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议

2020-08-16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培训管理企业

学会学习

张先生是一家眼镜企业的创始人兼管理者,为了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两年前他报名参加了某知名高校的管理课程,自认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只是,当他带着吸收的新理念回到公司准备大干一场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学习时的内容并不完全一样,他的新想法在公司里得不到共鸣,无法有效实施。后来,公司也安排了其他的管理者参加过各类培训,但由于侧重点和内容不同,产生的分歧很大。于是,张先生革新公司的斗志逐渐消亡,学习培训的作用大打折扣。

对此,他感到疑惑:想学习标杆型企业,也想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但到底应该怎么学、学什么?学了之后又该如何投入实际运用中?在工作之后,如何学会学习、懂得吸纳,从而带动企业的变化呢?从个体来看,有人工作多年,固步不前;有人想要学习,却不知如何入手;也有人学了很多,又不知如何转化……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习”呢?

观点1 学习,是一项投资,也是一种修行

店主 晓林:

在学习的道路上,每种途径都可能遇到陷阱。观察、总结、吸收、实践,是学习的最佳循环。所有的学习,无非是让我们的知识、能力与品格达到平衡。它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修行。有人把学习视为一贴万灵药,这种思路是危险的。事实上,学习型组织的缔造不应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种种努力,引导一种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日新月异,不断创造未来。

某连锁企业市场总监 黎鸣:

学习,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种必须要做的,也是企业家对企业及自身的未来所进行的一项投资。学习还需要跟经营实践相关,不要死抱标准的学习课程不放,而是要把学习融会到流程、项目和经历之中。学习成为战略抉择,这是首要原则,因为对任何企业或组织来说,它都代表了学习问题的本质。要使学习为企业服务,必须先让学习成为战略抉择:企业中必须有人认定,学习是一个战略问题,并且事关经营的成败。

某企业总经理 任君:

任何企业经营到一定阶段,本质上都是一家培训公司。首先是培养客户,也就是教育客户,更重要的是培训员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生产合适的人。

观点2 要学习,但不可乱学习、乱取经

培训讲师 欧阳淼:

头部品牌的守业,不同于二三线品牌的创业,其守业策略与经验,未必适合二三线品牌的创业。因此,有的企业试图通过学习取得“真经”来破局,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忽略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葫芦画瓢式的学习会误入歧途。因此,绝不能死读书、乱取经。思考性学习、选择性应用,才是对待管理类知识的合理态度。

门店讲师 彭丹:

“尽信书不如无书。”凡是闭口不谈适用边界、鼓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培训都是耍流氓。在具备系统的基础管理知识修养,具备对管理知识及其适用边界的辨别能力之前,不适合参加过于“高深”的专题管理培训,否则容易误入歧途。

企业渠道主管 Eye-Moon:

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组织、企业管理科学都是舶来品,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沉淀,而在中国只有短短三四十年历史。画家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学习榜样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读书一个道理,看清本质,才是关键。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别人是最危险的,与其模仿成功者,不如认清自我。

观点3 学到老,才能活到老

连锁企业总经理 老廖:

学习不是目的,学以致用才是。如果耗费了一定的时间与金钱,却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学习与实践脱轨。我认为,学习的重点在于优化核心管理团队。许多企业往往忽略了企业学习的本质而误入歧途,普遍重视短期“速效”战术与业绩,有的甚至希望通过“取经”能够快速化解当下的困局。其实不然,企业学习的重点在于要优化核心管理团队,有助于企业解决明天的问题,而不是乱换将。

网友 精视界:

现在很多打着“管理培训”的商业课程,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有意模糊理论的应用边界、夸大某些学说的实际作用,把个案当作普遍适用,甚至采取心理操控手段,捏造所谓的“成功案例”,让听者感觉热血沸腾,但回去后落地执行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个人认为,要摒弃学习上的机会主义,循序渐进地从管理、战略的初概念开始学起。大多数老板、管理者都是从业务能手、技术能手成长起来的,普遍欠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各种经营管理学说缺乏识别判断能力。

网友 程净:

国内的大多数管理者都是“半路出家”,较少有人在进入管理层前就有系统、基础的管理教育背景。中国有大多数管理专业毕业生,却又没有其他专业的教育背景。可以说懂管理的不懂专业、不懂业务,懂业务、懂专业的不懂管理。管理学习没有“速成班”,必须老老实实从基础ABC开始,唯一可行的办法是系统学习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建立理性的经营管理思维,提高对各类知识的辨别能力及对伪科学的“免疫力”。系统的基础知识虽然很难直接提高工作能力,却可以提高人们对知识的辨别力。有了系统的管理知识基础之后,再循序渐进,读几本经典名著,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视光师 李伟升:

企业或者个人面临竞争压力需要不断学习,目前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学到老才能活到老”。通过学习,在危机四伏的商海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危险,同样也能看到机会的存在,并且去有效地把握、掌控机会,实现长久发展。个人发展的需求也要在学习中实现,真正地要懂得如何学习,有效学习,结合自身定位,持续提升战略管理能力、运营控制能力、人力资源配置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营销开拓能力,是企业家不变的主题。

资深业界人士 老Z:

研究和学习成功的企业,就是研究和学习成功企业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成功的决策思维,而不是决策本身。很多企业的学习常带有浓重的自我风格,比如喜欢的部分就学,不喜欢的部分就不学;自己能够做到的部分就学,做不到的部分就不学;形式上学习,并没有关心根本的内容;更多的是学习概念和知识,没有学习规律和体系等。

品牌运营者 阿哲:

