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不是逃离考试的“捷径”
2020-08-15
近几年,低龄留学热度一直不减,越来越多即将面对孩子中高考的家长把出国列入孩子教育规划的备选方案。某留学中介给出数据,去年,中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到所有出国留学人数的40%。实际上,家长在做出决策前,还应该有更多考量,而不应该把留学看作是逃避中高考的“捷径”。
成功案例:父母将留学计划“提前”
暑假一过,陈女士在朋友圈晒出女儿身背古筝、拉着行李站在机场的照片,并写下一句简单的祝福,“妈妈爸爸愿你快乐学习成长”。而在半年前,女儿出国的前一晚,这位母亲却失了眠,同样是在朋友圈,她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明知道远行是正确的,却难免生出许多牵挂。毕竟你才只有13岁,现在却要自己去撑起一片天……”
女儿13岁,陈女士与爱人商量让她出国读书。现在回忆起当时做出的这个决定,她觉得“很正确”。有着10年国外生活经历的她早就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打算,“当然我和爱人想的是让她高中毕业以后出国读大学,我们都曾经在国外读书,对比之下觉得国外的教育更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将来也更有竞争力。”
但女儿上了初中,她发现学习成绩一直处在班里前几名的女儿学习逐渐变得“不轻松”。“学校的课业负担逐渐加重不说,周末还得上一些补习课。开始我们并不愿意,但孩子几次考试后成绩下降,她自己也着急,就加入了‘补课大军。”之后,陈洁女士发现女儿的业余时间也被学校的功课占满,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连睡觉时间都变少了,她似乎“没有从前快乐”。
2018年秋天,女儿升入初二,在与朋友交談了解一些国外中学的教育情况,以及和女儿沟通之后,陈女士夫妇做出了一个决定,让女儿提前出国。
孩子留学半年眼界开阔
“很幸运”,她说,通过朋友联系到了美国几所不错的学校,加上女儿英语底子一直不错,很快,就收到了一所心仪学校的回应。在今年春节前,当时还未满14周岁的女儿就踏上了留学之路。
“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她给女儿紧锣密鼓地办好了留学手续后,自己才有了不舍的情绪,“毕竟年龄小,就算女儿在我们身边时再懂事儿再独立,也还是会有担心。”
但这些顾虑在今年女儿暑假回国后打消了不少。尽管只有半年时间,但女儿的懂事程度比他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她会和我们聊学校,聊在寄宿家庭里发生的各种事儿,我们能从她的话里体会到她有自己的想法,有思路。”而对于美国中学的教育方式,她也更加确定自己选择没有错,“女儿回来说有一堂课,叫做‘当一天妈妈,让这些刚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们体验怀孕、哺乳、带孩子,带着一个玩具宝宝寸步不离。让她们体会到当了母亲该有什么样的责任,需要怎样的担当,是不是她们这个年龄可以接受的。”
因此,暑假过后再开学,她觉得放心许多,“做父母的谁都想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既然她更适应和更喜欢国外的教育,我们尊重她的选择”。
失败案例:出国不适应沉默寡言
同样也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的母亲周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折腾了大半年,孩子压力大,我们也进退两难。”
她的儿子小泽今年16岁,2019年初家里做出决定,想让小泽最晚在初中毕业前就到美国读书。“学习成绩中等”、“家里条件富裕”、“想让孩子出国见世面”,这是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最初原因。
加上身边已有将孩子送出国读书的先例,她也给儿子做了留学规划,“希望他在那边至少读完研究生,接下来想不想回国再说。”
为能够给孩子申请到更好学校,周佳女士专门从河北到北京选择了一家中介,甚至暑假前夕专门向学校请假来北京上托福集训课。去年秋天,小泽拿到了两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同班同学即将面临中考时,小泽告别父母踏上留美之路。
但在美国期间,小泽的生活和学习并没周佳女士想得那么顺利。“我们当时挑选学校时本以为中国孩子少一些会更好,怕他们私底下总说汉语会影响孩子语言提升,但实际上却造成了孩子很难交到朋友的局面。”
她说,之前并没发现儿子属于不喜欢和人交流的类型,“也可能是之前一直在家,比较忽略他这方面的个性,并不是到了美国才变得‘话少。尽管这个性格在家没显现出什么问题,但离开亲人后到了美国,这让儿子很孤独,也并没原来想得那么快乐。”
此外,与寄宿家庭相处不太和谐是另一大问题。小泽到了美国不到两个星期就说不太喜欢寄宿家庭的氛围,“他说有两个孩子和他相处并不是特别融洽。”
回国后落下课程进退两难
因为有留学中介的承诺,如果不适应学校或者寄宿家庭,可重新申请、调换。所以周女士向中介提出帮儿子换一个寄宿家庭,“他们(中介)满口答应,说会与美国客服联系,但过了一个月,始终没有结果。”
而在这一个月里,她也发现了小泽的变化。“从开始觉得什么都新鲜变得每天都在抱怨,语言的问题让课堂上一些内容吸收不了,他说在美国上学比在国内‘还累。”
一边是孩子的抱怨,一边是自己的心疼和无奈,在小泽出国还不到3个月后,2018年春节前周佳女士专门去美国将儿子接回国。
回国后,小泽也不愿再回到原学校,加上已经在国内停课快一年,他也没有办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本来还打算让儿子调整半年以后再去美国继续读书的她,也在亲友们的劝说下冷静了一下,“不论是出国还是回国,我和儿子都太‘任性”。
目前,小泽进入了北京一所国际学校继续学习,周佳女士还是没有打消让儿子出国留学的念头,“但可能要再等他大一些”。
为何低龄留学热度不减?
