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志愿者项目孵化: 创新推动我市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

2020-08-16朱薇

西部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株洲市申报文体

朱薇

一、背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依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革命纪念馆等文化场馆资源,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传播志愿理念,不断创新文化志愿服务内容、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积极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

为鼓励株洲市文化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志愿者工作的不断发展壮大,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志愿服务氛围,以“公开征集、主动申报、竞争性分配”方式,扶持一批文化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效益明显、具有一定示范性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以激发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力,调动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推动我市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

株洲市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结合文化志愿者服务业绩,依据各项目、团队、个人参与的文化志愿活动时间、次数和影响力,给优秀的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给予5万元的扶持资金。不定额,根据申报项目具体情况评定。原则上每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5000元。

二、做法

(一)评选范围和标准

选拔若干支围绕“书润湖湘  见证成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楚韵湘音 幸福使者”文化馆(站)志愿服务活动、“汉风韶乐 感受快乐”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感受艺术 亮丽湖湘”美术馆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惠民 乐满三湘”文化惠民工程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暖心 和谐洞庭”关爱重点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欢乐节日 爱我湖湘”节日纪念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文化公益 湘企担当”企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关爱成长 芙蓉朝晖”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活动九项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队伍。并且能够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紧扣当地群众实际文化需求和文化发展需要,面向群众,扎根基层;运用现代文艺方式和载体,有特色服务团队和特色活动,彰显时代特点和人文关怀;文化志愿者招募规范,项目运行机制良好。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队伍、有保障;活动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注重整合统筹各方面资源;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宣傳报道成果明显。

(二)申报过程

申报主体为已在株洲市文化志愿者网格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注册为文化志愿者队伍。

各文化志愿者队伍或社会组织所申报项目的材料,统一交至所在县(市)区文体广新局,由文体广新局收集并加具意见后报株洲市文体广新局。

1、申报时间:全年,以提交至株洲市文体广新局公文化科时间为准。

2、申报材料:由申报主体填写申报表并盖章。主体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由所在县(市)区文体广新局在申报单位意见栏内填写审核意见并盖章。主体为社会组织的,需附上一年度年审后的《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申报材料需提交纸质文档(一式3份)和电子文档。申报主体须按照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原则填写申请表格,并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

3、评审

由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组织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

4、公示

评审结果将在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网站上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

5、资金划拨

通过评审获得扶持的项目,在公示期满后,由株洲市文体广新局与申报主体签订项目责任书,按照财政资金使用程序一次性拨付扶持资金。

6、过程监督

获得资金扶持的项目,要及时向所在县(市)区文体广新局报送简讯、照片、总结等材料,便于及时掌握项目最新进展。县(市)区文体广新局汇总后及时向株洲市文体广新局报送资料,市局会同其它部门或邀请媒体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的重要依据。

7、验收

获得资助的团队或组织须于当年12月底前填写验收材料报株洲市文体广新局。若项目未按计划时间完成或验收不合格,将追缴扶持资金,取消该队伍或组织3年内申报我局所有扶持资金项目的资格并向所在县(市)区文体广新局通报情况。

8、特殊情况处理

如发现项目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采取停止扶持、追缴资金等措施。

(三)扶持额度

不定额,根据申报项目具体情况评定。原则上每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5000元。

三、成效

自文化志愿服务的项目孵化以来,各文化志愿服务分队更加积极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信息,提交材料。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有720个,文化志愿者17923人。文化志愿服务服务经常性组织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技能培训、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组织文化志愿者举办文艺演出、演讲、诗歌朗诵等活动,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辅导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联合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公益性捐助献爱心活动,兴起互助互爱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些活动已形成常态化,深受老百姓的喜欢,获得一致好评,使老百姓感受到文化志愿服务带来的欢乐。在偏远自然村积极发展文艺爱好者骨干和文化志愿者,配送必要的文化器材和设施设备,推进当地“门前三小”建设(含一小二小),力争实现文化服务无盲区。在偏远村、敬老院,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爱心慰问及捐助工作,完善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并发动文化志愿者,定期组织开展“送文化”活动。

几年来,株洲市文化志愿服务者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依托多样化服务平台,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文化志愿服务的项目孵化不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关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心传递的正能量,又提高了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自身给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温暖,提升了自身的素养和价值。

猜你喜欢

株洲市申报文体
鼠国要上天之离你十五米
另类文体巧谋篇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