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
2020-08-16李东华
李东华
摘要 喀左县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营造水土保持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喀左县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包括整地、树种选择、造林、病虫兔害防治、抚育及后期补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类似立地条件地区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造林技术;困难立地;辽宁喀左
中图分类号 S7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153-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西部,与河北省、内蒙古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19°24′~120°23′、北纬40°47′~41°33′,属辽宁西部侵蚀低山丘陵区。喀左县处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冀北山地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干湿显著,降水分布不均,春旱、伏旱严重,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喀左县现有有林地面积68 670.74 hm2。其中,宜林地面积9 097.07 hm2,疏林地面积760.74 hm2,困难立地造林地面积2 331.21 hm2,占宜林地面积的25.6%。困难立地条件是指土层较薄、土石混合、坡度>15°、常规造林不能达到标准成活率、造林绿化实施起来较困难的地段[1]。随着造林绿化及封山禁牧项目深入实施,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均已绿化成林。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人工促进造林绿化被提到日程[2]。喀左县自2010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很好地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类似立地条件造林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措施。针对喀左县立地条件和气候,为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对困难立地条件地块采取了以下造林技术。
1 整地
一般选择在秋季进行整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法(图1),鳞坑按林地等高线呈“品”字形排列,并且回填表土[3]。尽量少破坏原生植被,行与行之间要根据行距留植被隔离带,以便储存雨、雪水,防止水土流失。对于石质的地段,采用钩机或风镐进行机械整地,人工修复后进行客土。
2 树种选择
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的根系发达,喜干冷气候,在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抗旱性较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土壤中均可生长,抗盐碱力较强。萌芽能力强、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抗旱性强。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是辽西典型的乡土经济林树种,适应性强,喜光,根系发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而且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很高。因此,可以选择抗旱、抗寒、根系发达的油松、侧柏、山杏等树种,选择四年生油松、三年生侧柏和一年生山杏,按照常绿树种∶落叶树种=8∶2的比例混交栽植(图2)。采用物理方法避免病虫害大发生。
3 造林
选择在翌年春季进行造林[4]。根据条件要求,可以采用矿泉水瓶造林与塑料袋泥浆法造林。
3.1 矿泉水瓶造林
将使用过的、带有盖、保存良好且无漏水的450~500 mL矿泉水瓶装满水,孔口朝上,放于栽植坑底,在瓶体的中间用锥子扎直径0.3~0.4 cm的孔,选择1根直径为0.2~0.3 cm的根系,從孔口处伸入瓶底,并且在瓶盖插上1根长30 cm的细管,再在细管口横插1根直径0.1 cm的细硬管。栽植时,迅速埋土、踩实、浇水、地膜覆盖,将细管朝一个方向露在土外5 cm左右。当久旱无雨,并且发现树叶反卷时,可以用500 mL的注射器通过瓶口细管向瓶内注水。
3.2 塑料袋泥浆造林
3.2.1 无客土造林。苗木蘸泥浆,选用规格为32 cm×48 cm、厚度为0.3 mm聚乙烯塑料袋,用熟土搅成泥装入蘸有泥浆的苗木塑料袋中,将塑料袋放入栽植坑内,袋口距离地面15~20 cm,浇水后系上塑料袋口,露出苗木,埋土10~15 cm后踩实、灌水。水渗入后再埋土,踩实,留土包。不同树种,用水量不同,山杏用水量为2.5~3.5 kg/株。普通栽法用水量为12.5 kg/株,山杏节水9~10 kg/株。
3.2.2 客土造林。在无土的石质山栽植油松、侧柏等,可选用规格为16 cm×24 cm的聚乙烯塑料袋。在山下用熟土搅好泥浆,苗木蘸上泥浆后用筐装好运到山上,分别放入栽植坑内,用周围的土填满塑料袋,塑料袋要低于坑口10~15 cm,浇水1~2 kg后系上塑料袋口即可。这种方法解决了石质山无土绿化、运水难的问题。
4 病虫兔害防治
造林后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幼龄林和中龄林抚育时应清除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林木。对于已发生病虫害的林木,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优先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品使用。此外,选用的农药要低残留、低毒性,避免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划分的任何I类杀虫剂。
近年来,兔害严重,为防止野兔啃食苗木,栽植后对苗木进行涂抹防啃剂或套管(螺纹软管,直径2 cm、长度不低于30 cm),套管时要注意去除苗木下部分须枝,确保套严。
5 抚育与后期补植
困难立地造林要连续抚育2年,抚育时间为当年和翌年的春末,主要是除草、割灌和松土除蘖。对造林地块进行抚育时发现死亡或病虫害苗木,在当年或翌年春季及时补植相同苗龄的原树种,确保小班苗木生长一致,防止出现造林苗木大小不一致的情况。
6 参考文献
[1] 王俊杰,赵亚萍.困难立地造林难点与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4,39(2):23-25.
[2] 杨丽慧.塞罕坝困难立地造林探讨[J].河北林果研究,2012(1):46-48.
[3] 苏振海.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4(6):61-62.
[4] 刘晓艳.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J].北京农业,2011(3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