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机建筑材料教学过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2020-08-16金双玲金鸣林朱敏涛张睿王晓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灰思政课程思政

金双玲 金鸣林 朱敏涛 张睿 王晓瑞

[摘           要]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须将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教学进行融合,以培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对专业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感和认同感、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行业认同度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观等,探究“课程思政”在无机建筑材料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关    键   词]  无机建筑材料;课程思政;应用技术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024-02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企业一线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基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担负引领性作用,除了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德育素养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培育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德育仅仅通过思政课程是很难实现的,而目前专业教学中又存在课程教学与德育内涵培育相脱节的问题。本文以无机建筑材料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举措。

二、无机建筑材料课程“课程思政”的实施举措

(一)提升学生的国情观念、政治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举措一:让学生在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中国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创造过程中有着辉煌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着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那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向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发展的进程,从“白灰面”和黄泥浆起步,发展到石灰和“三合土”,进而发展到石灰掺有机物的胶凝材料。从这段历史进程可以与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得出相似的结论,中国古代建筑胶凝材料有过自己辉煌的历史,在与西方古代建筑胶凝材料基本同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广泛采用石灰与有机物相结合的胶凝材料而显得略胜一筹。同时,使学生在生动的授课内容中掌握了建筑胶凝材料的特点和分类这一知识点。

举措二:使学生感叹港珠澳大桥所创造的工程壮举,了解其所使用的关键建筑材料

港珠澳大桥项目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建桥技术的积累,它同时也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港珠澳大桥地处海洋腐蚀环境,建设条件复杂,因此其所使用的材料条件苛刻,对材料强度、抗疲劳、耐候、抗腐蚀要求极高,设计服役寿命长,材料性能需求复杂多样,使用的材料类型多,从钢材、钢筋混凝土到涂装材料都有涉及。此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一方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另外也是对课内知识点,如建筑材料的特性、实际使用与选用内容的进一步巩固。

举措三:请企业专家介绍自开发建筑材料的应用情况,提升学生对专业、行业、企业的认同感

邀请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将实际生产案例引入课堂,如列举企业生产的特种混凝土在不同建筑场合的应用案例,如超长超高泵送混凝土在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中使用,高抛自密实混凝土在泓邦大厦(狭窄空间加固)、华敏帝豪大厦、上海船厂、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及5号线等工程中的使用,清水混凝土在海虹桥西航站楼工程、浦东国际机场二期等工程中的使用,泡沫混凝土在国展中心工程中的使用,轻质陶粒结构混凝土在泓邦大厦(增加层高)、中国博览会(减少楼面荷载)工程中的使用等,使學生了解身边熟知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类型,理论联系实际,也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相关单位的认同感。

(二)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

举措一:使学生了解水泥的前世今生,认识到水泥的发明、发展是全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果

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此外,介绍波特兰水泥的发明,以及水泥生产在法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生动的历史发展中了解水泥的组成、生产技术等知识,同时认识到水泥的不断发展是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举措二:世界经典大坝——美国胡佛大坝概览,使学生感受世界混凝土建筑奇迹

胡佛大坝在世纪水利工程行列中占据重要地位,堪称20世纪西方科技史上最有影响力、最有挑战性的公共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始建于1931年,于1935年9月30日完成(提前2年),至今仍然是世界高坝中长度最短的大坝,总共动用了34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使学生感受世界经典的同时,了解大型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难度与措施这一知识点。

(三)提升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积淀和审美情趣的感知,体会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统一

举措一:引用古人诗词解读石灰的生产过程

通过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来解读石灰的生产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与课内知识点达到完美融合。“千锤万凿出深山”——石灰的原料来源,“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的生产工艺,“粉骨碎身浑不怕”——石灰的加工使用方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产品的外观及应用特性。

举措二:建筑工程设计中注重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港珠澳大桥功能性与景观性的统一:(1)地标性建筑:结构设计和景观设计融为一体,桥岛—桥—隧错落有致,珠联璧合。(2)非通航孔桥20公里:15公里110米跨钢箱连续梁+5公里85米跨钢箱连续组合梁,大气、简洁、一气呵成,极具工业化和现代化观感。(3)三座斜拉航道桥:九州桥+江海直达船桥+青州桥。九州桥:钢混双塔形如双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意境;江海桥:三钢主塔形如凌空腾跃、结伴嬉戏的中华白海豚;青州桥:H型混凝土框架桥塔横梁形似中国结造型,寓意“团圆回归、三地同心”。

2.美国胡佛水坝工程设计之初就注重工程效能的综合性。设计者认为,成功的工程应该是实用效能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体。200多米的拱形水坝如意味婉约的美女,水坝前的四座灯塔凸显了强烈的美国文化气息。每年近百万到莫哈未沙漠朝圣的访客,无不为水坝的规模和美妙惊叹不已。相比之下,水坝工程倘若是一大块混凝土孤零零地裸露在那里,则不能给人以美感。

3.石膏用于建筑材料时其功能性与美观性、艺术性的统一。石膏具有质轻、吸湿、保温、防火的优点,其硬化体表面细腻光滑。在古埃及的墓室中发现了大量石膏壁画,墓室壁画是法老艺术中最重要的幸存案例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此外,石膏作为现代建筑的室内装潢材料也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教堂装饰中的使用。

(四)使学生感受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对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举措一:感受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者的实践创新意识与砥砺知行的“工匠精神”

介绍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建设者的工作过程,揭示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标准”的感人故事和典型细节,使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时代意义。

举措二:感受中国建筑学家的厚德精技与严谨理性、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向学生推荐郑时龄教授所著《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一书。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鳴的原则,阐述传主各自的设计理念,展示建国60年来在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等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纪念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阅读,学生一方面结合专业知识欣赏建筑之美,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及接受文化艺术多样性的心胸,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我国优秀建筑师身上严谨理性、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提升行业自信心和认同感。

举措三: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忠诚担当以及企业责任的重要性,提升其规则意识

介绍过去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地铁施工造成的坍塌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使学生明确正确合理的材料选择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明白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做到“爱岗敬业、忠诚担当”的重要性,以避免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事故。

(五)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观

邀请企业人员介绍目前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如何把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与企业“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企业发展理念结合起来。目前本校的毕业生中有在该企业工作并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通过介绍学长在企业内所取得的成绩,并且如何克服困难、解决技术问题的事迹,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另外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企业责任、企业价值、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有进一步了解。

三、结语

上述举措只是“课程思政”在无机建筑材料课程中实施的一个初步实践。授业中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将育人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牢记育人使命,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融合,让思政教育辅助专业内容,使专业内容在思政教育中升华,从而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服务,是“课程思政”模式实施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贺冰心.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向之必要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38):151-152.

[2]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84-87.

[3]党明岩,宋颖韬.化工原理教学过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J].江西化工,2019(5):38-4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石灰思政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石灰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石灰土基层中投标及施工的石灰材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