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2020-08-16武金翠徐维骏吴瑞
武金翠 徐维骏 吴瑞
摘要 推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美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苏州几个典型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和后续投入问题、经营模式的多样性、生态发展的科学性以及资源发展的异质性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掌握苏州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总体特征,分析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江苏苏州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264-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回顾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村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每次改革都体现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新时代,在全国上下,推进新农村绿色发展作为乡村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更是没有老路可循,必须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辩证统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省在实施规划中表示,力争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全国前列。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领先的地级市,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先导地区,在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级的生态示范村、先进村。
1 苏州市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概况
1.1 美丽乡村建设自然条件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地区2个一级自然地理区,全市以平原为主,约占总面积的55%。低山丘陵零星分布于太湖诸岛和西部山区。良好的气候、土地、水域资源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
1.2 美丽乡村可持续建设现状
袁飞[1]、杨忠伟[2]、潘 廉等[3]都对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研究。目前,全市共有康居特色村10个、美丽村庄示范点10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 040个。共开办中高档民宿180家、农家乐839家,带动当地逾5 000人就业。美丽乡村建设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乡村旅游景区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深度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传统建筑等元素,使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做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
2 苏州市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美丽乡村建设视野下,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应坚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以挖掘乡村资源和潜能为助力的生态文化价值取向、以地域特色和生态亮点为契机的个性化发展价值取向。
苏州地处长三角平原,水网密布,湿地面积大,土地肥沃,良好的自然条件为苏州乡村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和持久的动力[4]。苏州市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也是特色鲜明。表1是2019年新入选的江苏省第三批试点乡村的苏州市6个乡村,这6个乡村分别属于6种不同类型的村庄。
苏州农业生产型乡村得天独厚,加上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乡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传统农业生产型乡村建设部分向工业带动型乡村转化。如苏州市吴中区甪直古镇湖浜村,计划以“田、浜、服、居”特色资源为本底,重点突出“水八仙”特色种植,打造“陌上八仙,水生四季”的长三角重要的“水八仙”生产示范区。常熟市常福街道中泾村拥有顾巷等3个湿地,具有较好的生态基底,将挖掘特色品牌,打造“稻香中泾、缀美田园”的特色田园乡村。
苏州的山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生产、生活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良好的气候、地质条件,为苏州建设休闲观光型美丽乡村提供了基础,依靠独具的山水田园特色资源,苏州市近年来也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实现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如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注重村庄的总体规划、人才引进、文化保护以及文化传承,计划在“最美田园、温泉乡村”的基础上,以打造“山间梨花坞,陌上温泉乡”为目标,建设集田园生活休闲体验地和乡村产业融合试点村于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目前,文创产品已达近百种,树山文明已经走向了全国。树山梨花和温泉也是树山两大亮点,已经成为姑苏城外乡村旅游特色名片。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农村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虽历经战争洗礼和摧残,乡村的文脉依然未断,很多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民间,如周庄、同里、甪直、木渎等古村遗迹,民间技艺如“香山帮”、桃花坞木刻等更是国人的骄傲,昆区、苏绣也走向了世界舞台,文化的传承、延续和发展营造了苏州独特的乡村人文氛围。
吴江区同里镇北联村是“全国美丽乡村”试点,特有的文化活动与民间工艺为其增添了独特的光彩,以现代农业为产业特色、以四季田园为生态特色、以传统工艺为文化特色,坚持传承传统的农耕文化,重塑一方人的乡土记忆。
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冯埂上计划以“德泽渊源、耕读梦龙”为主题,深入挖掘冯梦龙的政绩史实和文化贡献,打造以冯梦龙文化展示为特色、以宣扬廉政精神为目的、以特色生态农业为基础,集红色廉政教育体验、文化休闲产业、现代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精神家园和文化高地。
昆山市千灯镇歇马桥村歇马桥将以“挖掘文化潜力、彰显古村魅力”为核心,塑造一个千年人文与创新农业交相辉映的特色田园乡村。可以说,苏州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注入了很多文化元素,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也使可持续发展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3 苏州市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市在美丽乡村发展路径探索中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同时又不断深度挖掘传统农業及传统文化并继承发扬,着眼于村庄的长远发展,注重生态性,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集现代农业与文化产业于一体,其发展实践对于探索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金投入
部分村庄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城市化建设,在规划建设中,脱离了村庄实际;不合理拆迁安置等造成资金需求量大,使得村庄建设资金较为紧张,需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
3.2 规划建设
部分村庄空间布局、景观绿化、公共设施等规划长效性不强,给村庄未来发展带来隐忧;同时,由于过度强调村民的集中居住,破坏了自然村落原有风貌,失去了田园风光。
3.3 公共设施配置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效用的发挥;同时,由于片面强调形象工程,而配套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4 结语
苏州市美丽乡村的建设在生态发展的支撑下,继续坚持“可持续”投入机制,挖掘特色文化、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以特色乡村、现代农业园、特色田园乡村等为载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建设,坚持走多渠道经营模式,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苏州市关于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中提到,2022年共建成70个特色田园乡村,所有重点村、特色村建成三级康居乡村,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已达100个。当前,苏州市各个乡村都在加快建设,从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治理2个方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挖掘地方特色,注重个性化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
美丽乡村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创业热情,各地根据村庄的地理区位条件,加快规划设计,拓宽经营渠道,实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学习示范点。
5 参考文献
[1] 袁飞.苏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4.
[2] 潘廉.城郊集约型乡村模式构建研究:以苏州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5.
[3] 肖铁桥,陈晓华.基于“四美”内涵的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路径:以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为例[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8,26(2):94-100.
[4] 吴金铃.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农业经济,2020(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