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前口服米非司酮和维生素B1临床研究

2020-08-16王玉娥阚春洁黄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利凡诺对比研究米非司酮

王玉娥 阚春洁 黄冬梅

【摘 要】目的:观察孕妇羊膜腔接受利凡诺引产前给予米非司酮及维生素B1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10-2019.8接纳的接受引产患者82例,经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及联合引产组,各41例,常规组接受利凡诺羊膜腔引产,联合引产组则在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前给予米非司酮及维生素B1,对比两组引产效果,记录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引产组引产成功率显著更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前给予米非司酮及维生素B1可提高引产效果,缩短引产时间。

【关键词】利凡诺;米非司酮;维生素B1;对比研究

流产指女性妊娠期至分娩前,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终止妊娠。一般流产可为女性自身并无分娩意愿或有分娩意愿但妊娠持续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流行病学分析认为,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后引产率较以往有所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临床依然有大量需引产的孕妇[1]。目前常用引产方案中药物引产使用较多,相比清宫术药物引产创伤性更小,减轻引产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利凡诺羊膜腔引产为临床常用引产药物,不过近年实践中发现此引产方案引产有效率个体差异性较大,需进一步完善。有学者认为引产前给予米非司及维生素B1可进一步提高引产效果,本文为探析此引产方案的可行性,择期82例患者入组完成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2017.10-2019.8时段本院收治的82例需引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定无相关生殖系统疾病;(2)知情本次研究全部内容后自愿加入;(3)经多项检查诊断确定可接受利凡诺羊膜腔引产。排除标准:(1)审查一般资料见资料有缺失;(2)合并有恶性肿瘤;(3)有先兆流产征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常规组首次妊娠16例、二次及二次以上妊娠25例,合计41例,平均30.21±4.33岁,联合引产组首次妊娠18、二次及二次以上妊娠23例,平均30.36±4.2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征得我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利凡诺羊膜腔引产,药物自江苏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处购得,国药准字H32024696,给药方法:患者取将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带针芯穿刺针(9号)刺入其羊膜腔,抽回时见有羊水时注入利凡诺100mg。

联合引产组在利凡诺引产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及维生素B1,米非司酮由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40365,50mg/次,2次/d,服用3次停止。维生素B1为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1020580,10mg/次,3次/d,口服,持续服用6次停止,利凡诺引产方案与常规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3.1 记录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1.3.2 引产成功评定:完全引产:服药62h内可见其胎膜及绒毛完全排出,且阴道出血停止;不完全引产:用药>62且≤72h时排出绒毛及胎膜,伴轻微阴道出血;引产失败:给药72h仍未见胎膜、绒毛组织排出,有阴道出血。引产成功率=(完全引产例数+不完全引产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統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联合引产组与常规组引产效果对比 从下表1中数据可知,联合引产组引产成功率较常规组显著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联合引产组与常规组毒副反应比较

联合引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可见表2。

3 讨论

引产是指在女性妊娠周后,由于各种因素必须终止妊娠而进行的人为妊娠终止活动,目前可致引产的因素较多,除女性个人意愿外,多种生理疾病也需及时引产,常见如异位妊娠、瘢痕妊娠等,此类生理疾病易使母婴发生各种风险事件,导致母婴双亡,临床建议孕妇在适当时机结束妊娠以确保自身安全[2]。近年我国二胎政策推行后由于意外怀孕及政策限制的流产女性相对减少,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避孕知识较国际水平仍有不足,临床依然有大量需要引产的女性。

目前常用引产手段中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为临床应用较多,且效果广受认可的一种引产手段,利凡诺注入后可对宫肌束产生强烈刺激作用,进而促使其规律性收缩,并可促使孕妇蜕膜组织变性坏死,抑制机体性腺激素合成[3]。[4]。

米非司酮作为临床常用药品之一,本品可与患者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促使蜕膜坏死及滋养细胞凋亡,并可加速宫颈胶原纤维降解,促进宫颈成熟[4]。维生素B1则为人体生理活动中重要参与元素,在临床引产前给予本品可对患者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调节,起到一定促宫颈成熟的目的。将此两药联合用于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前可促进女性宫颈成熟,为后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提供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临床引产效果,本次研究结果,对比单一药物引产显示联合引产成功率更高(P<0.05),而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变化(P>0.05),进一步证实联合给药的在提高临床引产效果同时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不过此次研究收集样本相对较少,仅有82例,联合给药引产效果可能存在一定或然性,且联合用药将增加患者医疗负担,此类问题均需在后续研究中补充说明[5]。

综上所述,利凡诺羊膜腔引产时给予米非司酮口服与维生素B1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对比单一利凡诺羊膜腔引产,其引产效果更佳,且无直接增毒表现,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王丽平.浅谈羊膜腔内利凡诺引产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19-120.

范红,周秀荣,李红英.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妊娠16~24周未产妇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2):4803-4804.

杜子健.米非司酮+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2):351-353.

廖洁慈.米非司酮配合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6):190.

梁素文,杨燕飞.维生素B1联合低位小水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11,32(2):110-111.

猜你喜欢

利凡诺对比研究米非司酮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