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市红庙镇早稻直播生产技术

2020-08-16王本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早稻生产技术直播

王本刚

摘要    为恢复双季稻生产,红庙镇扩大了早稻生产面积。本文对早稻直播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播种、查苗补缺、水浆管理、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關键词    早稻;直播;生产技术;安徽无为;红庙镇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5-0033-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为贯彻农业农村部全力推动早稻生产恢复工作要求,无为市红庙镇加大工作力度,2020年早稻种植面积由常年的不足7 hm2增加到330 hm2,其中直播面积为280 hm2,约占85%。早稻直播是一项轻简化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育秧、免移栽、生产成本低、比较效益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播齐苗难、草害重、后期易倒伏等缺点,栽培上应注重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现将早稻直播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矮秆抗倒、分蘖力较强、生育期105~110 d的中熟早籼高产优质品种,如杂交品种株两优899、两优42、陵两优268,常规品种早籼616、早籼276、早籼402等。

2    整地

直播田要及早翻耕,提前沤腐杂草与残茬,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播种前施45%水稻控释(失)肥(20-10-15)375~450 kg/hm2作底肥,旋耕整地。开好横沟、直沟、围沟,一般畦宽3~5 m、沟宽20~30 cm、沟深约20 cm,要求沟沟相通、田面平整、高低差不超过5 cm。在播种前排干畦面积水,保持半沟水,等次日土壤沉实后即可播种。

浸种前晒种1~2 d,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用咪鲜胺2 000倍液浸种5~6 h,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清水浸种(常规稻浸种约48 h、杂交稻浸种约24 h)。采用间隙浸种和温水浸种的方法,以种子吸足水分、肉眼可见稻壳透明、稻胚部分鼓起为宜[1]。种子浸好后用50~60 ℃的热水浸种增温4~5 min,起水后用稻草或旧衣被等保温透气材料围裹保温催芽,每隔6 h翻种淋接近人体温度的温水,水温不宜太低或太高。每隔4~5 h翻堆1次,将内外及上下种子互调,保持种温一致,确保出芽整齐,同时防止种堆内部温度过高烧种。保持种堆温度35~40 ℃至破胸,一般12~18 h即可破胸,破胸后摊晾2~3 h使谷种适应环境温度后即可播种,以提高成苗率[2]。

3    适期播种

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5—10日。增加播种量是保证基本苗的重要措施,是夺取高产的基础。需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杂交稻用种量37.5 kg/hm2左右,常规稻播种量150 kg/hm2左右。

适时播种是防止烂种、保证基本苗的关键,应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 ℃以上的晴天播种。为保证播种均匀,应按畦、按面积定量播种。

4    查苗补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播种不匀、畦面不平等原因,可能造成部分区域苗数不足,应在水稻三至五叶期及时查苗补缺、移密补稀,使稻株分布均匀,促进平衡生长[3]。

5    水浆管理

在播种至秧苗三叶期,保持土壤湿润。如遇干旱,畦面表土发白时,傍晚灌跑马水,湿润畦面。播种至立苗期,如遇强降雨或低温天气,需提前灌水护苗,雨后或升温后及时排水。秧苗三叶期后灌薄水,促进水稻分蘖。在茎蘖数达到345万~375万个/hm2时排水搁田5~10 d,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生长。早稻生育期短,总体晒田程度较单季稻要轻,不宜太重。稻株叶片浓绿,生长旺盛的田块应早晒、中度晒;反之,则晚晒、轻晒。中度晒田晒到田面有鸡爪状裂纹为宜,轻度晒田晒到田面有硬皮即可。孕穗及抽穗期保持田间浅水层,收获前7 d左右断水。生育全程干湿灌溉,以气养根,增强直播稻抗倒伏能力。

6    追肥

按照“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播种后15~20 d,湿润撒施尿素150~180 kg/hm2作苗肥。播种后30~35 d,湿润撒施氯化钾60~75 kg/hm2,根据苗情另加尿素45~75 kg/hm2。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等叶面肥,以延长叶片和根系的功能期,增强植株光合能力,促进水稻高产稳产[4]。

7    病虫草害防治

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为主。纹枯病可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期时用24%噻呋酰胺450 mL/hm2或28%井冈霉素600 mL/hm2防治1~2次。预防苗瘟和叶瘟应在秧苗3~5叶时和分蘖盛期喷施75%三环唑。防治叶瘟可用40%稻瘟灵1 500 mL/hm2或者40%咪鲜胺1 500 mL/hm2。稻瘟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好穗颈瘟,可在破口前3~5 d,用75%三环唑450~600 g/hm2喷雾。稻曲病可在破口前10~15 d,用43%戊唑醇225 mL/hm2或28%井冈霉素750 mL/hm2喷雾防治。水稻虫害以二化螟、稻蓟马和灰飞虱为主。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1次虫害,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 mL/hm2或90%杀虫单900 g/hm2+10%吡虫啉450 g/hm2喷雾防治[5-6]。

控制草害是直播水稻生产的一项技术重点,掌握好防治时间和选择对路除草剂是防治的关键。播种后1~2 d,用40%丙·苄1.2 kg/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在播种后12~15 d,用40%氰氟草酯(卫稻夫)3 000 mL/hm2+48%苯达松1 500 mL/hm2兑水450 kg/hm2喷雾防治。

8    参考文献

[1] 黄新正.浅谈水稻直播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3):36.

[2] 姚仲生.新干县种粮大户早稻直播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18(12):1.

[3] 高春庭,任庆凤.早稻直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18(11):67-68.

[4] 何华彬.早稻直播的优劣势及关键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5):16-17.

[5] 胡乃风,彭水成,钟奇生,等.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0(2):152-153.

[6] 曾国安,夏虎,易西方,等.早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8(3):27-28.

猜你喜欢

早稻生产技术直播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今年全国早稻稍有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