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八字精养法

2020-08-16王馨聆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摘 要:精养鱼池是一个高产、高效生态系统。我国水产科技人员在1958年将此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简化为“八字精养法”,然而随着生物技术大发展,池塘养鱼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传统“八字精养法”也被我们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开始由传统池塘养鱼向现代池塘养鱼转变。

关键词:食用鱼饲养;新八字精养法;高效水产养殖

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200多年,是世界上池塘养鱼最早的国家,且经验丰富。在1958年,我国水产科技人员提出了“水”“种”“饵”“混”“密”“轮”“防”“管”这八个概念,简称“八字精养法”。八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获得较为可观的效益。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对池塘养鱼业也提出了新的概念要求。我们作为新的一代水产人,也相应地赋予了“八字精养法”其新的内涵。

一、对“水”的新理解

水做为生命之源,作为渔业养殖的第一要素。首先要做到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做到水源水量充沛,其次水质要做到“肥、活、嫩、爽”。“肥”是指水中含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有机物和丰富的营养盐,且易被鱼类消化;“活”是指池塘水色和透明度常常在变化,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易被鱼类消化的浮游植物出现频率较高嫩”是指水肥而不老,易被消化的浮游植物较多。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蓝藻,蓝藻一旦大量繁殖,易使水色呈灰蓝色或灰绿色,从而降低水的鲜嫩程度,变成“老水”;“爽”是指水质清爽不浑浊,且水中含氧量较高。要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就要定时定量向池塘输送物质,经常更新池水,改善溶氧状况,注意水色变化。而实践表明,若要保持水质“肥、活、爽”,不仅要给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而且还要给予鱼类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鱼类健康生长,为水质保持“肥、活、爽”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为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饵料生物(包括肥料)。但物质基础饲料的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要更有效地投饲和施肥。在保证饵料生物充足的基础上,又保持水质清新。因此,在池塘日常生产操作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掌握投饲、施肥的主动权。做到经常巡视池塘,及时观察鱼类动态,做好鱼池清洁卫生工作,及时加注新水,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严格按照“四定”原则来进行投饲,以保持水质的稳定。

二、对“种”“饵”的新理解

种质的优良,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池塘养鱼业的基础。除一些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已大量投入生产外,一些原来不能人工繁育的鱼类在繁殖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具有抗病力强、耐严寒等优良特点。此类新优良苗种逐渐开始大量生产,用于池塘规模化养殖,开始由增量型、大众化的鱼产品向“名、特、优”优质鱼产品转变。然而我们不单单是要选育优良的鱼苗并对其鱼种进行繁育,为了满足各地区的生产发展需要,新品种引进和驯化的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我们熟知的罗非鱼、多宝鱼、虹鳟等,均为引进品种。然而在引進新品种时,我们首先要避免盲目性,一个品种的引进必须是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并不对当地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苗种的来源必须正规,并经检疫合格,避免因乱引进不合格的苗种而带来损失;现代渔业养殖的过程中,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也更加普及。水产饲料行业已称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水产饲料部门对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养生理需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出了它们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各种必须氨基酸的需求量,通过高效的加工工艺流程,配制出了一系列全价配合饲料。通过投喂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使鱼类获得更全面的营养物质,大大加快了优良鱼种的生长,缩短了池塘养殖周期,提高了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对“混”“密”的新理解

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一部分古老的混养方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高产量生产模式。现代渔业发展下,,对混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养已不仅仅局限于鱼种间,开始提倡农牧渔共生养殖。如稻田养鱼这种新型的渔业形式:稻田中的鱼以杂草和害虫为食,减少了杂草和害虫存在的同时,鱼类粪便又为水稻茁壮生长提供肥料,有关细菌分解后,生长出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基础,达到了“稻田养鱼鱼促稻、稻谷增产鱼种多”的目的,最终实现了稻鱼的双增产。通过这种综合养鱼模式,将池塘养鱼与种植等行业紧密联系起来,构成水陆结合的新型生态系统。不但合理利用了资源,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而且避免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合理密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健康、无公害的养殖条件下,鱼种密度能够影响产量。我们不再像传统养殖模式一样盲目追求产量,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的放养密度,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和准备增氧药物,避免密度过大时由于缺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对“轮”的新理解

在当今现代渔业养殖中,人们在“捕大留小、去大补小”的原则上做出了改进,推行了“一次放足,分期捕捞”的概念。这种多次放养、多轮捕捞的模式,不但有利于鱼类生长,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还能不断调整池塘载鱼量,有利于商品均衡上市,提高了经济效益,加快了资金运转。

五、对“防”“管”的新理解

“防”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防浮头泛池、防偷防盗,现在的预防重点转移到了预防和治疗鱼类病害。在保证池塘清洁且具有优良的水质水色的前提下,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多采用药物防治。国家呼吁实行健康养殖的理念,提倡使用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药物进行防治,一定不能使用国家禁用药物。争取达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理想状态;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水产养殖也已经进入了4.0时代。池塘养鱼劳动条件大大改善,劳动强度普遍降低,可以通过传感器、移动设备来自动监测水质、喂食模式、天气状况等数据,让渔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对鱼塘的实时状况进行检测。此外,有日本学者已掌握了用物联网观察鱼类行为的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来检测和确定鱼什么时候可以喂食,避免造成饵料生物不必要的浪费。由此可见,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养殖已成为趋势,我国池塘养鱼业已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

“水”“种”“饵”是养鱼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池塘养鱼物质基础,构成“八字精养法”第一层次。“密”“混”“轮”是池塘养鱼高效的技术措施,三者相互依存,构成了“八字精养法”的第二层次。“防”“管”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中,与前述的六大要素均密不可分,构成“八字精养法”的第三层次。21世纪是一个由绿色革命转向蓝色革命的世纪,赋予“八字精养法”新的内涵,实现池塘养鱼现代化,用现代化知识组装精养池塘,用现代化科技改造精养池塘,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精养池塘,达到真正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 李家乐.池塘养鱼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11:1-.

[2] 陈东勤.新时代“八字精养法”新内涵[J].水产养殖,2018,39(11):41.

[3] 杜晶晶.水产养殖“八字精养法”的思考与应用[J].河南水产,2017,000(003):43-44

作者简介:王馨聆(1999-06),女,蒙古族,辽宁省朝阳市,在读本科,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方向: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