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

2020-08-16王岁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非手术治疗腰痛

王岁娟

【摘 要】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就诊序列单双分组法纳入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物理疗法,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对比,总结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腰部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0.36%,较常规组的60.71%高(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可强化腰椎功能,缓解腰痛症状,有助于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对预后改善助益良多。

【关键词】腰推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非手术治疗;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反复发作,直接影响发病患者的劳作能力和日常生活,在中老年群体中已成为高发疾病,又因职业因素、生活模式的影响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故引起了骨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当下,非手术治疗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而物理疗法凭借绿色、安全、有效的特点,在诸多非手术治疗手段中脱颖而出。本文系统总结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旨在为该类病患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使更多家庭受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就诊序列单双分组法纳入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6例。入选者由74例男性,38例女性构成,年龄为39-62岁,中位数为43岁,患病3-14个月,中位数为9个月,JOA评分为9-20分,中位数为14分,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在超短波和中频治疗中提供辅助护理如遵从医嘱设置相应参数,规范操作治疗仪。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一般护理:规劝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推荐坚果、红色肉类、肝类等食物以强化活血化瘀效果及神经营养效果;交代局部保暖的重要性,嘱患者合理运用腰围、小背心等加强局部防寒;规范管控病房环境,注意空气流通,夜间应合理运用止痛药以缓解疼痛刺激。

1.2.2 研究组

①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因直接影响患者的劳作能力且可反复发作,常令患者陷入焦虑情绪中。治疗期间应竭尽所能规劝患者接纳疾病,并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改善病情的负面影响。首先交代负性情绪的影响,推荐深呼吸法、移情法、音乐疗法等转移注意力;运用典型病例资料强化患者康复信心,引荐病友,使其互相学习和探讨疾病康复经验。

②体位摆放。体位的科学摆放和改变有利于疼痛的缓解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一般在急性期采取制动,建议平卧硬板床休息。平卧位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腰椎受力、加快消肿,但卧床时间上限为一周,以免肌肉萎缩;晨起,交替进行站立和侧卧位,以减轻腰椎受力,避免坐位;睡眠时,自然弯曲腰部和胸部,以小軟枕垫在腰下,并屈曲髋关节、膝关节,身体呈放松姿态。若腰腿疼痛难忍,可在小腿部或者膝关节处放置软枕加以缓解。

③健康教育。以科普式语言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说明腰部旋转、弯腰、拖地、过大运动幅度对腰椎功能的不良影响,使患者掌握更多康复知识;对患者日常饮食提供合理化建议,说明优质蛋白和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对骨质密度增加的益处,合理进补;对止疼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毒副作用表现予以详细说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介绍解热镇痛药、镇静药、中等强度镇静药、麻醉药的使用原则,强调其科学性,避免引起误解造成用药不依从。

④康复护理。借鉴慢跑、练习打羽毛球、向后挥绳练习跳绳等动作自编运动康复操,在准备、体育、放松环节播放适宜的音乐,要求患者动作平稳、缓慢。在康复护理的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个体指导、集体运动、自由练习法,每天定时由护理人员带领患者锻炼跳操,将康复操录制视频资料并发放给患者由其自行练习,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以及身体条件进行个体化指导,避免发生意外。

1.3 观察指标[1] 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腰椎功能评分,测评工具为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系统,疗效等级分为优(改善率不低于75%)、良(改善率介于50-74%之间)、可(改善率介于30-49%之间)、差(改善率低于30%)。其中,改善率为(治疗前JOA分-治疗后JOA分)/治疗前分值×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统计使用SPSS18.0这一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计数指标分别以()、[n,(%)]表示,依次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和常规组腰椎功能康复优良率分别为80.36%和60.71%,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疗效对比详见下表。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而腰椎功能的康复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对于非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在当期治疗结束后往往会回归家庭,故在院期间的康复护理及指导对于患者后期的康复管理及康复效果便显得尤为重要[2]。本院总结多年实践经验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需要兼顾骨骼关节病变及其筋膜和肌肉的病变,即“筋骨肉”三管其下,因而自编运动康复操,通过腰背肌的训练、肌肉力量的恢复增强脊椎相关肌肉韧带的协调性,继而维护脊柱的稳定性,同时加快炎症因子的吸收,缓解乃至解除腰椎症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健康宣教,使得患者明了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能够调动其主动性,这对于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显见的积极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治疗4周后,研究组腰部功能康复优良率为80.36%,较常规组的60.71%高(P<0.05)。由此表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可强化腰椎功能,缓解腰痛症状,有助于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对预后改善助益良多。

参考文献

涂桂英,陈芸.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及护理体会[J].贵州医药,2018,42(12):1520.

周艳,刘阳阳.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探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1):188-190.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非手术治疗腰痛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职业腰痛早防治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0例临床观察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