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视角下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研究

2020-08-16邓新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马斯洛空巢归属感

摘 要:空巢老人是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群体,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这一群体并且由这一群体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社会公平等。其中老人的养老问题是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且亟待解决的,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来探析农村老人养老的真正需求。

关键词:空巢老人;需求层次论

中国是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国家经济的多项数据,其中一项为中国的老年人口,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5亿,占中人口的18.8%,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7亿,占总人口的12.6%。其中空巢老人占比超过50%。现在农村空巢老人占比如此庞大,这也预示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愈加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不仅关乎一个社会的风气,道德,更体现着社会公平。

一、空巢老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概念界定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受空巢的老人。[1]

马斯洛需求层理论是指“?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2]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需求

(一)生理和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是农村空巢老人最基本的需求。首先,对于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和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受空巢的这类老人,其子女处于情感、社会责任和法律的要求会主动赡养自己的父母,因此本文对此类空巢老人不做分析。其次,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基本能够覆盖到那些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即使这些社会福利制度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对于满足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的物质需求相对而言是足够的。因此,空巢老人生理层面的需求不构成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近几年政府大力进行扫黑除恶行动,并且农村地区的熟人社会还未完全解体,空巢老人可从邻居那里得到帮助,因此安全需要也几乎不构成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二)爱和归属感的需要

爱和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命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当前空巢老人在生理与安全的需要被满足的基础上,老人缺失的是爱和精神的支持。“感和归属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的满足,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是實现“老有所乐”的重要保证。老年人需要家庭温暖和子女的陪伴,参与社会活动(如邻里、亲朋的交流和接触),老年人有情感需求和精神关爱需求。” [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继替与城市化相结合,这两个过程结合把老人抛弃农村,农村空巢老人们独自在家中,情感逐渐枯竭。

(三)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农村空巢老人在完成了社会赋予他们养育子女社会责任后推出生活舞台,他们原来具有的家长权威也随之消失,这个因素也会对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社会工作中的老年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老年人的生活理论为依据,可以适当激发老人自身的能力并相信他们在政策的帮扶下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摆脱困境。

三、结论

本文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出发点来具体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需要,笔者认为,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因此政府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时不能仅仅考虑物质层面的需求,还应该考虑精神层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sogou.com/m/v64473321.htm.

[2] https://baike.sogou.com/v64473321.htm.

[3] 郑巧英;张小霞;陈雪莲.《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J]2020.03.

作者简介:邓新(1998年10月12号),籍贯:江苏徐州沛县,学位:在读学士,研究方向:社会学。

猜你喜欢

马斯洛空巢归属感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树上有一个空巢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空巢生日不孤独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敲石工人的话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