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阿莫西林+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应用效果

2020-08-16王勇司志银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临床疗效

王勇 司志银

【摘 要】目的:评价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联合采用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3例,全部服用阿莫西林治疗;另在联合组患者中加用莫西沙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中,控制28例、显效14例,总疗效97.67%,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1.40%,其中控制和显效分别有16例、19例,有效6例、无效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阿莫西林与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为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病;阿莫西林;莫西沙星;临床疗效

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引起的胃病,在消化内科患者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主要伴有频繁的胃痛、胃痉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可以在酸性胃液中生存的微生物,属于厌氧型的杆菌,通常寄生在胃黏膜部位,可促进胃内盐酸的分解,导致胃PH值迅速提高,造成胃内环境的失衡和紊乱[1]。为了探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对患者联合应用了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86例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经相关检查全部予以明确确诊,入组时间是2019年1月~12月,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正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胃部手术史、最近2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合并重大器官功能不全、妊娠哺乳期女性、近期应用胃黏膜保护类药物、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等患者。对照组43例,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28~63岁,平均年龄(47.52±1.86)岁。联合组43例,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7.83±1.7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363),剂量0.5g/次,6~8h/次。

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加用莫西沙星(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00158),剂量:1片/次,1次/d。

两组患者全部连续治疗7d。

1.3 疗效判定标准[2]

①控制:胃溃疡完全消失或者已经形成瘢痕,幽門螺旋杆菌实验结果显示阴性。

②显效:胃溃疡的面积比治疗前缩小>50%;幽门螺旋杆菌实验结果为阴性。

③有效:与治疗前相比,胃溃疡的面积缩小>50%,但实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④无效:胃溃疡面积减少不足50%,且幽门螺旋杆菌实验结果阳性。

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胃病都是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引起的,继而损伤了胃黏膜的保护功能,胃壁受到胃酸的侵蚀,最终发病。站在病原菌形态的角度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需氧菌,呈螺旋形的弯曲形态,附着在胃黏膜的上皮组织上,呈螺旋状,因此得名。幽门螺旋杆菌对氧的需求约为8%[3],所以无法在厌氧的环境下生存,但很容易寄生在人类的胃部,尤其是十二指肠的黏膜组织上。研究表明[4]:消化系统疾病中,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都可能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发病,甚至还诱发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有癌变风险。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抗菌效果较强,属于青霉素类药物,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然而,随着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的增强,单一应用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已经变得不再突出。莫西沙星是甲氧基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可通过人体DNA的螺旋酶和拓补异构酶来对细菌的增殖产生抑制效果,同时还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口服用药后,可以被机体迅速吸收。莫西沙星的组织穿透力较强,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2d,而且不会受到空腹与否的影响。莫西沙星还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迅速杀灭细菌,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还能降低药物的光素性,这同样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能够覆盖呼吸道的大部分致病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7.67%和81.40%,差异显著(P<0.05)。说明联合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在幽门螺旋杆菌胃病中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蒋卫民,何向阳,张莹, 等.慢性胃病患者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4):2722-2725,2737.

汤佳崯.单兆伟教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病治疗经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1):57-59.

龚樨巍.臭氧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饮食保健,2019,6(27):95.

高川,马敏俊,何志刚, 等.慢性胃病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6):755-757.

猜你喜欢

莫西沙星阿莫西林临床疗效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