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为例分析生物化学微课的设计

2020-08-16杨秀玲刘忠诚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微课

杨秀玲 刘忠诚

【摘 要】 目的:以“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为例,分析生物化学微课的设计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2个班的10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个班级实施微课教学,纳入研究组,另外1个班级实施传统教学,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成绩以及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学生期末总成绩(90.34±1.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2±2.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提高学生成绩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微课;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

生物化学是我国医学专科的基础课之一,通过采用化学原理及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本质,并从医学视角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点[1]。近年来,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微课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可解决学生时间零散、学习量大的问题,可有效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2]。本文以“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为例,分析生物化学中微课设计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2个班的100例学生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专科学校招收的三年制专科生;2)自愿参与此次研究;3)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排除标准:1)未按学校科研实践方案进行的学生;2)因个人因素拒绝参加本研究的学生。

2个班级学生分别纳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20.23±2.34)岁。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0.56±2.16)岁。两组学生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教学。研究组:给予微课教学,具体为1)课前:提前1~2周将微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并开启在线答疑及在线讨论等,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参与在线测试及在线讨论等,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通过网络学习及图书馆等,经过小组讨论确定教学目标。2)课中:上课时,教师通过道具及其临床现象揭示粘膜的屏障作用,介绍关于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并介绍维生素A的生化作用。通过向学生讲解维生素A来源、维生素A生化作用及缺乏病。结合PPT课件,联系实际生活,向学生讲解维生素A的作用。若缺乏维生素A,可能发生干眼病及夜盲症。在课堂中,根据个人测试及小组测试等情况,分析微课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将学生分为小组,从小组中选派出1名代表,讲解课前准备的PPT,学生提问,由教师回答总结,从而扩大知识面,加强其深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3)课后:由教师结合实际临床病例,向学生讲解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及生化作用、缺乏病。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设置拓展学习任务,实现对知识的巩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及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临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期末总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检验。以P<0.05时,表示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总成绩比较

研究组学生期末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化学作为专业课中重要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生物化学观念上具有重要作用[3]。长期以来,临床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实现随时随地的讲解,且主题鲜明,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4]。通过微课可将课堂知识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開展自主学习。微课核心则是充分利用微视频,与微习题、微课件及微反馈、微反思结合起来,突出微课的重要性[3]。此次研究中,以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教学为例,研究组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通过制定课前教学视频,课中分组讨论,并抽选每组的成员自己制定PPT,在课上讲解。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学生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在于知识理解,而微课可帮助学生复习及巩固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力。在今后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如MOOC、微课等,成为数字校园,在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5]。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徐晶,高涵,郭红艳,等.浅谈生物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实践——以“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02(06):55-56.

[2] 刘静,朱妮妮.生物化学微课设计原则与分析[J].化工管理,2018,02(11):6-7.

[3] 高涵,李淑艳,吴琦,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08):74-75.

[4] 郭园园,陈美娟.基于微课平台的中医药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17,10(12):986-989.

[5] 黄虹,魏宸,邹长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以“环境评价”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0):86-92.

猜你喜欢

微课
数学习题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微课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微课的构建与应用的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研究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