低龄留学热度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延续,而且会愈演愈烈,究其原因,这是中国家长不满国内的教育而做出的决定。这种现象说明教育改革没有触及到问题实质,没有打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壁垒。尽管这么多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减轻学生压力,但实际上学生的压力并没减小,反而是越来越重。不少家长观念也在转变,不希望孩子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把精力全部放在书本学习上。所以,家长更信任选择美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
此外,国内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够高,大学生选课范围有限,太多的家长对高等教育质量不满,想着把孩子送到国外。那么既然要出去,不如就尽早出去,让孩子提前有语言环境,适应国外生活。
除了上述因素,外部原因和家庭原因也是造成这一现象久久不退热的原因。近些年,不论是美国、加拿大,还是欧洲、澳洲,都在加大招收海外留学生力度。此外,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在资金方面支持一个孩子出国留学。同时,国内高中生申请美国重点大学的难度加大,也是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的原因之一。
学费增长 挡不住家长高热情
5年前人们还把高中生定位为低龄群体,而实际上现在的低龄更多指的是初中生群体,甚至一些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家长就已开始打算了。留学费用和出国门槛,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来中介机构,不论是来咨询还是已在办理留学手续的家长,多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家长本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少还留学过,对于国内外教育有对比了解。在经济实力能够满足的情况下,让孩子出国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太难的抉择。
此外,美国中学对国内孩子出国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比如说,美国的学校录取中国学生一般要求拿到一个不错的托福和SSAT(美国中学入学考试)成绩。这里面,托福成绩更为重要。根据近两年申请的情况来看,同一所学校,去年对托福成绩的要求是70分,今年就有可能是80分。
是否适合 孩子意愿最重要
某留学中介的小陈自己就有留学美国的经历,做了四年留学顾问,她坦言,“都是家长来咨询,很少有带着孩子一起来的”。但实际上,她认为孩子的意愿最重要。
小陈说,像周女士的儿子小泽一样,去了国外不适应环境的情况并非个例。“十五六岁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和开始有独立想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在不尊重他们意愿的情况下帮他们做出重大决定,肯定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出国的头三个月,很多孩子还没找到方向,也没适应环境,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也有一些家长办理长期签证,在美国租房‘陪读几个月,帮孩子度过困难期。”
陈女士也有同感,在她女儿的留学经历中,她体会出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我女儿所在的是一所教会学校,每个星期会有固定几次课程讲授《圣经》,这对于我女儿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从小就受过这样的文化熏陶。但她的中国同学并不都这样,有些孩子会很反感,把这些当成是负担,最后甚至对于整个学校氛围产生反感”。在她看来,这就是之前家长和孩子没有沟通好,“我们中国的家长给孩子做主已经形成习惯,忽略了他们自己的想法。”
“还有不少孩子家长怀着一种‘逃避考试的心态”,小陈打趣说,“就像电视剧《小别离》里面张小宇的爸爸,覺得自己孩子中高考上不了国内名校,不如国外念书‘曲线救国。我一般遇到这样的家长,会劝他们认真考虑。国外并不是没有学习压力,而是换了一种压力。家长一旦有了‘去美国逃避考试的心理,那孩子出国了也不会太努力,反而觉得解放了,这不见得好。”