力发展高校美育亟须正视并合理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总之,以上各个方面的工作汇聚在一起,便可将当代南大美育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可以说,南大美育已经进入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成熟、课程体系相对完备的定型期。这一时期带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是多方面的。
三、南大美育的经验启示
纵观南大美育百余年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到,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仅以南京大学观之,其在开拓期所做的各种探索最终都将转化为一种源自实践的理论遗产,为后世提供更具实践指向性的参照。而其过渡期的停滞状况,则提醒我们美育作为一项漫长的事业,无法在时代语境中独自前行,它必然会受到时代语境的极大限制。这同样也是我们理解其在当代逐渐步入正轨,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前提。前文所列国务院、教育部各项文件规定或意见,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可以作为我们美育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有关南大美育的经验启示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简要探讨。
首先,美育作为一个充满歧见的概念,既与智育、德育、体育等构成一种动态结构关系,又与艺术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如果一定要给美育做一个界定的话,或可简要认为:这是一种培养个人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其根本目标则在于拓展个体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南大美育发展的历程不仅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思辨地理解其与各种相关概念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一方面,就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而言,客观上有将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使用的,有将前者作为后者的基本手段来理解的。还有的则将后者作为前者的核心内容来把握。参照南京大学的美育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两个经常相互指涉的概念,艺术教育与美育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差异性又并非是不可逾越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视为一对互有交集且在特定语境中趋于重叠的概念。由美育的内涵可以看出,两者之所以能趋于重叠,主要是因为它与公共艺术教育的规定性是高度一致的。也是在这个前提下,艺术教育可以被理解为美育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更明确的一种表述方式。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的基本形态即是以艺术为内容的公共教育。二是将艺术教育理解为美育的基本手段,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观念。几乎所有针对美育的理论思考,都无法忽略艺术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从逻辑上看,这一观念其实是站在美育立场上思考其如何实施的问题。蔡元培所设想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现代教育体系,便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主要手段。这里面的关键性问题是,站在美育的立场上所理解的艺术教育,必然是与美育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艺术教育,也即围绕个体精神世界的拓展、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而展开的艺术教育。三是将美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来理解。以此观之,艺术教育应当在其教育实践过程中努力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明显存在着一种重技轻道的取向。其结果则是导致现行的教育体制带有较为显著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此体制下,真正得到普遍关注和长足发展的其实是具有明显实用性特征的专业艺术教育。而这种以培养专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显然不是以美育为核心内容的。应该说,艺术教育的这一发展现状,只不过是当前教育体制上所存在的严重偏差的一个缩影而已。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多地以通识教育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核心概念。这其实也是思考美育与艺术教育关系的一个很好参照。通识教育作为一个由西方引进的专用术语,出现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不过它在国内教育界受到普遍关注,主要还是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衍生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的影响。就其性质而言,它首先是作为一种大学办学思想存在的,强调的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次在实践层面它是一种针对全体高校学生而展开的非专门化、非职业性的普及型教育活动。其目标则在于培养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关注个体在道德、情感、理智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无论从以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为代表的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还是国内一些高校关于通识教育的认知和表述来看,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都在这一理念中占据了同样突出的位置。在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公共艺术教育所占的比例在总体上是十分可观的。从美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入手可以看出,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之一。通识教育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在大学这一特定的教育阶段为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也是对美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合法性的重申。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前关于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所存在的一些争论是可以搁置的。因为从美育的角度出发,无论在前者还是后者的框架中,它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具体到南大美育的当代实践,以上讨论提示我们,概念使用的分歧并不是一个无法克服的本质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美育工作,我们不妨做一个减法,比如在美育与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做一个政策性的选择。就前者来说,鉴于美育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并与个体的全面发展构成更紧密的依存关系,建议将美育作为一个统摄全局的核心概念来处理。就后者来说,鉴于当前我们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更偏于从通识教育入手加以说明,亦可以此作为另一核心概念。围绕此二者,尽力建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动态关联的美育实施方案。此其一。其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我们还应据此进一步完成美育实施的机构设置。仅以南京大学为例,由于近年来机构调整的原因,原先作为南京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要职能部门的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的相关职能已经明显弱化,并且已由一个独立建制的学校二级机构转型为学校艺术学院的一个下属单位。值此美育工作重新规划之际,可以考虑以现有艺术学院为基础,充分协调教务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建构一个适应美育工作新局面的学校机构。其重点一是需要学校层面有领导具体负责指导;二是在政策执行方面有所倾斜;其三,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可以归入美育或公共艺术教育类别的课程,在体量上已较为庞大,但又多分散于性质不同的课程类属之下,仍需进行必要的整合。另外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又分属于不同院系,存在一定随意性,缺乏必要的统筹。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外、古今的内容配比,理论、鉴赏和实践课程的结构安排等,都有待进一步予以论证和完善。
最后,回溯南大美育实践的历程,美育从来都是一项漫长而考验耐心的事业。如果不能充分意识到这项事业的重要性,设置出具有充分合理性、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美育工作是不能持续下去的。但正如《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所言,“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更根本地说,加强美育建设也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息息相关。高校美育工作客观上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为此,我们理应更积极地投入其中,一方面需要以曾经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成功经验。相信以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实干精神,一定能将这项事业很好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