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研究

2020-08-16陈琼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有效思考护生中职院校

陈琼

【摘 要】本文主要以加强对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职院校护生实际教育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明确理论基础知识、加强教学目标的设置、强化教学内容的整理、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加强对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有效思考,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生死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职院校 护生;死亡教育;重要性;有效思考

护理专业是我国紧缺专业,我国由于各种原因对死亡教育严重缺失,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对死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护生的职业要求,护生必须具备死亡教育的知识。并且护生是未来临床实践的主力军,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患者死亡和濒死的情况,不仅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恐惧和不安,还要克服自身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更需要有对死亡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工作能力。所以新时期下中职院校要采取相关措施,促使中职院校护生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护生正确的生死观念,便于护生更好的适应今后岗位需求。

1 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重要性

1.1 护生具备正确生死观的价值。死亡态度主要是指人们针对死亡的想法,针对死亡经历期间准备的某种反应状态。现阶段诸多中职院校的护理教育中没有设置专业化的死亡教育课程,一些护生的工作态度与互动技能不佳,需要在实践中花费较长时间进行心理适应。所谓的死亡教育,也就是加深人们对死亡的认知,科学的认识与加强人们适应死亡的能力等,便于护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以免被滞后性的思想侵蚀,尊重自身与他人的生命[1]。

1.2 死亡教育引导临终关怀。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事业的进展成为人们文明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生命即将终结时,正确的生死观、积极的心理接受能力作为临终关怀的基础与关键,才可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合理表达临终者以及家属关懷意见,帮助临终者正面死亡,缓解患者的悲痛,实现“死者安息”与“生者满意”。

2 加强对中职护生的死亡教育的有效思考

2.1 明确理论基础知识。死亡教育产生于死亡学,涉及广泛的范围,如哲学、医学、护理学以及伦理学等,所以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在多维化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教师要按照理论知识引进案例,给中职护生介绍和临终患者与患有绝症患者语言交流的技巧[2],加强学生对临终者内心情感变化的体验。不仅是死亡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护理院校设置的死亡教育引进护理思想,包括马斯洛与奥瑞姆自护理论等,教师充分的给学生讲述死亡教育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死亡教育的了解,做好教育准备工作。

2.2 加强教学目标的设置。死亡教育针对每一个人类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目标涉及到信息教授与学生的个体计划成长,具体包括信息资源共享、价值分析、调试行为与接受死亡的心态,其中信息资源共享要通过教学完成,组织学生参与到不同情境的沟通活动,尤其是和临终患者以及丧亲家属;价值分析主张学生明确自身给予死亡的态度;调试行为和接受死亡心态可以结合公开思考与见习的模式促使学生直面负面情绪,发展死亡观。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深入的研究生死含义,珍爱生命,对人生的旅程进行规划,科学的带领学生将生死知识运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2.3 强化教学内容的整理。对于中职院校生死教育的教学内容整理,主要促使护生学习怎样和临终患者与家属交流、怎样在护理中对临终患者加以心理调试、怎样进行临终关怀、怎样调整临终患者的情绪、怎样处理悲伤等,由此帮助学生构建生死知识结构体系,更好的开展生死教育活动。

2.4 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中职院校护生生死教育活动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创设良好的气氛,还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案例研究、小组分析、影片鉴赏、情境演练、角色扮演、参观墓地与安宁病房等方式。按照讲演式、引导式与编序式的类型完善教学成效。其中讲演也就是护理教师以幻灯片以及教材的形式介绍死亡教育的内容;引导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3];编序也就是对护生循循诱之,逐步开展教学指导。比如对于“失去”话题的分析,教师可以按照任务驱动的理念,组织学生回想失去亲人的真实案例,开展课堂互动交流,墓地便是强化学生对死亡的认识,树立死亡意识。在起始阶段,促使学生正面接受死亡,之后按照角色扮演与情境再现的模式引起学生思考与感悟,鼓励学生积极的讲述生死,透过生死表面领悟生死的内在。另外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亲自实习操作,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学生生死观,正确的对待生与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中职院校要给予护生生死教育活动的开展高度关注,在日常的护理教学工作中,给学生渗透生死教育,吸引学生感知,加深学生对生死知识的体会,正确面对生死,以积极的态度和临终患者与相关家属沟通,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确保护生有效的适应岗位需求,为更多患者提供需求。

参考文献

张钰绩, 欧喜云.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护生职业防护能力[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5):190-190.

荣红辉, 许宁, 纪强, et al. 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中职护生健康素养提升效果评估[J]. 中国学校卫生, 2019(4):12-13.

刘克平, 熊东梅, 陈雁华. 初探早期介入临床见习教学对提高中职护生综合成绩的影响[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29):20-20.

猜你喜欢

有效思考护生中职院校
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关于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思考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