企业的学习是一个运用的过程,它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是为运用而学习,所以企业的学习需要以实用为导向,学以致用。企业学习需要带着问题学,如果只是学习而没有问题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那么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的企业学习。很多人学习的是一套,实际运用的是另一套,总是把企业的问题放在企业里面去思考,不愿意也不会把企业的问题放在学习中去思考。但是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企业的学习便是无效的,所以我认为,必须带着问题去学,才有真正有所收获。

资深培训师 沈姥姥:

外部的挑战,新的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都是人的“负熵流”,只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人才有活路。对于成年人来说,持续输入的信息就是知识。知识有两种,一类是实践型的。比如怎么待人接物、开拓市场等,有很多技巧在里边,非常关键,作用往往是立竿见影的,必须掌握。当你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还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思考。另一类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进展、突破,也是在积累上的“涌现”,是规模的产物。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观点4 学会学习,应对不确定性

眼镜厂商 任总:

一个真正认知自我的人,一定会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开放,不断调整习惯,接受新的东西,才能得到不断的进步。不管是人或者企业,都需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把自己内在的潜力激发出来。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过往的成功经验好像已经不再适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能力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成功。市场变化和知识更新的速度都在不断加快,一流企业不应当只注重员工当前的知识和能力,而应该更多地了解员工习得新知识、技能的水平。

经理人 John:

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考验领导者“学习能力”的时代——领导者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固有的无效模式,获取管理绩效和经营收益。学习=改变。没有带来行为改变的学习不能称之为有效学习。普遍认为有3种有效的领导者学习模式:书本学习、经验学习和人际学习,可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这些学习模式具有通用性,如果能将这些内容带到组织中、乃至使其成为团队文化(习惯),那距离打造学习型组织更近了一步。

绩效改进管理者 易老师:

学习,不仅是被重新发现的潮流,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竞争能力。在大多数企业中,学习仍等同于培训。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了“培训总监”的职位,但真正注重的还是旧式的培训。创造促进建设性学习的通道。当人们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些通道中学习和工作时,双方都有了行动和学习的自由,下属不会迷失方向,而领导者不必事无巨细地管理下属。其实,会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学习本质上不是一堆事务或概念,甚至也不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能力,必须将它融入到企业中,把它看作一个系统。如果你要让学习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就必须对其进行通盘考虑。

策划主管 小丁:

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能力,企业应该建立鼓励学习和知识交流的环境。只有企业领导明确表态重视学习,才有可能实现交流。对这些企业而言,学习是靠事件来推动的。只有当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学习新技能时,才会传授。

法律顾问 思思:

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学习,身边的友人、同事、上司等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学习对象。生活中,朋友是用来学习的。工作中,同事也可以用来学习。同事工作有能力、有魄力、有效率、有魅力等,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如果同事水平不高,容易出错,也可以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引以为戒。学习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多的知识蕴藏在实践之中。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讲话中、做事中,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还可以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知识,联系、融合起来,为个人的专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缤纷WEIBO

财新网

【欧盟和欧元区失业率再攀升】 7月2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5月失业率为6.7%,高于4月的6.6%。欧元区5月失业率为7.4%,高于4月的7.3%,意味着该地区5月有1214.6万人失业。女性及年轻人的失业情况进一步恶化,西班牙约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失业。

创业邦杂志

数据告诉你:在抖音直播带货的明星怎么样?人气高卖货就一定好吗?举个例子,坐拥6500万粉丝、常“霸榜”抖音热门明星榜单冠军的陈赫,并没在带货领域保住自己的“超级流量”,交易额逐场下降。另一位明星关晓彤有近3000万粉丝,带货交易额却不足350万。可见,人气高并不能完全与带货力划等号。相反,人气不高的明星也可能有优质的带货潜力,如不足160万粉丝的佘诗曼带货金额超过860万,1300万粉丝的袁姗姗带货4700万。

于刚医师

倒睫孩子的福音,白天配戴离焦软镜可以保护角膜不受倒睫伤害,且达到近视矫正与控制的目的;同时软镜具有二级防UV效果,能更好地保护儿童眼睛健康。

光辉眼科

在中国,低端的产品、低端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过剩,许多销售手段只是以顾客觉得便宜为主,真正高级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并非过剩而是稀缺。地摊经济、拼多多、直播带货等都是给顾客带来便宜的心态,却并不能给制造业带来提升,其本质反而是一种高消耗、低回报的行为。

Hermann中国零售微博

【关店率超过警戒线】数据显示,北京39个购物中心的9671家店铺,从2019年10月~2020年5月关店总量为1570家,总关店率为16%,其中城市核心商圈购物中心的关店率为11%。疫情期间,全国典型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空铺面积/总铺位面积)为21.1%,超过警戒线,其中餐饮和体验类业态影响最大。

TED精选Live

【TED精选|思考角度决定一切】奥美广告狂人Rory Sutherland强调了思考框架的重要性。他认为如何看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比那些事情所发生的环境和本质更加重要。选择对的思想框架和感知价值,事物的实际价值便会完全的被改变。

启明眼镜Qstart

【成年后近视度数就不变了吗? 】成年后,眼球发育成熟不会因为生理发育加深近视度数,但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看手机、看电脑导致眼睛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近视度数持续增加,所以需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疲劳了就休息一下,闭上眼睛转眼球或者抬头往远处看看,最好能每半小时休息5分钟眼睛。另外,平时多做户外活动、多吃含维生素A、花青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避免熬夜。建议:成年人每年检查视力,及时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

猜你喜欢

培训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