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2020-08-16黄毓丹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范生培养

黄毓丹

[摘 要] 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我国一直很重视国民教育,但是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强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已经刻不容缓。通过调查韩山师范学院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差异,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8-0082-03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希望,高校肩负着人才培育的重任。对学生而言,其价值观形成、塑造的最佳时期就是在大学[1]。通过对韩山师范学院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差异分析,发现当代师范生在理想信仰,道德水平,职业方向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对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已经十分迫切。根据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为大学师范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学校层面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可以说是最不可或缺的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高校还未进一步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不能有效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因此不利于学生更好的领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2]。甚至许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词就是在校园当中,而后续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更与学校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学校在学生培育中所采取的各种方针政策,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支柱。

1 明确告知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对许多学生来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体上就停留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之上。甚至其中还有大部分人不知道这24个字的具体含义,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三分之一的师范生对这件事有着比较强烈的意识,学生对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上明显有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比较片面,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偏向于它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却忽视它对人的意义。与中学有所不同的是大学可以说是学生从校园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期,但很多大学生还不能适应这个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对他们来说依旧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不能确切实现其价值,自然不懂其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的内核,是每个公民都必须要掌握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敷衍了事,自然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所以学校对待每一届学生都应明确的告知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坚决杜绝一切借口,从根本上预防学生对此事的怠慢与懒散。并且在学生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正确认识之前,学校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再教育、再强调并且组织好相应的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和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惑。

2 教师课堂思政中进行相关的知识渗透

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获取途径就是在课堂上被动习得,在日常的生活中基本涉及不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所以课堂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重要途径。换个角度来说只要学生还在学校学习课堂就会伴随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始终,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渗透,对学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其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他知识的渗透往往能形成师生间的互动,比起枯燥的陈述式讲解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再次,许多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任务归责于政治公共课堂。必须承认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但这样的想法也有不妥之处,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核心,那么它势必涉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而且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共同选择的结果,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所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不仅是思想意识上的。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政治公共课堂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全方位为学生对学生进行培养。

3 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的系列活动

环境能够影响人、塑造人、改变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思想,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也是培育的一项有效手段。学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开展应该秉承着人人都能参与的原则。校团委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专门设置一角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比如张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学生手抄报或者组织开展与其相关的专项学习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除课堂外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便是网络,因此学校应该发挥网络的作用充分利用學校广播站,相关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培育。抑或是开展相关对的读书会,并从中挑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比较深刻的学生作为学习对象,树立榜样力量。在班级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红色电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影视作品,更加直观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在宿舍内也可以开展活动,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对宿舍进行点缀和改变等。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的营造,及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耳濡目染的改变。

4 结合时事政治,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要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个人对国家深厚的感情积累,是国家对人民来说的归属感及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相互碰撞所迸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民众对国家的钟情与忠诚。自古我国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说法,说明爱国主义向来就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东西。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是爱国守法,而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和教育行业的主力军对他们的爱国教育更不能有丝毫懈怠。爱国的一大前提就是对国家的历史有足够深的了解,只有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才能做到吾辈自强!诚然我国的学生从小就对我国历史知识有过较为系统的学习,初、高中学生为了学业也较为关注时政新闻。但是学生到大学逃离了各种考试的束缚后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就徒然下降。这时候就需要学校来指引学生,关注时政要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2019年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一年,面对美国的强权政治,中国不卑不亢进行回击彰显了大国风范。当然国家强盛能激起国人的自豪感,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保持头脑清醒,正确认识国情,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与变化,与之相应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适时调整,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5 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社会责任感

今年“社会责任感”这个词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国家的重视恰恰反映了当今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社会更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所以我们要有正义感,懂得承担责任。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更加曝露在大众面前。甚至扶不扶摔倒的老人都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而更多时候各种社交平台上正义感爆棚的网友与现实生活中冷漠麻木的路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理不清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友不出街,但道德水平的滑坡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各种新闻的层出不穷害怕被反咬一口成了更多人冷漠的借口。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需要教会学生的就是如何在自我保护的情况下对别人伸出援手,学生应该学会的就是机敏和善良并存。北京大学的撑腰体更显硬气“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你就去扶。他要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样的做法给足了北大人底气!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北大的魄力,但是仍然应该明确的、有目的地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今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不出门宅在家成了对社会的贡献。与爱国一样,承担社会责任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调整方式。

6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很多学生成为师范生并非出于自己自身的意愿,只有少部分人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自己的向往与追求。这个情况势必会导致很多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激情与活力。所以学校需要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教师这一角色的理解,比如组织学生到学校见习听课换一个身份去学习不同教师的课堂风格和授课方式。再者,可以鼓励师范生到校外做家教和其他兼职,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能进行对比。其次,学校还可以经常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反馈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还能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你争我抢的氛围里建立自我认同感。再次,组织学生到学校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这个活动学生能对教师的一天有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认识,对教师所需要的能力也会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同时,通过实践体验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以后愿不愿意成为一个人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喜欢的同学就能更加明确之后努力的方向,强化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觉得师范专业不适合自己的同学则能更多地往其他方向尝试,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二 学生层面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来说只是外部条件,所以培育学生关键还得靠学生本身。因此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

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首先就需要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知道24字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极其地位。主动研读相关书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在学习中做出调整。

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1)做爱国公民。作为学生我们要学好历史,牢记耻辱,汲取经验与教训。同时也要建立民族自豪感。自觉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同时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维护我国的领土与主权问题。争取成为一个对国对民有用的人,为国贡献,为民服务。

(2)做敬业公民。我们的身份是学生,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好的就是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掌握好专业知识,不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轻言放弃。对于父母,我们的身份是子女,所以我们需要孝顺父母,力所能及的承担一些家务。有能力的时候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公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遵纪守法。

(3)做诚信公民。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首先作为学生来说我们不能抄袭作业、作品和论文。其次我们不能在各种考试中作弊及帮助他人作弊。作为公民我们需要遵守对他人的承诺,并且要遵守时间。

(4)做友善公民。对待同学友好,对待老师尊敬,对待朋友和善,对待父母孝敬,对待陌生人充满善意。

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调查中更多的学生想要留在城市中工作,却基本没有人愿意选择边远山区。现实是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最终很多大学生都会前往边远地区任教。刚毕业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以至于一些公司找不到人来工作,而一些大学生去扫大街的情况。综上所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你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明确自己处在何种水平,能够胜任何种工作,而不是盲目追求留在城市。很多人认为能找到工作就错了,哪里还轮得到学生选择,所以我们要明确能力、机遇、就业、择业、创业之间的关系。明确这些,面对压力学生还需要正确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发严苛,全面型人才的缺口也更大。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 全面、多角度——学校、社会、家庭联动确保学生获取正确价值取向

根据调查显示,师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居然还不足一半,更可怕的高达27%的大学生没有信仰。没有信仰自然就缺乏敬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要求精神富足的学生越发少,更多的人则向往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自由。学生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取向也越发偏向实用化与多元化。事实上,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发现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諸多因素,其中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比较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3],信仰与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人的出生、生活、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原生家庭对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深远的。但随着人的成长学校和社会的作用也越发凸显出来。所以人身边的一切都与信仰、价值观息息相关。家庭可以说对人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启蒙作用,而学校教育处于人类学习的最佳时期对三观的塑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社会教育则是对家这个小团体及学校这个小社会没有涉及的东西起着查缺补漏的作用。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而学校教育常常会呈现出成绩代表一切的片面评价,纯粹的社会教育更容易让人野蛮生长。所以要想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三种教育形式应该呈现出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状态,取己之长补彼之短。

高等师范学校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形成的前期需要较大的教育投入,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全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周期性。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各种文化、价值形态都呈现出相互渗透多元发展的趋势。所以,高校师范生价值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和更加深入的研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王艳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37-38.

[2]曾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及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5):203.

[3]单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探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责任编辑: 张宏玉)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范生培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